《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药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一九八九年
前言
中药成方制剂整顿工作是振兴中医药事业的重要措施。
为了加强中成药管理,促进中成药生产,提高质量,以保证人民用药安全有效,我部于1986年安排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对当地的中药成方制剂进行全面调查,初步统计共约8000种。经医学和药学审查,对其中符合部标准条件的品种将分期分批整理为部标准。
根据医学审查确定的品种和处方,由各地药检所起草标准初稿,经卫生部药典委员会审订,第一批整理的中药成方制剂部标准共170种,汇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一册),现经我部批准,予以颁布,作为生产、供应、使用、监督等部门检验质量的法定依据。
本册收载的药品标准于1991年1月1日开始执行,自执行日起,原地方标准即停止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说 明
根据卫生部对全国中药成方制剂组织的医学审查,第一批选出拟上部标准的品种约270种,于1986年10月在杭州召开的“第一批全国中成药品种整顿工作会”上布置和落实了起草单位。1987年6月17日卫生部又以(87)卫药政字第197号文下达了第二批150种的起草任务,截至1988年底,我会共收到部标准初稿303种,经我会先后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初审,并召开了中国药典部分中医药委员及药品审评委员会部分委员的扩大会议,进行审议,最后由我会审订,报部审批部标准共计170种,并汇编成册。其中有些品种限于中药成方制剂的特殊性,标准内容比较简单,尚待今后逐步提高和完善。
本册部标准全部采用中国药典1985年版一部的凡例和附录,正文中只注明附录的页。
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一九八九年二月二十二日
(本书为pdf转码,受原文清晰度影响,恐有错漏,如发现可通过邮件联系以指正)
品名目次
药品名称 | 页码 | 药品名称 | 页码 | 药品名称 | 页码 | 药品名称 | 页码 |
---|---|---|---|---|---|---|---|
乙肝扶正胶囊 | 1 | 乙肝解毒胶囊 | 2 | 五味子丸 | 35 | 五海瘿瘤丸 | 36 |
二母宁嗽丸 | 3 | 二益丸 | 4 | 不换金正气散 | 37 | 牛黄清胃丸 | 38 |
十二温经丸 | 5 | 十珍香附丸 | 6 | 止嗽丸 | 39 | 水牛角解毒丸 | 40 |
丁蔻理中丸 | 7 | 七宝美丸 | 8 | 水陆二味丸 | 41 | 少阳感冒冲剂 | 42 |
七味都气丸 | 9 | 人参固本丸 | 10 | 风湿酒 | 43 | 风热感冒冲剂 | 44 |
人参健脾丸 | 11 | 儿童清肺丸 | 12 | 风寒感冒冲剂 | 45 | 风湿骨痛丸 | 46 |
儿童清热导滞丸 | 13 | 三黄膏 | 14 | 丹七片 | 48 | 丹栀逍遥丸 | 49 |
三蛇药酒 | 15 | 万灵筋骨膏 | 16 | 乌梅丸 | 50 | 正骨紫金 | 51 |
口腔溃疡散 | 17 | 山药丸 | 18 | 玉屏风丸 | 52 | 玉液丸 | 53 |
千金化痰丸 | 19 | 右归丸 | 55 | 左归丸 | 54 | 生化丸 | 56 |
生肌玉红膏 | 57 | 半夏天麻丸 | 59 | 宁坤养血丸 | 58 | 加味益母草膏 | 60 |
孕妇金花丸 | 61 | 百花定喘丸 | 63 | 孕妇清火丸 | 62 | 百补增力丸 | 64 |
地榆槐角丸 | 65 | 当归拈痛丸 | 67 | 至圣保元丸 | 66 | 当归补血丸 | 68 |
芎菊上清丸 | 70 | 血府逐瘀丸 | 72 | 竹沥达痰丸 | 71 | 全鹿丸 | 73 |
安坤赞育丸 | 74 | 妇女痛经丸 | 77 | 安胎丸 | 76 | 妇宁丸 | 78 |
妇科止带片 | 79 | 妇科回生丸 | 81 | 妇科白带膏 | 80 | 妇科金丹 | 82 |
妇科养坤丸 | 83 | 红棉散 | 85 | 妇康宁片 | 84 | 抗骨质增生丸 | 86 |
时疫救急 | 87 | 龟鹿胶丸 | 89 | 利胆片 | 88 | 龟鹿补肾丸 | 90 |
补肺丸 | 91 | 鸡苏丸 | 93 | 补益藜丸 | 92 | 青果丸 | 94 |
青黛散 | 95 | 虎骨追风酒 | 97 | 苦参栓 | 96 | 金鸡虎补丸 | 98 |
金锁固精丸 | 99 | 鱼鳔丸 | 101 | 金樱子膏 | 100 | 追风丸 | 102 |
治伤散 | 103 | 定坤丸 | 105 | 治带片 | 104 | 定搐化风丸 | 106 |
驻车丸 | 107 | 参茸白凤丸 | 109 | 阿胶补血膏 | 108 | 参茸多鞭酒 | 110 |
珍珠散 | 111 | 茸坤丸 | 113 | 荆防败毒丸 | 112 | 卧龙散 | 114 |
复方紫参冲剂 | 115 | 脉安冲剂 | 117 | 香砂积术丸 | 116 | 养血安神丸 | 118 |
养血荣筋丸 | 119 | 活络丸 | 121 | 济坤丸 | 120 | 祛风止痛片 | 122 |
通经甘露丸 | 123 | 通窍耳聋丸 | 124 | 通窍镇痛散 | 125 | 桂枝茯苓丸 | 126 |
都梁丸 | 127 | 脑立清丸 | 129 | 换骨丸 | 128 | 铁笛丸 | 130 |
铁箍散 | 131 | 调经止带丸 | 133 | 豹骨木瓜酒 | 132 | 调经化瘀丸 | 134 |
调经姊妹丸 | 135 | 黄连上清丸 | 137 | 烧烫伤膏 | 136 | 黄精丸 | 138 |
萆薢分清丸 | 139 | 蛇咬丸 | 141 | 接骨丸 | 140 | 得生丸 | 142 |
清音丸 | 143 | 清咽润喉丸 | 145 | 清咽利丸 | 144 | 清凉油 | 146 |
羚羊清肺丸 | 147 | 犀角地黄丸 | 149 | 羚翘解毒丸 | 148 | 提毒散 | 150 |
紫花地丁软膏 | 151 | 舒肝保坤丸 | 153 | 暑湿感冒冲剂 | 152 | 舒筋丸 | 154 |
舒筋活血丸 | 155 | 痫症镇心丸 | 157 | 舒筋活络丸 | 156 | 普济消毒丸 | 158 |
温经丸 | 159 | 滋补肝肾丸 | 161 | 滋肾丸 | 160 | 疏风定痛丸 | 162 |
催乳丸 | 163 | 鼻通丸 | 165 | 愈风宁心片 | 164 | 慈航丸 | 166 |
滴耳油 | 167 | 薯蓣丸 | 169 | 缩泉丸 | 168 | 黛蛤散 | 170 |
蟾酥锭 | 171 | 獲油 | 172 |
附
锭剂通则· 173
药典末收载的药材名称及来源··.·174
乙肝扶正胶囊
Yigan Fuzheng Jiaonang
【处方】何首乌 15g 虎杖 25g 贯众‘ 50g肉桂 Hg 明矾 10g 石榴皮 6.̄g 当归 10g 丹参 15g 沙苑子 10g 人参 10g 麻黄 6g
【制法】以上十一味,当归、肉桂、丹参、明矾粉碎为细粉,其余何首乌等 6° 味,加水煎煮2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匀,于 70-80°C 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装胶囊,即得。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棕褐色的粉末;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纺锤形,直径 18-34μm ,壁略厚,非木化,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纤维大多单个散在,少数 2-3 个并列成束,完整或碎断,呈长梭形,边缘微波状或有凹凸,末端渐尖、钝圆或斜尖,长 195-680μm ,直径 24-50μm ,壁极厚,木化,纹孔及孔沟不明显,或孔沟稀少而细短,胞腔线形。有的木纤维多成束,呈长梭形,末端长尖或稍倾斜,直径 18-25μm ,壁厚 2-4μm ,纹孔斜裂缝状或十字状,孔沟较稀。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气活血。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肾两虚证候,,临床表现为:肝区隐痛不适,全身乏力,腰膝酸软,气短心悸,自汗,头晕,纳少,舌淡,脉弱。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儿童酌减或遵医瞩。
【规格】 每粒重 0.25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002-89
乙肝解毒胶囊
Yigan Jiedu Jiaonang
【处方】黄柏 10g 草河车 10g 黄芩 10g 大黄 10g 胡黄连 10g 土茯苓15g 黑矾 10g 贯众 50g
【制法】以上八味,土茯苓、黑矾粉碎成细粉,其余黄柏等六味,加水煎煮两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上述粉末,混匀,于80℃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装胶囊,即得。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灰黄色粉末;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甚多,单粒类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8μm
至48μm ,脐点裂缝状、三叉状、十字状或星状,大粒层纹明显;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长40μm
至180μm ,直径约至5μm 。石细胞较多,淡棕色或无色、呈短圆形、类方形、类多角形、长方形或类三角形,边缘稍不平整或有尖突,直径25μm至28μm ,壁厚8μm至48μm ,有的厚薄不匀,孔沟大多细密并分枝,胞腔宽狭不一。
【检查】应符合胶囊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1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用法与用一】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瞩。
【规格】 每粒重 0.25g
【贮藏】 密闭,防潮。
二母宁嗽丸
Ermu Ningsou Wan
【处方】川贝母 225g 知母 225g 石膏 300g 栀子(炒) 180g 黄芩 180g 桑白皮(蜜炙) 150g 茯苓 150g 瓜萎子(炒) 150g 陈皮 150g 积实(麸炒) 50g 甘草(蜜炙) 30g 五味子(蒸) 3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5-13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广卵形或贝壳形,直径 40-60μm。脐点短缝状、人字状或马蹄状,层纹可察见。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 26-110μm 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 17-31μm ,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燥热蕴肺,痰黄而粘不易咳出,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声哑喉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 s g
【贮藏】密闭,防潮
二益丸
Eryi Wan
【处方】肉豆蔻(煨) 100g 山奈 100g 砂仁 (盐水炒) 100g 海蝶 100g 附子(黑顺片) 100g 橘红 100g 蛇床子(盐水炒) 100g 木香 100g 甘草(蜜制) 100g 白芷 500g 龙骨() 100g 肉桂 50g 吴茱萸(盐水炒) 100g 当归(酒浸) 300g 花椒(微炒) 100g 丁香 50g 细辛 100g 母丁香 50g 檀香 100g 豆蔻 50g 枯矾 100g 朱砂 100g
【制法】以上二十二味,除朱砂外,其余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每 100g 药粉加炼蜜 120-130g ,制成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蜜丸;味苦、辛。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外胚乳细胞成片,多角形,内含棕红色或黄棕色色素物。分泌细胞含棕色分泌物质,有的呈条状;淀粉粒乌头状。下皮细胞棕红色,呈类长方形,胞腔内含棕色物,易破裂成色素块。草酸钙方晶存在于囊细胞中。内胚乳含众多小草酸钙簇晶,直径 3-5μm 。木纤维多成束,黄色,呈长梭形,壁厚,纹孔口呈横裂缝状。晶纤维众多,无色。纤维单个散在,长梭形,壁厚,纹孔不明显。草酸钙簇晶众多,成片存在于中果皮细胞中,簇晶直径 10μm 。种皮表皮细胞红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薄。叶片上气孔众多,不定式,油细胞下陷。含晶厚壁细胞呈类方形,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内种皮细胞成片,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内含硅质块。不规则颗粒状红棕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2)取本品2丸,剪碎,置乳钵中,加硅藻土 1g ,混匀,研细,置 50ml 锥形瓶中,加乙醚 10ml ,密塞,放置20分钟,时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丁香酚对照品,加乙醚制成每 ml 中含 10μl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醋酸乙酯 (1: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 香草醛硫酸液,于 105℃ 烘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止带,温暖子宫。用于经脉不调,行经腹痛,瘀血痨症,下元虚寒,腰膝酸痛,赤白带下。
【用法与用量】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1-2 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4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05-89
十二温经丸
Shi’er Wenjing Wan
【处方】吴茱萸 90g 当归 60g 川芎(酒制) 60g 白芍 60g 阿胶珠 60g 肉桂 60g 牡丹皮 60g 生姜 15g 党参 60g 半夏(制) 90g 麦冬 120g 甘草(蜜炙) 6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50g 与适量的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味苦、微甜。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温经散寒,养血祛瘀。用于冲任虚寒,淤血阻滞,月经不调,或先或后、或多或少,小腹冷痛以及宫寒不孕。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9g ,一日2次。
【贮数】 密闭,防潮。
WS,-B-0006-89
十珍香附丸
Shizhen Xiangfu Wan
【处方】香附(醋炒) 25 艾叶(炭) 40g 党参 308 甘草(蜜炙) 20g 当归: 60g 川芎 60g 白芍(炒) 60g 熟地黄 60g 黄芪(蜜炙) 60g 白术 (麸炒) 6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5-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蜜丸;气微,味微甜、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和营调经。用于血虚气滞,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 1-2 次。
【规格】 每丸重 g
【贮获】 密封。
丁蔻理中丸
Dingkou Lizhong Wan
【处方】丁香 100g 豆蔻 100g 党参 300g 白术(炒) 300g 干姜 300g 甘草(蜜炙) 30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气芳香,味辣、微甘。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温中散寒,补脾健胃。用于脾胃虚寒,脘腹挛痛,呕吐泄泻,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者忌服。
【规格】每26粒重 1g
【贮藏】密闭,防潮。
七宝美丸
Qibab Meiran Wan
【处方】制何首乌 512g 当归 128g 补骨脂(盐水炙) 64g 枸杞子 128g 丝子 128g 茯苓 128g 牛膝 128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00-120ml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红棕色物。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壁波状弯曲,胞腔含棕色物。种皮栅状细胞2列,内列较外列长,有光辉带。
(2)取本品约 1.5g ,加稀硫酸 4ml ,置水浴中加热煮沸 2-10 分钟,放冷,加乙醚 3ml ,振摇,静置,分取乙醚层 1.5ml ,加 5% 氢氧化钠溶液 1ml ,下层显红色;加 30% 过氧化氢溶液 6-8 滴,红色不消褪;加稀盐酸10滴,红色消褪。;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两虚,须发早白,牙齿摇动,遗精盗汗,腰酸带下,筋骨痿弱,腰腿酸软,带下清稀。
【用法与用量】 淡盐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g
【贮慕】密闭,防潮。
七味都气丸
Qiwei Duqi Wan
【处方】五味子(制) 150g 山茱萸(制) 200g 茯苓 150g 牡丹皮 150g 熟地黄 400g 山药 200g 泽泻 150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甘、微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μm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纳气,涩精止遗。用于虚不能纳气之喘促,或久咳而咽干气短,遗精盗汗,小便频数。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g,一日2次。
【注意】外感咳嗽、气喘者忌服。
【规格】 每40粒重约3g
【贮藏】 密闭,防潮。
人参固本丸
Renshen Guben Wan
【处方】人参 75g ::地黄 150g 熟地黄 ∠150g :山茱萸(酒炙)· 150g 山药 300g 泽泻· 150g 牡丹皮 150g 茯苓 150g 麦冬 150g :天冬 .15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80-10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 24-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草酸钙簇晶直径 20-68μm ,棱角锐尖。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阴益气,固本培元。用于阴虚气弱,虚劳,咳嗽。心悸气短,骨蒸潮热,腰酸耳鸣,遗精盗汗,大便干燥。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g
【贮数】 密闭,防潮。
人参健脾丸
Renshen Jianpi Wan
【处方】人参 25g 白术(麸炒) 50g 甘草 25g 山药 75g 莲子 50g 白扁豆 50g 木香 18.8g 草豆蔻 25g 陈皮 50g 青皮(醋炙) 50g 六神曲(麸炒) 50g 谷芽(炒) 50g 山楂(炒) 50g 芡实(麸炒) 50g 薏苡仁(麸炒) 100g 当归 5.0g 枳壳(麸炒) 25g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10-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长 80-240μm ,直径 2-8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 20-68μm ,棱角锐尖;树脂道多碎断,内含金黄色至黄棕色块状分泌物。木纤维黄色,呈长梭形,末端倾斜或尖细,直径 16-24μm ,纹孔呈横裂缝状或十字形、人字形;菊糖碎块形状不规则,有时可见微细放射状纹理。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至 125μm 。果皮细胞长条形,壁厚,深波状弯曲。栅状细胞黄棕色,长柱状,细胞两端略宽,中央略窄;横断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薄壁细胞类圆形,淡黄色,壁略呈念珠增厚,细胞间隙明显,具多数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复粒淀粉较大,类球形,由若干小的单粒淀粉组成,有些复粒淀粉粘连成团。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消食和胃。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胀呕恶,腹痛便,小儿积。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2 丸,一日 2 次。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儿童清肺丸
Ertong Qingfei Wan
【处方】麻黄 10g 苦杏仁(炒) 20g 石膏 40g 甘草: 10g 桑白皮(蜜炙) 30g 瓜萎皮 30g 黄芩 40g 板蓝根 40g 橘红 30g 法半夏 30g 紫苏子(炒) 20g 亭苏子 10g 浙贝母 40g 紫苏叶 20g 细辛 30g 薄荷 30g 枇杷叶(蜜炙) 40g 白前 30g 前胡 20g 石菖蒲 30g 天花粉 30g 青石 10g
【制法】以上二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药粉末加炼蜜 170-180g 制成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蜜丸;味苦、辛辣。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 2-14 分粒组成,常有一个大的盔帽形分粒与几个小分粒复合。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无色,甚长,径约 23μm ,孔沟不明显。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非腺毛大型,单细胞,壁厚 2-7μm ,直径约 32μm 。表皮细胞淡黄色或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内含草酸钙方晶。果皮碎片大型,黄绿色或黄棕色,表面观可见外果皮石细胞腔及孔沟和密集的圆形纹孔。不规格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肺,化痰,止嗽。用于小儿肺经痰热,外感风寒引起的面赤身热,咳嗽气促,痰多粘稠,咽痛声哑。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3岁以下一次半丸。
【规格】每丸重 3g 【贮藏】密封。
儿童清热导滞丸
Ertong Qingre Daozhi Wan
【处方】鸡内金(醋制) 20g 莪术(醋制) g0g 厚朴(姜制) 90g 积实 g0g 山楂(焦) 60g 青皮(醋制) g0g 半夏(制) 60g 六神曲(焦) 60g 麦芽(焦) 608 槟榔(焦) 120g 子 go g 使君子(仁) 120g 胡黄连 60g 苦栋皮 g0g 知母 120g 青蒿 60g 黄芩(酒制) 120g 薄荷 0.60g 钩藤 90g 车前子(盐制) 120g
【制法】以上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15-12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鉴别】(1)取本品约 6g ,剪碎,加甲醇 15ml ,加热回流15分钟,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芩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ml 中含 1 m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丁酮一醋酸一水 (10:7:5:3) 的上层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 三氯化铁乙醇溶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约 68,剪碎,加乙醚 15ml ,振摇后,浸渍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甲醇 5ml 使溶解,滤过,滤液浓缩至约 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厚朴酚与厚朴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1mg 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5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一甲醇一环已烷(27: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 香草醛的硫酸溶液,于 100℃ 烘约10分钟,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胃导滞,消积化虫。用于小儿蓄乳宿食引起:胸膈满闷,积聚痞块,虫积腹痛,面黄肌瘦,消化不良,燥烦口渴,不思饮食。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 3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14-89
三黄膏
Sanhuang Gao
【处方】黄柏 300g 黄芩 100g 黄连 120g 栀子 150g
【制法】以上四味,碎断,与食用植物油 4800g 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油液炼至滴水成珠。另取红丹 180g ,加入油内,搅匀,再加蜂蜡 600g 与松香 150g 熔化,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软膏;有油焦臭。
【检查】 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附录1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疡肿毒,红热掀痛,烫火烧伤。
【用法与用量】摊于纱布上贴于患处或直接涂患处。每隔一至二日换药1次。
【贮藏】密闭,防潮。
三蛇药酒
Sanshe Yaojiu
【处方】乌梢蛇(鲜、去头、内脏及皮) 1000g 银环蛇(鲜、去头、内脏及皮) 500g 眼镜蛇(鲜、去头、内脏及皮) 500g 大血藤 75g 杜仲 100g 山木通 50g 草乌(制) 50g 威灵仙 200g 川乌(制) 50g 南沙参 100g 陈皮 50g 寻骨风 100g 独活 100g 川木香 50g 牛膝 50g 香加皮 100g 当归 100g 石南藤 100g 黄精(制) 200g 南蛇藤 200g 乌药 50g 石菖蒲 100g 白芷 50g 伸筋草 140g 川芎 50g 桑寄生 50g 桂枝 100g 锁阳 150g 甘草 80g 大枣 200g
【制法】以上三十味,将三种蛇置容器内,加白酒 10kg ,密封,浸泡半年以上,每月搅拌一次。其余大血藤等二十七味碎断,加白酒 10kg ,密封,浸泡一个月以上,上述二浸液分别滤过,合并滤液。另取蔗糖、蜂蜜各 3.5kg ,红糖 215g 制成糖浆,待温,加入滤液内,搅匀,静置,滤过,再加白酒适量,制成约 50kg
【性状】本品为深红色的澄清液体;气香、微腥,味甜。
【检查】乙醇量 应为 38-41% (附录50页)。
其它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通经活络。用于风寒湿痹,手足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等症。
【用法与用量】 睡前服用,一次 25-100g ,一日1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每瓶装(1) 250g (2) 450g (3)500g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万灵筋骨膏
Wanling Jingu Gao
【处方】 生川乌 35μm 生草乌 35g 独活 27g 羌活 24.8 麻黄 278 防风 24g 当归 51g 术 35g 三棱 35g 香附 24g 土鳖虫 24g 木鳖子 35g 菌麻子 35g 大黄 24g 五倍子 24g 牵牛子 24g 红大戟 27 g 莞花 24g 甘遂 24g 巴豆 27g 猪牙皂 27g 柳枝 H43g 肉桂 120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除肉桂粉碎成细粉外,生川乌等二十二味,酌予碎断,用芝麻油 7300g 同置锅内炸枯,去渣,滤过,油液炼至滴水成珠。每 1500g 炼油加入红丹 500g ,收膏,将膏浸泡于水中。
取膏 8000g 用文火熔化,将肉桂粉加入搅匀,分摊于布上,即得。
【性状】本品为摊于布上的黑膏药。
【检查】应符合膏药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散风活血、舒筋定痛。用于风寒湿邪,伤于筋骨,关节疼痛,四肢麻木,行动艰难。
【用法与用量】生姜擦净患处或穴位,将本品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或穴位。
【注意】,孕妇忌贴脐腹部。
【规格】 每张净重 15g 或 30g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
口腔溃疡散
Kouqiang Kuiyang San
【处方】青黛 240g 白矾 240g
冰片 24g
【制法】,以上三味,分别研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蓝色的粉末;气芳香,味涩。
【鉴别】(1)取本品 0.5g ,加水 10ml ,振摇,滤过,滤液显钾盐、铝盐与硫酸盐的鉴别反应(附录 42-43 页)。
(2)取本品约 40mg ,加氯仿 5ml 使溶解,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与靛玉红加氯仿制成每1m1中各含1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溶液在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除水分不检查外,其他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消溃止痛。用于复发性口腔溃疡,疱疹性口腔溃疡。
【用法与用量】用消毒棉球蘸药擦患处,一日 2-3 次。
【规格】每瓶装 3g
【贮藏】密封。
山药丸
Shanyao Wan
【处方】山药 45g 杜仲(炒炭) 21g 牛膝 30g 甘草 105g 木香 g 乳香(醋炙) 12g 没药(醋炙) 12g 千年健 s g 自然铜(醋淬) 30g 羌活 s g 地枫皮 g 防风 s g 续断 21g 柴胡 12g 狗脊(沙烫) 30g 麻黄 60g 马钱子粉 120g
【制法】以上十八味,除马钱子粉外,山药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马钱子粉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50-17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细胞纺锤形,表面有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淡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呈哑铃状。草酸钙砂晶呈三角形。箭头形或不规则形,散在于薄壁细胞中。梯纹管胞金黄色,纹孔排列整齐。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 60μm ,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淀粉粒单粒呈椭圆形、卵圆形或类圆形,脐点呈马蹄状、飞鸟状、点状或裂缝状,大多位于较小的一端,层纹较明显。薄壁组织中含有菊糖,并有放射状纹理。橡胶丝呈长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不规则碎块或颗粒呈蓝黑色。石细胞长方形、类长方形或贝壳形,壁极厚,层纹清晰,孔沟明显,胞腔充满红棕色或橙黄色物。草酸钙簇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或散在,直径 30-50μm ;粘液细胞较大,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通络,强筋壮骨。用于痹症,筋骨痿软,关节不利,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体弱者一日服1次。
【注意】本品含剧毒药,应按量服用。不能多服。孕妇忌服。久病体虚者勿服。
【规格】 每丸重 3g 【贮藏】 密闭,防潮。
千金化痰丸
Qianjin Huatan Wan
【处方】 积实 30g 白术(麸炒) 75g 陈皮 87g 法半夏 120g 茯苓 75g 甘草 s g 胆南星(酒炙) 120g 白附子(矾炙) 75g 浮海石() 75g 防风 75g 当归 30g 天麻 758 知母 30g 天花粉 30g 黄芩 75g 黄柏 30g 熟大黄 150g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味微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化痰热,行气。用于痰热内结,咳痰黄稠或眩晕,痰核流注,便秘。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日 2-3 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100粒重 6g
【贮藏】密闭,防潮。
川芎茶调丸
Chuanxiong Chatiao Wan 【处方】川芎 120g 白芷 60g 羌活 60g 细辛 30g 防风 45g 荆芥 120g 薄荷 240g 甘草 6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暗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辛、甘、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8-12粒组成。螺纹导管直径8-23μm,加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油管含棕黄色分泌物,直径约aμm。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17-60μm。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威晶纤维。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疏风止痛。用于风寒头痛,恶寒发热。
【用法与用盘】 饭后清茶送服,一次 3-6g ,,一日2次。
【注意】 孕妇慎服。
【规格】 每20粒重 1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021-89
小儿牛黄散
Xiao’er Niuhuang San
【处方】 钩藤 120g 僵蚕 (麸炒) 30g 天麻 120g 全蝎 30g 黄连 30g 大黄 30g 胆南星 (酒炙) 30g 浙贝母 30g 天竺黄 20g 半夏(制) 30g 橘红 120g 滑石 1:20g 人工牛黄 68g 朱砂 10g 麝香 1.5g 冰片 6g
【制法】以上十六味,除朱砂外,人工牛黄、麝香、冰片分别研成细粉;其余钩藤等十二味碎粉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朱砂等四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粉末;气香凉,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草酸钙砂晶存在薄壁细胞中;木薄壁细胞的壁呈连珠状增厚,纹孔明显。含糊化多糖组织碎片遇碘液呈棕色或淡棕褐色,遇水合氯醛液加热时溶化。不规则的块片无色,有层层剥落痕迹。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140μm ;网纹导管较大,非木化。石细胞鲜黄色,呈类圆形,多角形或纺锤形,孔沟纤细,有的层纹明显。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具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淀粉粒卵圆形,直径 35-48μm ,脐点点状,人字形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的一端,层纹细密而明显。淀粉粒五角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或星状,常粘有颗粒状物,呈金黄色或棕黄色。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黄色。无定形团块淡黄棕色,埋有细小草酸钙方晶。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食滞内热引起咳嗽身烧,呕吐痰涎,烦躁起急,睡卧不安,惊风抽搐,神志昏迷,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0.9g 一日2次,周岁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瓶装 ∇·gE 【贮藏】密封,防潮。
小儿百寿丸
Xiao’er Baishou Wan
【处方】钩藤 45g 僵蚕(麸炒) 45g 胆南星(酒炙) 75g 天竺黄 75g 桔梗 30g 木香 75g 砂仁 45g 陈皮 75g 苍术 (米炒) 75g 茯苓 30g 山楂(炒) 150g 六神曲(麸炒) 45g 麦芽(炒) 45g 薄荷 45g 滑石 50g 甘草 30g 朱砂 10g 人工牛黄 10g
【制法】以上十八味,除将人工牛黄研细、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外;钩藤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块片无色,有层层剥落痕迹。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联结乳管直径14μm~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9μm~90μm。木纤维成束,长梭形,壁厚,纹孔口呈人字形。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有时含晶细胞连接成行;木薄壁细胞,壁稍增厚纹孔明显。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小的菌丝体。不规则分枝状团块,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μm~6μm。草酸钙方晶存在于薄壁细胞中。表皮细胞纵列,由一个长细胞与两个短细胞相同连接,长细胞壁厚,壁波状弯曲,木化。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硅质块。草酸钙针晶细小,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果皮石细胞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呈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约至120μm。腺鳞头部8细胞,扁球形,直径90μm,柄短,单细胞。淀粉粒呈五角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或星状,常粘有颗粒状物,显金黄色或棕黄色,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疏风化痰,清热镇惊。用于小儿外感风热,内停痰食,发热头痛,厌食暖气,咳嗽痰多,以及痰热惊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一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23-89
小儿回春丸
Xiao’er Huichun Wan
【处方】全蝎 ${30g}$ 朱砂 ${30\mathrm{g}}$ 蛇含石(醋煅) 80g 天竺黄 100g 川贝母 100g 胆南星 ${200g}$ 人工牛黄 ${10g}$ 白附子(制) $30g$ 天麻 $30\mathrm{g}$ 僵蚕(麸炒) ${30g}$ 雄黄 ${30g}$ 防风 $30\mathrm{g}$ 羌活 $30g$ .麝香 .15g 冰片 $15g$ 甘草 100g 钩藤 200g
,【制法】以上十七味,除人工牛黄、冰片、麝香、朱砂外,将甘草、钩藤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其余全蝎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除留部分粉末包内衣用外,其余粉末用上述煎液,泛丸,阴干至适度;人工牛黄、冰片、麝香分别研成细粉,与上述剩余的粉末配研后,包内衣;朱砂水飞成极细粉,包外衣,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赭黄色的水丸;气香,味苦、微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熄风镇惊,化痰开窍。用于小儿急惊抽搐,痰涎壅盛,神昏气喘,烦燥发热等症。
【用法与用量】饭前用开水化服。1-2岁一次服2粒, 3-4岁一次服3粒,10岁以上服5粒,一日1-3次。
【注意】 服药避风。发疹、有便秘者忌服。
【规格】 每5粒重 $38g$ 【贮藏】 密封。
小儿金丹片
Xiao’er Jindan Pian
【处方】朱砂 400g 橘红 200g 平贝母 200g 胆南星 150g 前胡 …… 150g 玄参 150g 清半夏 150g 大青叶 150g 关木通 150g 桔梗 150g 荆芥穗 150g 芜活 150g 西河柳 150g 地黄 150g 积壳(炒) 150g 赤芍 150g 钩藤 150g 葛根 100g 牛蒡子 100g 天麻 100g 甘草 100g 防风 100g 冰片 50g 水牛角浓缩粉 25g 羚羊角粉 25g 薄荷脑 0.5g
【制法】·以上二十六味,除薄荷脑外冰片粉碎成细粉,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平贝母、天麻、胆南星粉碎成细粉,与羚羊角粉、水牛角浓缩粉、朱砂粉末配研,过筛,混匀;荆芥穗、橘红、羌活、前胡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甘草等十四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将上述混合粉末及适量辅料加入浓缩膏中,混合,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制粒,干燥。再加入冰片、薄荷脑及荆芥穗等挥发油,混匀,压片,即得。
【性状】本品为暗红色片;气辛,味苦。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清热解毒。用于感冒发热,头痛,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呕吐,急热惊风。
【用法与用量】口服,周岁小儿一次2片,周岁以下酌减,一日3次。
【规格】 每片重 0.3g 【贮藏】 密闭,防潮。
WSs-B-0025-89
小儿保安丸
Xiao’er Bao’an Wan
【处方】半夏(制) 225g 木香 141g 薄荷 2258 细辛 141g 天麻(制) 225g 苦杏仁(去油) 282g 茯苓 225g 桂枝 141g 苍术(泡) 225g 桔梗 282g 厚朴(姜汁炒) 225g 前胡 422g 广藿香 225g 钩藤 282g 僵蚕(制) 225g 柴胡 563g 羌活 225g 珍珠 150g 黄连 225g 琥珀 300g 麦芽(炒) 225g 朱砂 600g 陈皮 225g 冰片 375g 大腹皮 225g 防风 225g 六神曲 225g 甘草 141g
【制法】以上二十八味,除珍珠、琥珀、朱砂分别水飞成细粉;冰片磨成细粉,其余半夏等二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30-14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有冰片香气,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溶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草酸钙针晶成束,长 32-44μm ,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叶肉细胞中散有细小草酸钙针晶。种皮表皮石细胞橙黄色,贝壳状,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连结乳管直径 14-25μm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石细胞分枝状,长可达 140μm ,壁极厚,胞腔小,不规则碎块,无色或淡绿色,半透明,有光泽,有时可见细密波状纹理。
(2)取本品1丸,进行微量升华,升华物置显微镜下观察,呈不定形的无色片状结晶。 (3)取本品1丸,用水淘洗,得少量朱红色沉淀,取出,用盐酸湿润,在光洁铜片上轻轻摩擦,铜片表面即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镇惊,除痰。用于呕吐泄泻,消化不良,感冒初起,小儿惊风,咳嗽痰多。
【用法与用量】口服,1岁以内,一次半丸,一日2次; 1-3岁,一次一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1.5g。
【贮藏】 密封。
小儿香橘丸
Xiao’er Xiangju Wan
【处方】木香 54g 陈皮 54g 苍术(米潜炒) 54g 白术 (麸炒) 54g 茯苓 54g 甘草 18g 白扁豆 (去皮) 6g 山药 36g 莲子 36g 薏苡仁 (麸炒) 6g 山楂 (炒) 36g 麦芽(炒) 6g 六神曲(麸炒) 36g 厚朴(姜炙) 36g 积实 6g 香附(醋炙) 54g 砂仁 18g 半夏(制) 36g 泽泻 18g
【制法】以上十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40-16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μm-6μm 。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表皮细胞纵列,常有1个长细胞与2个短细胞相间连接,长细胞壁厚,波状弯曲,木化。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薄壁细胞类圆形,有椭圆形纹孔,集成纹孔群。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硅质块。石细胞分枝状,壁厚,层纹明显。果皮石细胞单个散在或少数成群,淡紫红色、红色或黄棕色,类圆形或多角形。
【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和胃,消食止泻。用于小儿饮食不节引起的呕吐便泻,脾胃不和,身烧腹胀,面黄肌瘦,不思饮食。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 3g 【贮廉】密封。
WS3-B-0027-89
小儿急惊散
Xiao’er Jijing San
【处方】天麻 60g 钩藤 80g 全竭 60g 僵蚕(麸炒) 80g 天竺黄 60g 半夏 (制) 60g 猪牙皂 40g 防风 60g 羌活 60g 薄荷 40g 蓼大青叶 50g 连翘 60g 天花粉 80g 板蓝根 50g 甘草 60g 冰片 40g 朱砂 120g 珍珠 10g 羚羊角 20g 麟香 16g 人工牛黄 40g 琥珀 40g 雄黄 60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将朱砂、珍珠、羚羊角、琥珀、雄黄、冰片、麝香、人工牛黄分别研成细粉;其余天麻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冰片等八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味辛、微苦。
【鉴别】(1)取本品约 28g ,加乙醇 30ml ,加热回流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去乙醇,残留物加 1% 盐酸溶液 5ml 使溶解,滤过,取滤液 1ml ,加碘化汞钾试液3滴,发生淡黄色沉淀。
(2)取(1)沉淀物,用水淘洗,得少量朱红色沉淀,取出,用盐酸湿润,在光洁 铜片上轻轻摩擦,铜片表面即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3)取本品粉末少量,加氯仿 1ml ,摇匀,再加硫酸及 30% 过氧化氢溶液各2滴,振摇,放置片刻,即显绿色。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镇惊,祛风化痰。用于小儿脏腑积热,清浊不分引起急热惊风,手足抽搐,目直天吊,痰涎盛,身热咳嗽,气促作喘,烦燥口渴。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0.3g ,一日 2-3 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瓶 0.6g 【贮藏】密封。
小儿镇惊丸
Xiao’er Zhenjing Wan
【处方】甘草 99g 胆南星 159.7g 积壳 3998 朱砂 399g 天竺黄 558.7g 茯苓 399g 全蜗(制) 159.7g 蝉蜕 399g 僵蚕(制) 399g 琥珀 399g 硝石 79.7g 白附子(制) 159.7g
【制法】以上十二味,除硝石、朱砂、琥珀外,其余甘草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硝石研细,朱砂、琥珀分别水飞成极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30-14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赭红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辛。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纤维束浅黄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不规则碎块淡黄绿色或黄棕色,透明或半透明。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 镇惊解热。用于小儿急热惊风,痰涎壅盛。
【用法与用量】口服, 1-2 岁一次1丸,1岁以下小儿一次半丸
【规格】 每丸重 2.5g 【贮藏】 密封。
小儿琥珀丸
Xiao’er Hubo Wan
【处方】山药 1600g 甘草 300g 积壳(麸炒) 200g 琥珀 150g 天竺黄 150g 木香 150g 人参 150g 茯苓 150g 胆南星 100g 朱砂 150g
【制法】以上十味,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山药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棕色的大蜜丸;质柔软,气微腥,微苦。
【鉴别】取本品,用水淘洗,得少量朱红色沉淀,取出,加盐酸湿润,在光洁铜片上轻轻摩擦,铜片表面即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后,银白色即消失。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镇惊安神,清热化痰。用于四时感冒,风寒时疫,烦躁不宁,痰喘气急,关窍不利,惊痫不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1.5g 【贮戴】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子宫锭
Zigong Ding
【处方】 乳香(制) 9.9g “儿茶 10.8g 钟乳石13.2g硼砂 1.2g 硒砂 1.05g 蛇床子 4,2g 没药(制) g 雄黄 13.2g 血竭 7.5g红丹 46.5g 冰片 1.2g 麝香 1.2g白矾 85g
【制法】以上十三味,除红丹、冰片、麝香、白矾外,其余乳香等九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白矾加水 7500g ,熬炼至适度,加入上述粉末(血竭粉末除外),搅匀,再加入血竭、红丹,搅匀。将冰片、麝香研成细粉加入,搅匀,制成钮扣状太、小锭,晾干,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紫色扁圆形的锭;气香。
【检查】·应符合锭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见附173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化腐生肌,消肿止痛,燥湿收敛,解毒杀虫。用于治疗妇女带下,阴痒及不孕症。
【用法与用量】 外用,纳入阴道内或遵医瞩【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未婚者忌用。
【规格】 每锭重 (1) 1.2g (2) 1.5g 【贮藏】密闭,置阴凉干燥处。
久痢丸(久痢丹)
Jiuli Wan
【处方】 椿皮(醋制) 320g 黄连 16g 厚朴(姜制) 32g 鸦胆子(仁) 2g 积壳(麸炒) 16g 木香 16g 党参 16g 茯苓 16g 白术(麸炒) 16g 甘草 16g 当归 I2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每 500g 干丸,另用滑石粉 90g ,桃胶 9g 化水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白色水丸;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益气,除湿化滞。用于湿热久痢,休息痢。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注意】 忌生冷油腻食物。
【规格】 每袋装 7.5g 【贮藏】密闭,防潮。
开郁顺气丸
Kaiyu Shunqi Wan
【处方】 柴胡 100g 乌药 25g 积壳(麸炒) 258. 茯苓 25g 白芍(酒炒) 25g 甘草: 25g 半夏(姜制) 25g 木香 25g 厚朴(姜制) 25g 香附(醋制) 50g 苍术(炒) 25g 黄芩 25g 莱子(炒) 15g 六神曲 (炒) 25g 青皮(炒) 758陈皮 25g 槟榔 50g 桔梗 40g 栀子 25g 沉香 25g 川芎 25g 当归 25g 砂仁 25g
【制法】以上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70-19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苦辛、微甘。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开郁理气,健胃消食。用于胸膈胀满,两胁攻痛,胃脘痞闷,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一丸,一日 2 次。
【注意】 孕妇慎服。
【规格】 每丸重 10g 【贮藏】 密闭,防潮。
WS3-B-0033-89
木香顺气丸
Muxiang Shunqi Wan
【处方】木香‘ 100g 砂仁 100g 香附(醋制) 100g 槟榔 100g 甘草 50g 陈皮 100g 厚朴(制) 100g 积壳(炒) 100g 苍术(炒) 100g 青皮(炒) 10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0g ,分次加水煎煮,合并煎液,滤过。用滤液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湿浊阻滞气机,胸膈瘩闷,脘腹胀痛,呕吐恶心,暖气纳呆。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g —日 2-3 次。:
【规格】 每50粒重 3g 【贮慕】密闭,防潮。
五加皮酒
Wujiapi- Jiu
【处方】 五加皮 50g 青风藤 13g 当归 13g 川芎 13g 海风藤 13g 木瓜 13g 威灵仙 13g 白芷 19g 白术(麸炒) 19g 红花 25g 牛膝 25g 菊花 25g 党参 75g 姜黄 75g 独活 6g 川乌(制) 6g 草乌(制) 6g 玉竹 200g 豆蔻(去壳) 13g 檀香 13g 肉豆蔻(煨) 9g 丁香 6g 砂仁 6g 木香 管 陈皮 50g 肉桂 6g
【制法】以上二十六味,粉碎成粗粉;另取白酒(55度) 20kg ,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附录11页)渗漉,收集渗漉液;另取蔗糖 2000g 制备成糖浆,加入渗漉液中,混匀,静置,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桔黄色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甘、微苦。
【检查】 乙醇量应为 40%-55% (附录50页)。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除湿祛风。用于风湿痹痛,手足痉挛,四肢麻木,腰膝酸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5-30ml ,一日3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密封
五味子丸
Wuweizi Wan
【处方】 五味子(酒制) 200g 肉艾蓉(酒制) 200g 茯苓 100g 丝子(酒炒) 200g 车前子(盐制) 250g 巴戟天(制) 30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B粉末加炼蜜 100-12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大蜜丸,质柔软:味苦、微酸。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气,填精益髓。用于肾气不足,腰膝疼痛,记忆衰退,头晕耳鸣,四肢无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腺] 密闭,防潮。
五海瘿瘤丸
Wuhai Yingliu Wan
【处方】 海带 100g 海藻 100g 海螺 100g 蛤壳 100g 昆布 100g 白芷 50g 木香 10g 海螺() 100g 夏枯草 100g 川芎 75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蜜丸;味腥。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 软坚消肿。用于痰核瘿瘤,,乳核。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忌食生冷、油腻、辛辣。
【规格】 每丸重 g
【贮藏】 密闭,防潮。
WS3-B-0037-89
不换金正气散
Buhuanjin Zhengqi San
【处方】 厚朴(姜制) 100g 广藿香 100g 半夏(制) 100g 苍术(米汨水漂) 100g 陈皮(制) 100g 甘草(蜜炙) 10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最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粗粉;气香,味苦、微甘。
【检】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用于脾胃不和,痰湿中阻,胸膈痞闷,寒热往来,霍乱吐泻,山岚瘴气。
【用法与用量】,取生姜、大枣少许炖汤送服,一次 15g ,一日 1-2 次。
【规格】 每袋重 15g
【贮藏】 密闭,防潮。
牛黄清胃丸
Niuhuang Qingwei Wan
【处方】 牛黄 麦冬 栀子 黄芩 黄柏 | 100g 100g r00g 积实(沙烫) 100g | 2g 50g | 大黄 薄荷 玄参 甘草 连翘 冰片 | 100g 50g 100g 100g 100g 25g | 菊花 150g 石膏 150g 番泻叶 200g 桔梗 100g 牵牛子(炒) 50g |
【制法】以上十七味,除牛黄、冰片外,大黄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有凉舌感。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 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内果皮纤维上下层纵横交错,纤维短梭形。黄色纤维大多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呈瘤状伸入胞腔,孔沟末端常膨大呈圆囊状,胞腔及孔沟含棕色物。花粉粒类圆形,直径24-34μm ,外壁有刺,长3-5μm ,具3个萌发孔。腺鳞头部8细胞扁球形,直径约90μm ,柄单细胞。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94μm 。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4-50μm 直径约3μm 。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棕色,长48-80μm 。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胃泻火,润燥通便。用于心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乳蛾咽痛,便秘尿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6g 【贮蒙】密闭,防潮。
WS3-B-0039-89
止嗽丸
Zhisou Wan
【处方】 紫菀(制): 100g 白前 股 100g:. 荆芥 100g 甘草:“: 50g 百部(制) 50g 桔梗 100g陈皮 50g
【制法】以上七味,荆芥、桔梗、陈皮、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紫菀等三味,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15-1.20 (50%) 的清膏,与上述粉末混合制丸,低温干燥,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或棕黑色光亮的浓缩丸;,味微苦、微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止嗽去痰,疏风理肺。,用于风邪犯肺咳嗽咽痒,痰不易咯出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0粒,一日 2-3 次。
【注意】 痰中带血者忌服。
【规格】 每7粒重1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40-89
水牛角解毒丸
Shuiniujiao Jiedu Wan
【处方】水牛角浓缩粉 300g 地黄 150g 防风 150g 黄连 150g 当归 i50g 荆芥 150g 连翘 105g 赤芍 105g 桔梗 105g 牛子 105g 黄芩 105g 薄荷75g甘草 75g
【制法】以上十三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其余地黄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加水牛角浓缩粉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50-6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水蜜丸;气微,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小儿热毒、疮痈疡、红肿热痛, 发热恶寒,或目赤口疮,咽喉肿痛,或痘疹余毒,烦热口渴。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或遵医瞩。
【规格】 每丸重2.1g 【贮藏】 密闭,防潮。
WS3-B-0041-89
水陆二味丸
Shuilu Erwei Wan
【处方】芡实 500g 金樱子 500g
【制法】以上二味,金樱子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芡实粉碎成细粉,过筛,用上述浓缩液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浓缩丸;味淡。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涩精,止带。用于肾虚,精关不固,男子滑精,妇女白带。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g ,一日2次。
【注意】 忌食刺激性物。
【规格】 每12粒重 1g
【贮核] 密闭,防潮。
少阳感冒冲剂
Shaoyang Ganmao Chongji
【处方】 柴胡 100g 黄芩”149.4g 生晒参50g甘草 100g 半夏149.4g 干姜 100g大枣 ∴100g 青蒿·149.4g
【制法】以上八味,将柴胡、半夏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黄芩等六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40 的清膏,喷雾干燥,加白糖 446g ,糊精150g,混匀,以70%乙醇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芳香,味甘、微苦。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扶正解表,清热和中。用于寒热往来,口苦咽平,头晕暂,不思饮食,心烦恶心。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日2次,一次1袋;小儿酌减。
【规格】 每袋重 8g 【贮藏】 密闭,防潮。
风湿酒
Fengshi Jiu
【处方】
名称 | 重量 | 名称 | 重量 | 名称 | 重量 |
---|---|---|---|---|---|
桑皮 | 80g | 川乌(制) | 12g | 熟地黄 | 80g |
细辛 | 8g | 马尾松子树根(鲜) | 80g | 活血藤 | 32g |
淫羊藿 | 80g | 石南藤 | 32g | 侧柏叶(鲜) | 48g |
麻黄 | 32g | 皮子药 | 48g | 续断 | 32g |
桂枝 | 32g | 苍术(麸炒) | 243g | 茄根 | 32g |
独活 | 16g | 称钩风 | 32g | 川牛膝 | 16g |
白术(麸炒) | 32g | 秦艽 | 16g | 附子(制) | 24g |
干姜 | 16g | 杜仲(盐水炒) | 16g | 甘草 | 16g |
防风 | 16g | 地枫皮 | 16g | 枳壳(麸炒) | 16g |
狗脊(去毛) | 16g | 木瓜 | 8g |
【制法】以上二十九味,除鲜马尾松子树根、鲜侧柏叶切断,用白酒浸渍30天外;其余桑皮等二十七味粉碎成粗粉,混匀,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1页),用白酒作溶剂,浸渍 10-15 天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两次白酒用量共 8000g. 另取蔗糖 600g. 制成糖浆,待温,加入漉液内,再加鲜马尾松子树根等的浸渍液,搅匀,静置,滤过,灌装,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味甜,略麻。
【检查】乙醇量应为40%-50% (附录50页)。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燥湿,通经活络。用于四肢麻木,腰膝酸软,风湿关节疼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5-20g ,一日2次。
【规格】 每瓶装250g;500g 【贮】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风热感冒冲剂
Fengre Ganmao Chongji
【处方】 板蓝根 194g 连翘 145.3g 薄荷 145.3g荆芥穗 s u g 桑叶 145.3g 芦根 145.3g牛子 145.3g 菊花 145.3g 苦杏仁145.3g桑枝 145.3g 六神曲 145.3g
【制法】以上十一味,薄荷、荆芥穗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板蓝根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白糖 566g ,糊精 151g ,混匀,以 70% 的乙醇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芳香,味甘、微苦。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清温解毒,宣肺利咽。用于感冒身热,鼻塞,头痛,咳嗽,多痰。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g,一日3次;小儿酌减。
【规格】 每袋重 10g 【贮数】 密闭,防潮。
WS3-B-0045-89
风寒感冒冲剂
Fenghan Ganmao Chongji
【处方】 麻黄 100g 葛根 150g 紫苏叶 150g 防风 150g 桂枝 100g 白芷 100g 陈皮 100g 苦杏仁 150g 桔梗 100g 甘草 100g 干姜 100g
【制法】以上十一味,紫苏叶、防风、白芷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桔梗等八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白糖 444.5g ,糊精 150g ,混匀,以 70% 乙醇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颗粒;气芳香,味甘、微苦。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解表发汗,疏风散寒。用于感冒身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
【用法与用±】口服,一日3次,一次1袋;小儿酌减。
【规格】 每袋重 8g 【贮幕】密闭,防潮。
风湿骨痛丸
Fengshi Gutong Wan
【处方】川乌(制) 30g 草乌(制) 308 红花 30g 甘草 30g 木瓜 308 乌梅肉 30g 麻黄 30g
【制法】以上七味,川乌、草乌、甘草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麻黄等9味煎液泛丸,干燥,以活性炭、滑石粉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包衣水丸;味苦,微酸甘。
【鉴别】取本品粉末约 5g ,加乙醚一氯仿一无水乙醇(18:6:1)的混合溶液 50ml 和 14% 氨水 5ml ,强力振摇15分钟,浸渍2小时,倾取上清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用氯仿 20ml 分次溶解后移入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0.05mol/L) 10ml ,振摇,静置,取硫酸液分置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碘化铋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和硅钨酸试液,三管均发生沉淀。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含量测定】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在 105℃ 干燥至恒重的乌头 20g ,置 200ml 容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 1ml 中含乌头检品 0.1mg )。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2、3、4、5、6ml ,分别置分液漏斗中,依次加入氯仿至 15ml ,精密加入 pH3.0 缓冲液 10ml 和 0.1% 溴甲酚绿液 2ml ,振摇,静置,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置干燥的 25ml 容量瓶中,水层再用氯仿提取 2 次,每次 5ml ,滤过(每次氯仿提取液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滤液并入 25ml 容量瓶中,加氯仿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31页),在 415±1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并用空白校正。以吸收度为纵座标,浓度为横座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粉末约 18 ,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乙醚一氯仿一无水乙醇 (18:6:1) 的混合溶液 25ml 和 14% 氨水 1ml ,强力振摇15分钟,浸渍过夜,振摇,静置,倾取上清液,静密吸取 10ml ,置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液 (0.05mol/L) 10ml ,振摇,静置,分取硫酸液,滤过,滤液置另一分液漏斗中,有机层再用硫酸液 (0.05mol/L) 提取三次,每次 5ml ,滤过(每次硫酸提取液均通过同一滤纸及滤器),合并滤液,加 25% 氨水 1ml ,摇匀,加氯仿 10ml ,振摇,静置,分取氯仿层,滤过,滤液置50ml 烧杯中,水层再用氯仿提取三次,每次 5ml ,滤过(每次氯仿提取液均通过用一滤纸及滤器),滤液并入 50ml 烧杯中,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在 105℃烘1小时,放至室温,用氯仿 15ml 分次溶解,定量移入分液漏斗中,照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自“精密加入 pH3.0 缓冲液 10ml 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乌头的重量(μg) ,计算,即得本品中乌头总生物硷的百分含量。
本品含乌头总生物硷以乌头硷 (C34H47NO11) 计算,不得少于 0.05% 【功能与主治】祛风湿,通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0-15 粒,一日2次。
【注意】不可多服,孕妇忌服。【规格】每10粒重 1.5g 【贮藏】密闭,防潮。
丹七片
Danqi Pian
【处方】丹参 150g 三七 150g
【制法】以上二味,三七粉碎成细粉;丹参加水煎煮三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5~1.40(50℃)的稠膏。取稠膏1份,加三七细粉1份,混匀,干燥,压制成600片,或再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素片或糖衣片,除去糖衣后,呈浅黄棕色;气微,味微苦、甜。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类圆形、盔帽形、多面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短缝状或人字形;树脂道碎片黄色。内含滴状或块状分泌物。
(2)取本品2片,研细,加甲醇 10ml ,回流提取数分钟,甲醇提取液蒸干,残渣加醋酐数滴,微温后,加硫酸 1~2 滴,即显红、紫、污绿色。
【检查】 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用于血瘀气滞,心胸痹痛。眩晕头痛,经期腹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5 片,一日3次。
【规格】 素片重 0.38g
【贮蒙】密封。
丹栀逍遥丸
Danzhi Xiaoyao Wan
【处方】牡丹皮 100g 栀子(炒焦) 100g 柴胡(酒制) 150g 白芍(酒炒) 150g 当归 150g 。茯苓 150g 白术(土炒) 150g 薄荷 30g ·甘草(蜜炙) 120g
【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g ,加水煎煮,用煎液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气香,味微苦、略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舒肝解郁,清热调经。用于肝郁化火,胸胁胀痛,烦闷急躁,颊赤口干,食欲不振或有潮热,以及妇女月经先期,经行不畅,胸乳与少腹胀痛 0.6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忌食生冷、辛辣。
【贮藏】 密闭,防潮。
乌梅丸
Wumei Wan
【处方】 乌梅肉 120g 青椒(去目) 12g 细辛 18g 黄连 48g 黄柏 18g 干姜: 30g 附子 (炙) 18g 桂枝 18g 人参 18g 当归 12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58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甜、苦、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表皮细胞淡黄棕色,细胞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表皮布有单细胞非腺毛或毛茸脱落后的痕迹。耦化淀粉粒团块类白色。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纤维鲜黄色,直径 16μm 至 38μm ,常成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木化增厚。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温脏安蛔。用于治疗蛔厥,久痢,厥阴头痛。或脾胃虚引起之胃脘痛,肢体瘦弱。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 丸,一日 2 至 3 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3g
【贮藏】 密闭,防潮。
正骨紫金丸
Zhenggu Zijin Wan
【处方】丁香 50g 莲子 100g 熟大黄 50g 儿茶 Hdg. 白芍(炒) 100g 白芍(炒) 100g 血竭 50g 牡丹皮 25g 当归 i00g 木香 50g 茯苓 100g 红花 50g 甘草 15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辛、微苦涩。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140μm 。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43-66μm ,外壁具短刺和点状雕纹,有3个萌发孔。花粉粒三角形,直径约 16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木纤维长梭形,直径 16-24μm ,壁稍厚,纹孔口横裂缝状、十字状或人字状。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经络不通,瘀血肿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g
【贮激】 密封。
玉屏风丸
Yupingfeng Wan
【处方】黄芪 360g 白术(炒) 120g 防风 12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淡黄色的水丸;味微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μm-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石细胞黄绿色,长卵形、长圆形或类长方形,壁较厚,孔沟明显。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益气,固表,止汗。用于表虚不固,自汗恶风,面色白 …… 或体虚易感风邪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3次。
【规格】 每15粒重1g
【贮】密闭,防潮。
WS:-B-0052-89
玉液丸
Yuye Wan
【处方】人参 60g 山楂 25g 沉香 48g 甘草 96g 阿胶 78g 莲子 192g 大腹皮 25g 山药 126g 川芎 72g 积壳 36g 麦冬 75g 砂仁 878g 紫苏叶 75g 艾叶 (炒) 19g 地黄 36g 香附 (制) 78g 黄芪 (制) 39g 琥珀 25g 黄芩 (炒) 45g 羌活 25g 陈皮 (炒) 48g 丹参 126g 白芍 (炒) 48g 木香 25g 厚朴 (制) 458g 续断 19g 浙贝母 66g 肉苡蓉 36g 茯苓 192g 杜仲 (制) 78g 丝子 96g 白术 (炒) 25g 血余炭 25g 沙苑子 66g 当归 (炒) 66g 益母草清膏 1.8g
【制法】以上三十六味,除大腹皮、艾叶、益母草清膏、朱砂、琥珀外,其余人参等三十一味粉碎成粗粉;朱砂、琥珀分别水飞或粉碎成细粉;大腹皮、艾叶煎汁,滤过,煎液加黄酒 800g 与益母草清膏混匀,与上述粗粉拌和,蒸半小时,干燥,再与朱砂、琥珀细粉混合后,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35-10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益气养血。用于妇女气血不调,经期不准,产后血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 g
【贮数】密闭、防潮。
WSs-B-0053-89
左归丸
Zuogui Wan
【处方】 熟地黄 200g 丝子 100g 牛膝 75g 龟板胶 100g 鹿角胶 100g 山药 1008g 山茱萸: 100g 枸杞子 100g
【制法】以上八味,除鹿角胶、龟板胶外,其余熟地黄等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鹿角胶、龟板胶烊化,与上述细粉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水蜜丸;气微腥,味酸、微甜。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遗精,神疲口燥。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9g,一日 2 次。
【规格】每 10 粒重 1g
【贮廉】:密闭,防潮。
右归丸
Yougui Wan
【处方】 熟地黄 240g 附子(炮附片) 60g 肉桂 60g 山药 120g 山茱萸(酒炙) 90g 菟丝子 120g 鹿角胶 120g 枸杞子 120g 当归 90g 杜仲(盐炒) 120g
【制法】以上十味,除鹿角胶外,熟地黄等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鹿角胶加白酒炖化。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60-80g 与炖化的鹿角胶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壁一边菲薄。果皮表皮细胞橙黄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垂周壁略连珠状增厚。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 2.4-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壁波状弯曲,含棕色物。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薄,尿频而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 每丸重 9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55-89
生化丸
Shenghua Wan
【处方】 当归 800g 川芎 300g 桃仁 100g 干姜(炒炭) 50g 甘草 50g
【法】以上五味,除桃仁外,当归等四味粉碎成细粉,混匀,将桃仁捣烂,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大蜜丸;气微香,味微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祛瘀。用于产后受寒恶露不行或行而不畅,夹有血块,小腹冷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 每丸重 g
【贮藏】 密闭。防潮。
生肌玉红膏
Shengji Yuhong Gao
【处方】甘草 60g 白芷 60g 当归 60g 紫草 60g 虫白蜡 210g 血竭 24g 轻粉 24g
【制法】以上七味,除血竭、轻粉分别研细,混匀外。甘草、白芷、当归等三味,酌予碎断,用芝麻油 960g 同置锅内炸枯,去渣;将紫草用水湿润,置锅内炸至油呈紫红色去渣,滤过。另加虫白蜡搅匀,放冷,加入上述粉末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紫红色的软膏;气微。
【检查】应符合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2页)。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生肌止痛。用于疮疡肿痛,乳痛发背,溃烂流脓,浸淫黄水。
【用法与用量】疮面洗清后外涂本膏,一日1次。
【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
【贮藏】密闭,防潮。
宁坤养血丸
Ningkun Yangxue Wan
【处方】人参 10g 茯苓 28g 白术 (麸炒) 16g 甘草 228 当归 100g 白芍 87g 地黄 16g 川芎 70g 丹参 100g 红花 69g 柴胡 60g 香附 (醋炙) 1008 厚朴 (姜炙) 8g 陈皮 22g 肉桂. 8g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60-18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 错纹理。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 μm 。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43-66μm ,外壁具短刺和点状雕纹,有3个萌发孔; 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糊化淀粉粒椭圆形,类圆形,无色。纤维束 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油管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真径8-25(-66)μm 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呈放射状排列。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和营,养血调经。用于气虚血少,月经不调,经期后延,行经小腹冷痛或经后小腹空痛。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9g 【贮数】 密闭,防潮。
WS3-B-0058-89
半夏天麻丸
Banxia Tianma Wan
【处方】法半夏 60g 天麻 180g 黄芪(蜜炙) 60g 人参 30g 苍术(米炒) 36g 白术(麸炒) 180g 茯苓 126g 陈皮 360g 泽泻 16g 六神曲(麸炒) 69g 麦芽(炒) 39g 黄柏 54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生姜压榨取汁(每 100g 粉末用生姜 2g ),其残渣煎水与汁合并,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水丸;味苦、微甘。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祛湿,化痰熄风。用于脾虚聚湿生痰,眩晕,头痛,如蒙如裹,胸脘满闷。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g ,一日 2-3 次。
【注意】 忌食生冷油腻。
【规格】 每100粒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加味益母草膏
Jiawe1 Yimucao Gao
【处方】 益母草清膏 400g 当归 50g 白芍 50g 川芎 50g
熟地黄 50g
【制法】以上五味,当归、熟地黄、白芍、川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入益母草清膏,混匀;另取红糖 i600g ,制成转化糖,加入上述浓缩液中,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稠厚的半流体;气微,味苦、甜。
【鉴别】取本品 20g ,加氨水 i m l 和硅藻土 4-5 g ,加乙醇 60 m l ,加热回流30分钟,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 1% 盐酸溶液 15ml 使溶解,滤过,滤液加氨水 3 ml ,摇匀,用氯仿提取三次,每次 10 m l ,合并氯仿液,蒸干,残渣加 1% 盐酸溶液 6 ml 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加碘化铋钾试液 2-3 滴,发生橙红色沉淀;一管加碘化汞钾试液 2-3 滴,发生黄白色沉淀;另一管加硅钨酸试液 2-3 滴,发生灰白色沉淀。
【检查】相对密度本品的相对密度(附录26页)应不低于1.10。
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调经。用于月经不调,血色不正,经水短少及产后瘀血腹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5g ,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贮藏】 密闭,置阴凉处。
注益母草清膏:取益母草切碎,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相对密度为 1.21-1.25 ρ80-85℃)的清膏。
孕妇金花丸
Yunfu Jinhua Wan
【处方】 栀子(姜制) 60g 金银花 60g 当归 60g 白芍 60g 川芎 6g 地黄 60g 黄芩 60g 黄柏 6g 黄连 30g 【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黄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取本品 6g ,研细,加正丁醇 30ml ,水浴回流3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丙酮 10ml ,搅匀,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芍对照药材粉末 g ,加水 100ml ,煎煮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 2ml 使溶解,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μl ,分别点于同一含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冰醋酸一水 (6:2: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茴香醛一甲醇一冰醋酸一硫酸溶液(0.5:25:25:1),置 85°C 烘约10分钟。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安胎。用于孕妇头痛,眩晕,口鼻生疮,咽喉肿痛,双目赤肿;牙龈疼痛,或胎动下坠,小腹作痛,心烦不安,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小便短黄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100粒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孕妇清火丸
Yunfu Qinghuo Wan
【处方】黄芩 80g 知母 60g 石斛 60g 柴胡 60g 地黄 s o g 薄荷 60g 白芍 60g 白术(麸炒) 60g 甘草 30g
【制法】以上九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竹茹 60g 加水煎煮,滤过,用煎出液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油管含黄色或棕黄色分泌物。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μm-110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 18μm-32μm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10μm-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束周围类圆形细胞中,含细小簇状硅质块,直径 6μm-11μm ,常排列成行。腺鳞头部8细胞,扇球形,直径约90μm ,柄短单细胞。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火安胎。用于孕妇胎热口干,胸腹灼热,或口舌生疮,咽喉燥痛,或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规格】 每100粒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百花定喘丸
Baihua Dingchuan Wan
【处方】 款冬花 44g 陈皮 88g 麦冬 88g 天花粉 88g 北沙参 44g 石膏 44g 五味子 44g 桔梗 88g 牡丹皮 88g 薄荷 88g 天冬 ss g 苦杏仁 88g 前胡 88g 黄芩 88g 百合 88g 麻黄 88g 紫菀 88g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球形,直径约至 32μm ,外壁具刺,较尖。联结乳管直径 14-25μm ,含黄色颗粒状物。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腺鳞头部8细胞,扁球形,直径约至 so μm ,柄单细胞。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不规则片状结晶无色,有平直纹理。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止嗽定喘。用于痰热咳喘,呼吸困难,胸满不畅,咽干口渴。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s g 【贮幕】密闭,防潮。
百补增力丸
Baibu Zengli Wan
【处方】 六神曲 (麸炒) 160g 陈皮 160g 白芍 208 麦芽(炒) 40g 苍术(米漉水炒) 80g 谷芽(炒) 40g 山楂(炒) δ0g 积壳(麸炒) 40g 法半夏 40g 川芎 20g 厚朴(姜制) 40g 香附(醋炒) 40g 茯苓 3g 甘草 40g 鹿角霜 3g 泽泻 3g 人参 3g 大黄(炭) 4g 棕榈(炭) L0g 山药 40g 附子(制) 28g 荷叶 20g 栀子(姜制) 3g 侧柏叶(炭) Zg 山茱萸(酒制) 4g 当归 5g 大蓟 5g 小蓟 5g 白茅根 4g 牡丹皮 48g 白术(麸炒) 4g 肉桂 3g 茜草 45g 紫河车 40g 黄芪(蜜炙) 40g 黄芩 40g 党参 20g
【制法】以上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40-16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大蜜丸;气微,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开胃健脾,益气养血。用于肾水不足,脾胃失和引起的自汗盗汗,腰腿疼痛,精神疲倦,劳伤过度,咳嗽略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4.5g 【贮藏】 密闭,防潮。
地榆槐角丸
Diyu Huaijiao Wan
【处方】地榆(炭) 72g 槐角(蜜炙) 108g 槐花(炒) 72g 大黄 36g 黄芩 72g 地黄 η2g 当归 36g 赤芍 36g 红花 g 枝 防风 36g 荆芥穗 36g 枳壳(麸炒) 36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40-16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涩。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栅状细胞一列,无色或淡棕色。内果皮石细胞淡棕色,垂周壁深波状弯曲,密具纹孔。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花粉粒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 43-66μm ,外壁具短刺,有萌发孔。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疏风凉血,泻热润燥。用于脏腑实热,大肠火盛,肠风便血,痔疮漏疮,湿热便秘,肛门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g
【贮藏】 密闭,防潮。
至圣保元丸
Zhisheng Baoyuan Wan
【处方】 胆南星(酒炙) 105g 僵蚕(麸炒) 30g 全蝎 120g 15g 猪牙皂 75g 天麻 s og 天竺黄 60g 青石(般) 75g 钩藤 75g 羌活 105g 防风 105g 麻黄 75g 薄荷 75g 陈皮 60g 茯苓 60g 甘草 60g 琥珀粉 47.4g 牛黄 47.48g 冰片 59.38g 珍珠 47.4g 朱砂 47.48g
【制法】以上二十一味,除牛黄、冰片外,朱砂、珍珠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胆南星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将牛黄、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棕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微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碎块无色或淡绿色。半透明,具光泽,有时可见细密波状纹理。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果皮表皮细胞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表面有微细颗粒;纤维束淡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及少量簇晶,形成晶纤维。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 30μm 。不规则块片淡棕色,具乳突或尖突状毛。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约至 90μm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淀粉粒五角形或多角形,脐点点状或星状,常粘有颗粒状物,显金黄色或棕黄色。体壁碎片淡黄色至黄色。有网状纹理及圆形毛窝,有时可见棕褐色刚毛。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微细的菌丝体。草酸钙砂晶存在于薄壁组织中;木薄壁细胞呈连珠状增厚,纹孔明显。腺鳞头部8个细胞,扁球形,直径约至 30μm ,柄单细胞。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化痰,解热镇惊。用于小儿痰热内闭,外感风寒,身热面赤,咳嗽痰盛,气粗喘促以及风热急惊。
【用法与用量】口服,次1丸,一日2-3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 每丸重1g 【贮藏】密封。
当归拈痛丸
Danggui Niantong Wan
【处方】 当归 40g 葛根 40g 党参 40g 苍术(炒) 40g 升麻 40g 苦参 40g 泽泻 60g 白术(炒) 60g 知母 60g 防风 60g 羌活 100g 黄芩 100g 猪苓 100g 茵陈 00g 甘草 100g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褐色的水丸,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止痛。用于风湿阻络,骨节疼痛,胸膈不利,或湿热下注,足胫红肿热痛,或溃破流脓水者,疮疡。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9g ,一日2次。
【规格】 每18粒重1g 【贮幕】密闭,防潮。
WS:-B-0067-89
当归补血丸
Danggui Buxue Wan
【处方】当归 160g 黄芪 400g
【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00\sim130\mathrm{g}$ ,制成大蜜丸,或加炼蜜 $30\sim40\mathrm{g}$ 与适量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大蜜丸或水蜜丸;味甜、微辛。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成束或散离,直径 $\mathtt{8}{\sim}30μ m$ ,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2)取本品1丸,剪碎,加石油醚 $(30\sim60\mathrm40\mathrm{ml}]$ ,加热回流10分钟,滤过,滤液室温挥发至 $^\mathrm{1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粗粉 $\mathtt{5g}$ ,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scriptstyle10\mu 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一石油醚 $(30\sim60-\mathrm (1:4))$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254\mathrm{nm})$ 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再喷以 $1%$ 香草醛盐酸试液,在 $105\mathtt{C}$ 烘约10分钟,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养气血.用于身体虚弱,气血两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9g
【贮藏】密闭,防潮。
当归补血丸
Danggui Yanxie Wan
【处方】 当归 150g 白芍(炒) 150g 地黄 400g 黄芪(蜜炙) 150g 阿胶 150g 牡丹皮 100g 香附(制) 150g 茯苓 150g 杜仲(炒) 200g 白术(炒) 200g
【制法】以上十味,除阿胶外,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5-45g ,阿胶加水适量溶化与蜜和匀泛丸,干燥。或全部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80-100s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暗棕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糊化淀粉团块无色。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6μm 。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10-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木栓细胞淡红色至微紫色,壁稍厚。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 养血调经。用于气血两虚,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水蜜丸每10粒重 1.5g ;大蜜丸每丸重 9g
【贮藏】 密闭,防潮。
芎菊上清丸
Xiongju Shangqing Wan
【处方】 川芎 10g 菊花 120g 黄芩 60g 白芷 40g 桔梗 15g 栀子 15g 连翘 15g 防风 15g 蔓荆子(炒) 15g 荆芥穗 15g 黄连 10g 甘草 10g 羌活 10g 薄荷 10g 木 10g
【制法】,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或再用滑石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包衣后为白色至灰白色的水丸;味苦、辛。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类圆形,直径 24μm
-34μm ,外壁有刺,长 3μm
-5μm ,具3个萌发孔,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
(2)取本品约 18g ,研碎,加石油醚 (30%
-60%) 5ml ,密闭,放置10小时,时时振摇,静置,取上清液 2ml ,挥干后,残渣加甲醇 1ml 使溶解,再加 2% 3,5-二硝基苯甲酸的甲醇溶液 2-3 滴与氢氧化钾的甲醇饱和溶液2滴,显红紫色。
(3)取本品约 1g ,研碎,加乙醇 0ml ,置水浴中加热至沸腾,放冷,滤过。取滤液 5滴,加稀盐酸 1ml 与漂白粉少量,显红色;另取滤液 5滴,加 5% 没食子酸的乙醇溶液 2-3 滴,置水浴上蒸干。趁热加硫酸数滴,显深绿色。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风,止痛。用于外感风热,头痛鼻塞。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 体虚者酌减。【规格】 每50粒重 3g 【贮藏】 密闭;防潮
竹沥达痰丸
Zhuli Datan Wan
【处方】黄芩 200g 半夏(制) 150g 大黄(酒制) 2008 橘红 200g 甘草 100g 沉香 5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生姜 200g ,捣碎,压榨取汁, 加鲜竹沥 800ml 混匀,与上述粉末泛丸。用青石 100g 加硝石 30g 后水飞成极细粉包 衣,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青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豁除顽痰,清火顺气。用于痰热上壅,咳喘痰多,大便干燥,顽痰胶结,烦闷癫狂。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e-g
【注意】 忌妇慎服。
【规格】 每50粒重约 3g
【贮数】 密闭,防潮。
血府逐瘀丸
Xuefu Zhuyu Wan
【处方】柴胡 50g 当归 150g 地黄 150g 赤芍 100g 红花 150g 桃仁 2008 枳壳(麸炒) 100g 甘草 50g 川芎 75g 牛膝 150g 桔梗 75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味甜、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内阻,头痛或胸痛,内热闷,失眠多梦,心悸证仲,急躁善怒。
【用法与用量】空腹,用红糖水送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冷。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WSs-B-0072-89
全鹿丸
Quanlu Wan
【处方】 全鹿干 80g 锁阳(酒炒) 40g 党参 40.8 地黄 40g 牛膝 40g 熟地黄 40g 实子 40g 丝子 40g 山药 40g 补骨脂(盐水炒) 40g 枸杞子(盐水炒) 40g 川芎(酒炒) 40g 肉从蓉 40g 当归(酒炒) 40g 巴载天 40g 甘草(炙) 40g 天冬 40g 五味子(蒸) 40g 麦冬 40g 白术(炒) 40g 覆盆子 40g 杜仲(盐水炒) 408 芡实 40g 花椒 20g 茯苓 40g 陈皮 40g 黄芪(炙) 40g 小菌香(酒炒) 20g 续断(盐水炒) 40g 大青盐 20g 胡芦巴(酒炒) 40g 沉香 20g
【制法】以上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40~55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气香,味甜、微咸。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填精,益气培元。用于老年阳虚。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肾虚尿频,妇女血亏,崩漏带下
【用法与用量】 口服,6~9g,一日2次。
【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规格】 每40粒重约 3g
【贮藏】 密闭,防潮。
注:金鹿干的制备 取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 nippon Temminck的健康话鹿,死后,去毛,剖腹,取出鹿油另器保存,并将内脏选净,连同鹿肉(包括皮、肉、骨用砂炒透,醋炙)、鹿血加黄酒适量蒸熟,烘干,即得。按65%雄鹿干和35%雌鹿干的配比作全鹿干投料
WSs-B-0073–89
安坤赞育丸
Ankan Zangu Wan
方】 香附(醋制) 968 鹿茸 24g 阿胶 24g紫河车 20g 白芍 168 当归 16g牛膝 148 川牛膝 14g 北沙参 12g没药(醋制) 128 天冬 11.5g 补骨脂(盐制) 11g 龙眼肉 10g 茯苓 s g 黄柏 88 龟申 8g 锁阳 88 杜仲(盐制) 88 秦 88 警甲 88 艾叶(炭) s g 白薇 88 延胡索(醋制) 8g 山茱萸(酒制) 8g 鹿尾 7.58 枸杞子 68 鸡冠花 6g 黄芪 6·g 乳香(醋制) 68 赤石脂(殿) 68 鹿角胶 68 丝子 4g 肉双蓉(酒制) 68 鸡血藤 48 寄生 48 琥珀 4g 甘草 4·8 人参 28 乌药 38 丝棉(炭) 2·g 血余炭 2g 白术(麸炒) 24g 番红花 0.8g 地黄 16g 砂仁 24g 沉香 138 酸枣仁(炒) 16g 续断 10g 陈皮 14g 橘红 88 川芎 128 泽泻 8g 黄芩 10g 青蒿 6g 远志(制) 8g 肉豆蔻(煨) 68 本 6g 红花 48 柴胡 68 术香 28 紫苏叶 58 熟地黄 16g 丹参 2xi
【制法】以上六十三味,除白术、砂仁、地黄、酸枣仁、沉香、陈皮、续断、川芎、橘红、黄芩、泽泻、远志、青蒿、冀本、肉豆蔻、柴胡、红花、紫苏叶、木香、丹参、熟地黄粉碎成粗粉外,其余香附等四十二味,置罐中,加入黄酒 400g ,加盖密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加热炖至黄酒基本蒸尽,与上述粉末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大蜜丸;质柔软,气香,味甜、微苦【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调经止带。用于气血两亏和肝肾不足所致之形瘦虚赢,神倦体疲,面黄浮肿,心悸失眠,腰酸腿软,午后低烧,骨蒸潮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产后虚弱,瘀血腹疼,大便。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 丸,一日 2 次。
【注意】 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 每丸重 9g
【贮藏】 密闭,防潮。
安胎丸
Antai Wan
【处方】当归 200g 川芎(制) 200g 黄芩200g白芍(炒) 200g 白术, 100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甘,辛。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草酸钙簇晶直径 18-32μm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
(2)取本品2丸,剪碎,加乙醚 25ml ,置水浴上低温回流1小时,取出,放冷,滤过。取滤液浓缩至 0.5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当归和白术对照药材各 0.5g ,分别研碎,各加乙醚 20ml ,置水浴上低温回流30分钟,取出,放冷,滤过,滤液分别浓缩至 1ml 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
$\textcircled{1}$ 取供试品溶液 2μl ,川芎、当归对照溶液各 1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silon)一醋酸乙酯(9: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mathrm{nm})$ 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textcircled{2}$ 取供试品溶液 15μl ,白术对照液 1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 $(60-90%)$ 一二氯甲烷 ( $(10:0.2)$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新制 $5%$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 $10%$ 硫酸溶液。供试品溶液应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安胎。用于妊娠血虚,胎动不安,面色淡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
【用法与用量】 空腹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感冒发热者忌服。
【规格】 每丸重 6g
【贮慕】密闭,防潮。
妇女痛经丸
Funi:Tbngjing Wan
【处方】延胡索(醋制) 300g 五灵脂(醋炒) 300g 丹参 300g (蒲黄(炭) 300g
【制法】以上四味,取五灵脂100g,用水热浸,丹参加水煎煮二次,合并浸液及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将剩余的五灵脂与延胡索、蒲黄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上述浓缩液泛丸,干燥,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浓缩丸,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至黑褐色;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黄棕色,呈类圆形,直径约30μm 外壁有网状雕纹。
(2)取本品20粒,除去糖衣,研细,加 80% 乙醇 25mL ,回流 30 分钟,散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 10mL 使溶解,加溶液使呈碱性,加乙醚提取二次为第一次15mL,,第二次10mL,合并乙醛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醇 1mL ,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号取延胡索乙素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中含 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8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已烷+氯仿-甲醇一二乙胺(10:6: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以碘蒸气熏。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凝滞,小腹胀疼,经期腹痛,漏!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0粒,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10粒重 1.8g 【贮蒙】密闭,防潮。
妇宁丸
Funing Pian
【处方】 益母草 60g 党参 4008 地黄 1008 当归 100g 熟地黄 100g 陈皮 100g 乌药 100g 白芍 100g 川芎 100g 白术(麸炒) 100g 香附(醋制) 100g 茯苓 100g 木香 50g 紫苏叶 50g 阿胶 50g 砂仁 50g 黄芩 50g 琥珀 50g 甘草 50g 沉香 108 川牛膝 40g
【制法】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味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乌黑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2丸,切碎,加5%氢氧化钠溶液适量,湿润30分钟,加乙醇50mL 置水浴上回流1小时,滤过,取滤液20mL,除去乙醇,残渣加 1% 盐酸溶液5mL使溶解,滤过,滤液分置三支试管中。一管滴加碘化秘钾试液数滴,即发生橘红色沉淀;一管滴加碘化汞钾试液数滴,即发生黄白色沉淀;另一管滴加硅钨酸试液数滴,即发生灰白色沉淀。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调经,顺气通郁。用于月经不调,腰腹疼痛赤白带下,精神倦怠,饮食减少。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9g 【贮赢】密闭,防潮。
妇科止带片
Fuke Zhidai Pian
【处方】椿皮 363g 五味子 64g 黄柏 3638 龟板 242g 茯苓 363g 阿胶 1208 山药 363g
【制法】以上七味,椿皮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加乙醇使含醇量约为50%,静置,滤过。黄柏用85%乙醇回流提取三次,每次1.5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茯苓用60%乙醇、五味子、山药,用45%乙醇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1页)进行渗漉。以上各液分别回收乙醇并浓缩成稠膏。龟板用水浸洗除去肉屑,加水煎煮二次,每次6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胶状稠膏;滤渣晾干,粉碎成粗粉,用10%醋酸浸渍,滤过,滤液蒸干。阿胶用蛤粉炒后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各稠膏及醋酸浸出物混匀,加辅料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漫膏片;气微,味苦、微酸腥。
【鉴别】(1)取本品4片,研细,加乙醇 10mL ,回流 10 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 1% 盐酸溶液 5mL 使溶解,滤过,取滤液 2mL ,加漂白粉少许,振摇,显樱红色。
(2)取本品2片,研细,加水 10mL ,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加氢氧化钠试液调节至中性。取溶液 z mL ,加硫酸汞试液1滴,加热至微沸,加高锰酸钾试液 3-4 滴,紫红色即消失。
(3)取本品4片,研细,加水 10mL ,振摇10分钟,滤过。取滤液 2mL ,加等量10% 氢氧化钠溶液,充分振摇,滴加 1% 硫酸铜溶液4滴,随加随振摇,于白色背景视察,溶液显灰紫色。
(4)取本品6片,研细,加甲醇 15mL ,回流15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 1mL ,置 水浴上蒸干,残渣加冰醋酸 1ml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 (19:1)1mL ,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污绿色。
【功能与主治】清热燥湿,收敛止带。用于慢性子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粘膜炎等引起的湿热型赤白带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4μm-6 片,一日 2μm-3 次。
【贮藏】密闭,防潮。
妇科白带膏
Fuke Baidai Gao
【处方】 白术(炒) 200g 苍术 55g 党参 458 陈皮 100g 山药 400g 甘草 208 荆芥 100g 车前子 60g 柴胡 12g 白芍 100g
【制法】以上十味,加水煎煮三次 x: 每次3小时 8. 加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取蔗糖 1600g 0÷ 加枸橡酸 4.8g . 水约 2300ml , 120% 加热 3 小时,制成转化糖 ν 加碳酸氢钠(约为转化糖量的 0.36%) 中和后,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5-1.36 (热测)时,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稠厚的半流体 … 气微香,味甜、微苦。
【检查】相对密度 取本品 10g , 加水 20ml 稀释后,依法测定(附录 2:8 页)相对密度应不低于 1.10。
其他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舒肝,除湿止带 … 用于脾虚湿盛,白带连绵,腰腿酸痛 ∑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5E ,一日2次。
【贮藏】 密封,防潮。
WS:-B-0079-89
妇科回生丸
Fuke Huisheng Wen
【处方】人参 7.5g 白术(麸炒) A,5E 苍术 15g 茯苓 15g 甘草 0.5g 青皮(醋炙) 4.5g 陈皮 7.5g 熟地黄 15g 当归 15g 白芍 7.5g 川芎 1.5g 桃仁(去皮) 15I 红花 45g 木香 7.5g 香附(醋炙) 15g 乌药 15g 延胡索(醋炙) 15g 三棱(麸炒) 7.5g 蒲黄 15g 五灵脂(醋炙) 7.5g 苏木 14.4g 乳香(醋炙) 0.15g 没药(醋炙) 0.15g 牛膝 15g 大黄 24d 地榆(炭) 7.5g 米醋 720g 山茱萸(酒炙) 7.5g 黑豆 240g 高良姜 1.5g 羌活 7.5g 木瓜 4.5g
【法】以上三十二味,大黄粉碎成粗粉;红花、苏木、黑豆加水煎煮为浓汁,与米醋、大黄共煎煮成稠膏状,其余人参等二十七味粉碎成粗粉,与上述煎煮的大黄搅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药粉加炼蜜 2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检套】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通经化瘀,止痛。用于气虚血亏,瘀血凝滞引起的经期不准,经闭血块,腹部痞胀,身体消瘦,四肢困倦,产后恶露不尽等症。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 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9g 【贮藏】 密闭,防潮。
妇科金丹
Fuke Jindan
【处方】 延胡索(醋制) 408 黄芪 408 赤石脂(殿) 4×8 人参 40g 阿胶 40g 白薇 40g 白芍 40g 甘草 408 茯苓 408 没药(制) 40g 当归 40.̄g 鹿角 40g 黄柏 408 松香(制) 20g 杜仲(盐制) 20g 益母草清膏 208 鸡冠花 208 补骨脂(盐制) 10g 乳香(制) 10g 锁阳 10g 莲丝子 10g 小茴香(盐制) 58 血余炭 5g 艾叶(炭) 5g 益母草 150g 陈皮 B O Q 牡丹皮 40g 山药 408 川芎 408 熟地黄 40g 白芷 40g 白术(麸炒) 40g 本 40g 黄芩 408 砂仁 408 红花 ∑θ̅g 木香 108 续断 108 青蒿 108 肉桂 10g 紫苏叶 10g
【制法】以上四十一味,将延胡索、黄芪、赤石脂、人参、阿胶、白薇、白芍、甘草、茯苓、没药、当归、鹿角、黄柏、松香、杜仲、益母草清膏、鸡冠花、补骨脂、乳香、锁阳、莲丝子、小茴香、血余炭、艾叶置罐中,加入黄酒 1000g ,加盖密闭,放高压罐内加热或隔水加热炖至黄酒基本蒸尽。其余益母草等十七味粉碎成粗粉,与上述蒸制的延胡索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质柔软,气香,味甜、微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活血。用于腰酸背痛,肚腹疼痛,饮食不化,呕逆恶心,自汗盗汗。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Sg 【贮藏】密封,防潮。
WS3-B-0081-89
妇科养坤丸
Fuke Yangkun Wan
【处方】熟地黄 119g 甘草 80g 地黄 119g 川芎(酒制) 60g 当归(酒蒸) 119g 胡索(酒醋制) 60g 黄芩(酒制) 119g 郁金 60g 米香 119g 杜仲(盐制) 80g 香附(酒醋制)80g 白芳(酒炒) 80g 蔓荆子(酒蒸) 80g 砂仁 60g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每 $100$ 粉末加炼蜜 $30\sim40$ 与适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密丸;或加炼蜜 $95\sim105$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微辛。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未栓细胞黄棕色,壁薄,微波状弯曲;多层重叠。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或重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内种皮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形,胞腔内含硅质块。橡胶丝呈条状或扭曲成团,表面带颗粒性。纤维束周围薄壁细香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疏肝理气,养血活血。用于血虚肝郁而致月经不调,闭经,痛经,经期头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 $11.3$g
【贮蒙】密闭,防潮。
妇康宁片
Fukangning Pian
【处方】白芍:20.0g 香附 30g 当归 25g 三七 298 艾叶(炭) 4g 麦冬 508 党参 30g 益母草 150g
【制法】以上八味,取白芍80g及香附、当归、三七、艾叶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其余白芍 20g 及麦冬、党参、益母草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膏,加入上述粉末及辅料,混匀,用 70% 乙醇制粒,干燥,压制成1018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 片心呈棕褐色:味酸苦。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养血,理气止痛。用于气血两亏,经期腹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3片,一日2-3次或经前4至5天服用。
【注意】孕妇忌服【规格】片心重 0.25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83-89
红帮散
Hongmian San
【处方】炉甘石() 450 胭脂粉 225g 枯矾 45g 冰片 68
【制法】以上四蛛,分别粉碎成细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芳香。
【鉴别】(1)取本品约 0.58 :加稀盐酸 10mL,即泡沸。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化钙试液中,即发生白色沉淀。(2)取本品约 0.58 ,加水 10mL ,振摇,滤过,滤液显钾盐、铝盐与硫酸盐(附录42-43 页)的鉴别反应。(3)取本品约0.5g,加稀盐酸 ·10ml 使溶解,德过,滤液加亚铁氰化钾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并杂有微量的蓝色沉淀。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 页)。
【功能与主治】除湿止痒,消肿定痛。用于耳内生疮,破流脓水,痛痒漫。
【用法与用量】洗净脓水,吹撒惠处。
【注意】外用药,切入口。【规格】每瓶装3g
【贮藏】密封。
WS3-B-0084-89
抗骨质增生丸
Kangguzhi Zengsheng Wan
【处方】 熟地黄 208g 鸡血藤 140g 淫羊藿 140%骨碎补 140g 狗脊(盐制) 1408 女贞子(盐制) 70g 肉从蓉(蒸) 140g 生膝 70g 莱藤子(炒) 70g
【制法】以上九味,取狗脊、三分之二熟地黄,二分之一淫羊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的熟地黄,淫羊与莱子等六味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成稠膏状,与上述细粉拌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55-65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甘、微涩。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非腺毛 1-3 个细胞,偶见平轴式或直轴 式气孔·薄壁细胞灰棕色或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含核状物。金黄色梯纹管胞,纹孔排 列整齐。
(2)取本品适量加 70% 酸性乙醇液 25mL 置水浴上回流15分钟滤过取滤液 5μL ·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5%硫酸溶液使溶解滤过,取滤液各1μL 别加碘化锡钾试液、碘化汞钾试液、硅钨酸试液1-2滴,分别产生红棕色、类白色、白色沉淀。
(3)取本品适量,加甲醇 10mL,浸渍2小时,滤过。取滤液 1μL,加盐:3-4 滴,与镁粉少许,置沸水浴上加热约3分钟,显红棕色。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 (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腰肾,强筋骨,活血,利气,止痛。用于增生性脊椎炎(肥大性胸椎、腰椎炎),颈椎综合症,骨刺等骨质增生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8 ,一日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 38g 【贮幕】密闭,防潮。
WS3-B-0085-89
时疫救急丸
Shiyi Jiuji Wan
【处方】广藿香叶 ${\mathfrak{Z}}40{\mathrm{g}}$ 香蕾 $120\mathrm{g}$ 檀香 60g木香 $458$ 沉香 $308$ 丁香 30g白芷 $30\mathrm{g}$ 厚朴(姜炙) ${\bf60g}$ 木瓜 $908$ 茯苓 ${\bf120g}$ 红大戟(醋制) $308$ 薄荷 $308$ 山慈菇 $30\mathrm{g}$ 甘草 $129\mathrm{g}$ 六神曲(麸炒) $1808$ 冰片 ${\mathfrak{s g}}$ 薄荷脑 $4.5\mathrm{g}$ 雄黄 15g千金子霜 $308$
【制法】以上十九味,除冰片、薄荷脑、千金子霜外,雄黄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广藿香叶等十五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薄荷脑、千金子霜分别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每1000g用朱砂31. $25\mathrm{g}$ 、滑石粉218.75g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粉红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外衣呈棕褐色;气香,味辛。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暑散寒,定痛止泻。用于暑湿霍乱,头晕发热,脘腹胀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5\sim38.$ 一日2次,小儿酌减。
【注意】本品含剧毒药,按量服用,不宜多服。孕妇忌服。
【规格】每100粒重3g 【贮藏】 密闭,防潮。
利胆片
Lidan Pian
【处方】大黄 58g 金银花 58g 金钱草 58g 木香 96.5g 知母 58g 大青叶 588 柴胡 58g 白芍 588 黄芩 29g 芒硝 19g 茵陈 58g
【制法】以上十一味,大黄、金银花、金钱草、木香粉碎成细粉,过筛,剩余的药渣与知母、大青叶、柴胡、白芍、黄芩、茵陈加水煎煮二次,滤过,合并滤液,静置12小时,取上清液备用。芒硝加2倍水,加热溶解,滤过,滤液加入上清液中,混匀,浓缩成稠膏状,加入上述细粉制粒,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黄褐色,味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 60μm
-140μm ,棱角钝。花粉粒黄色,类球形或圆三角形,直径 50μm
-99μm ,外壁表面有细密短刺及圆形细颗粒状雕纹,具3孔沟。分泌道含红棕色或棕色分泌物。木纤维多成束,长梭形,直径 16μm
-24μm ,壁稍厚,纹孔口横裂孔状、十字状或人字状。
(2)取本品10片,除去糖衣,研细,加 1% 氨水 20ml ,氯仿 s o m 1 ,置水浴上回流提取30分钟,趁热分取氯仿液,浓缩至 1m1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含0.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醇 (9:1) 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止痛.用于胆道疾虑,胁肋及胃腹部疼痛,按之痛剧,大便不通,小便短黄,身热头痛,呕吐不食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10 片,一日3次。
【注意】孕妇慎服。
【贮藏】密封。
WS,-B-0087-89
龟鹿二胶丸
Guilu ErjiaoWan
【处方】 龟板胶 20g 鹿角胶 30g 巴载天(盐炒) 80g 补骨脂(盐炒) 40g 续断 80g 杜仲(盐炒) 80g 熟地黄 140g 当归 80g 白芍 80g 枸杞子 40g 五味子 10g 山药 165g 山茱英 103.8g 麦冬 40g 芡实 120g 肉桂 20g 附子(炮附片)40g 牡丹皮 103.8g 泽泻(盐浸麸炒) 103.8g 茯苓 103.8g
【制法】以上二十味,除龟板胶和鹿角胶外,其余巴载天等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取龟板胶和鹿角胶加白酒10mL蒸化,与炼蜜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20-30 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90-100g,制成大蜜丸和小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水蜜丸、大蜜丸或小蜜丸:味甘、微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温补肾阳,填精益髓。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阳痿早泄,梦遗滑精,腰痛酸软,筋骨无力,眩晕耳鸣,眼目昏花,消渴尿多,神疲赢瘦,肢冷畏寒。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小蜜丸一次20粒;一日2次。
【规格】水蜜丸每10粒重1g,大蜜丸每丸重9g,小蜜丸每10粒重5g
【贮】密闭,防潮。
龟鹿补肾丸
Guilu Bushen Wan
【处方】苑丝子(炒)510g 淫羊(蒸) 4258 续断(蒸) 425g 锁阳(蒸) 5108 狗脊(蒸) 638g 酸枣仁(炒) 425g 何首乌(制) 638g 甘草(蜜炙) 213g 陈皮(蒸) 213g 鹿角胶(炒) 90g 熟地黄 638g 龟板胶(炒) 134g 金樱子(蒸) 510g 黄芪(蜜炙) 425g 山药(炒) 425g 覆盆子(蒸) 850g
【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药粉加炼蜜 90-100g 制成大蜜丸;或加炼蜜40g与适量的水泛丸,制成水蜜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至棕黑色的大蜜丸,或水蜜丸;味微甘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24-49μm,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薄壁细胞充满淀粉粒及黄棕色物,用水合氯醛透化后,黄棕色物中留下圆形痕。种皮栅状细胞2列,内列较外列长,有光辉带。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45μm ,存在于淡棕黄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梯纹管胞碎片淡黄色至金黄色,纹孔排列整齐。草酸钙簇晶直径约至80μm ,薄壁细胞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腔内充满红棕色物。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非腺毛碎片直径20-30μm ,壁厚,胞腔内含黄棕色物。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木化,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状。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壮阳。用于身体虚弱、肾亏精冷,夜多小便,健忘失眠。
【用法与用量】口服。大蜜丸一次6-12g ,一日2次;水蜜丸一次4.5-9g ,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6g; 12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089-89
补肺丸
Bufei Wan
【处方】熟地黄 200g 党参 100g 黄芪(蜜炙) 100g 桑白皮(蜜炙) 200g 紫菀 ∵100g 五味子 8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甘、微苦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联结乳管直径 12-15μm ,含细小颗粒状物。纤维成束或散离, 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草酸钙方晶直径 11-32μm. 下皮细胞长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有的含紫色色素。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呈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肺益气,止咳平喘。用于肺气不足,气短喘咳,咳声低弱,干咳痰粘,咽干舌燥。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日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98
【贮藏】·密闭,防潮。
补益蒺藜丸
Buyi Jili Wan
【处方】黄芪(蜜炙) 150g 白术(麸炒) 150g 山药 (FOA)×(CA) 茯苓 508 白扁豆 50g :芡实(麸炒) 50g 当归 100g 沙苑子 500g 葱丝子 roas 陈皮 5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
【检】: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丰治】,健脾补肾,益气明目。用于脾肾不足,眼目昏花,视物不清,腰酸气短。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丸重6g 【贮藏】 密闭,防潮。
鸡苏丸
JisuWan
【处方】陈皮 20g 橘红 : 20g 法半夏 2θg 苏子 20g 瓜萎子(蜜炙) 20g 紫苏子(炒) 40g 紫苏叶 40g 桑白皮(蜜炙) 20g 苦杏仁(炒) 80g 桔梗 20g 前胡 20g 马兜铃(蜜炙) 20g 款冬花 20g 紫菀 20g 远志(制) 40g 百合 20g 天冬 20g 麦冬 20g 北沙参 20g 知母 20g 五味子(醋蒸) 208g 麻黄 80g 黄芩 20g 白芍 208g 石膏 40g 甘草 20g
【制法】以上二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另取鲜姜 208 榨汁,大枣 208 水煎,滤过,用煎液与姜汁合并液(约为药粉量的 75%)泛丸, 60%以下干燥,滑石粉包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的水丸,除去包衣丸心呈褐色;味微苦。
【检壹】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肺平喘,润燥止咳,化痰除痞。用于肺热喘咳,气急鼻,燥咳痰粘,咽干鼻燥,劳嗽咳血,颧红盗汗,痰粘难咯,胸膈满闷。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6g ,一日 2-3 次。
【规格】 100粒重 12g
【贮藏】密闭,防潮。
WS3-B-0092-89
青果丸
Qingguo Wan
【处方】 青果 100g 金银花 100g 黄苓 100g 北豆根 100g 麦冬 100g 玄参 100g 白芍 100g 桔梗 100g
【制法】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棕色蜜丸;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粉粒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 76μm ,外壁有细密短刺及圆粒状雕纹,具三个萌发孔。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内果皮石细胞淡黄色或几无色,壁厚,细胞中含黄棕色物。草酸钙簇晶直径 18-32μm ,存在于薄壁组织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层纹明显,直径约至 94μm 。联结乳管直径 14-25μm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咽喉肿痛,失音声哑,口干舌燥,肺燥咳嗽。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
【规茶】 每丸重6g 【贮藏】密封。
WS,-B-0093-89
青黛散
Qingdai San
【处方】青黛 208 甘草 10g 硼砂() 30g 冰片 5g 薄荷 30g 黄连 “.20g 儿茶 20g 人中白(般) 20g
【制法】以上八味,除青黛、人中白分别干飞外,其余薄荷等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将薄荷、人中白、黄连、儿茶、甘草、硼砂依次加入青黛内,配研至呈靛灰色,加入冰片,混匀,过筛,即得。
【性状】本品为靛灰色粉末。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治疗口疮,咽喉肿痛,牙出血等症。
【用法与用一】先用凉开水或淡盐水洗净口腔,将药少许吹撒患处,一日 2-3 次。
【贮藏】密封。
苦参栓
Kushen Shuan
【处方】苦参总碱200g 羊毛脂。64g 半合成脂肪酸酯1283g共制成栓剂1000粒
【制法】以上三味,苦参总碱与羊毛脂混合,研匀,边研磨边加入微温熔化的半合成脂肪酸酯,研匀,要凝时,迅速倾入涂有润滑剂的栓模内,待凝后出模,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鸭嘴形的栓剂;气微臭。
【鉴别】取本品含量测定项下的盐酸提取液,加少量活性炭脱色,滤过,取滤液三份,分别加入硅钨酸试液,碘化汞钾试液及苦味酸试液各1滴,分别发生白色、淡黄色及黄色沉淀。
【检查】应符合栓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含量测定】取本品5粒,置分液漏斗中,加氯仿30mL振摇,使溶解,用盐酸液(0.2mol/L)25、20、10、10、10mL分次提取,酸液合并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0mL,置另一分液漏斗中,加氯化钠约68使饱和,再加入用氯化钠饱和的氢氧化钠液(0.1mol/L)5mL,用氯仿25、20、10、10、10mL分别提取,氯仿液依次通过装有无水硫酸钠的漏斗,滤入另一分液漏斗中,漏斗以5mL氯仿分三次洗涤,合并氯仿液,再精密加入硫酸液(0.05mol/L)10mL及水20mL,振摇30分钟,分取酸液于三角烧瓶内,氯仿层再用水洗涤三次,每次10mL,水液与上述酸液合并,置水浴上加热至无氯仿臭,放冷,加入甲基红指示液2滴,用氢氧化钠液(0.1mol/L)滴定,即得。每1mL的硫酸液(0.05mol/L)相当于26.44mg的C₁₅H₂₄N₂O₂
每粒含苦参总碱以氧化苦参碱(C₁₅H₂₄N₂O₂)计算,应为标示量的80.0~120.0%
【功能与主治】抗菌消炎。用于宫颈糜烂,赤白带下,滴虫性阴道炎及阴道霉菌感染等妇科慢性炎症。
【用法与用量】每晚1粒,塞入阴道深处或遵医瞩。
【规格】 每粒 1.5g 【贮藏】密封。
WS-B-0095-8
虎骨追风酒
Hugu Zhuifeng Jiu
【处方】 虎骨 10g 独活 15g 麻黄 5g 补骨脂 30g 草乌(制) 15g 苍术 15g 肉桂 15g 川芎 15g 秦芜 15g 草 15g 羌活 15g 桂枝 10g 杜仲 30g 川乌(制) 15g 木瓜 30g 五加皮 30g 当归 30g 威灵仙 30g 茜草 30g 茯苓 15g 甘草 5g 红花 30g 陈皮 15g 续断 15g 茄根 15g 何首乌 15g 鹿角 40g 川牛膝 15g
【制法】以上二十八味,除鹿角,虎骨外,其余独活等二十六味,混合粉碎成粗粉;另取白酒(50度) 8000g ,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附录11页),用白酒作溶媒渗漉,收集渗漉液,药渣压榨,榨出液与渗漉液合并;鹿角,虎骨熬成膏;另取蔗糖960g制成糖浆,一并加入上述合并液中,混匀,静置,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甘、微苦。
【检查】 乙醇量 应为 40-50% (附录50页)
其它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腰膝无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5ml ,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250ml,500ml 【贮藏】密封。
金鸡虎补丸
Jnjfhuu Wan
【处方】狗脊 1278g 牛大力 204g 黑老虎根 1022g 骨碎补 205g 大枣 153g 鸡血藤 767g 桑寄生(盐酒制) 256g 金樱子(盐制) 256g 干斤拔 204g
【制法】以上九味,将黑老虎根皮部粉碎成粗粉,狗脊、金樱子、鸡血藤、骨碎补、牛大力、干斤拔、桑寄生水煎4小时,滤过,滤渣加黑老虎根木部及大枣再水煎4小时,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稠膏,加入黑老虎根皮部粗粉,混分,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每 100g 药粉加入炼蜜 100-110g ,制成大蜜丸;或加蔗糖 428g 炼蜜 5.3g 与适量水,泛丸,包衣,打光,辛燥,制成水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或包衣的水蜜丸,水蜜丸除去包衣显棕褐色;味甘,微苦涩。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嵌晶纤维较多,单个散在,两个并列或数个成束,无色,垩长梭形,末端渐尖,多碎断,直径 29-46μm ,壁极厚,木化,胞腔线形或不明显。…
(2)取本品10丸,研细,加乙醚 30ml ,漫渍30分钟,振摇 2-3 次,滤取醚液挥半,滴加 1% 香草醛硫酸液,即显紫红色,渐变为紫蓝色。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补血,舒筋活络,健肾固精。用于水气凝满,四肢麻痹,腰膝酸痛,夜尿频数、梦遗滑精。:..
【用法与用】只服,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水蜜丸一次1.5-3g ,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3g 【贮藏】密闭。
WS,-B-0097-89
金锁固精丸
Jinsuo Gujing Wan
【处方】沙苑子(炒) 608 芡实(蒸) 60g 莲须:60g龙骨(般) 30g 牡蛎() 30g 莲子 12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 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微涩。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固肾涩精。用于肾虚不固,遗精滑泄,神疲乏力,四肢酸软,!腰痛耳鸣。
【用法与用量】空腹用淡盐水或温开水送服。一次9g,一日2次。
【贮藏】密闭,防潮。
金樱子膏
Jinyingzi Gao
【处方】金樱子 000g
【制法】将金樱子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三次各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成清膏;取蔗糖 10008 ,制成转化糖,加入上述清膏中,混匀,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稠厚的半流体;味甜、酸、涩。
【检查】稻对密度取本品 10g :加水 20mL 稀释后,依法测定(附录26页),相对密度应为 1.10-1.12
【其它】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固精。用于肾虚所致之遗精、遗尿、白带过多。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9g-15g ,一一日2次。
【贮藏】密封、防热。
鱼鳔丸
Yubiao Wan
【处方】鱼(滑石烫) 360g 熟地黄 45g 泽泻 45g 山药 45g 茯苓 45g 山茱萸 (酒炙) 45g 鹿角胶 180g 鹿角霜 180g 巴戟天(去心甘草炙) 145g 肉蓉(酒炙) 45g 枸杞子 90g 苑丝子 90g 沙苑子 180g 五味子(醋炙) 45% 覆盆子 45g 车前子 (盐炙) 45g 莲须 45g 赤石脂 (醋淬) 45g 地黄 45g 地骨皮 45g 石斛 45g 天冬 45g 麦冬 45g 杜仲炭 45g 牛膝 45g 石菖蒲 45g 远志(甘草炙) 45g 柏子仁 45g 酸枣仁(炒) 45g 白术 (麸炒) 45g 当归 45% 木香 45g 花椒(去目) 45g
【制法】以上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味酸、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μm-6μm 。种皮石细胞淡黄色,壁波状弯曲,胞腔含棕色物。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木化,脱落后残迹似石细胞状。花粉粒多呈类球,直径 55μm-86μm ,表面密布不规则颗粒网纹。纤维表面类圆形、细胞中含细小圆形硅质块,排列成行。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内种皮细胞棕黄色,表面观长方形或类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
【功能与主治】补肝肾、益精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症见腰膝酸软无力,头晕耳鸣,失眠健忘,梦遗滑精,阴瘘早泄,骨蒸潮热。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闭,防潮。
追风丸
Zhuifeng..Wan
【处方】荆芥 2008. 防风 2008: 白芷 100g 桂枝 80g 川乌(制) 1008 草乌(制) 100g 续断 2068 白芍 200g 白附子(制) 508 僵蚕(炒) 20g 法半夏 150g 地龙(肉) 100g 雄黄 50g 石膏 100g 甘草 50g 川芎 200g 当归: 200g
【制法】以上十八味,雄黄粉碎成极细粉,其余荆芥等十七味粉碎成细粉,与雄黄粉末配研,混匀、过筛。每 0.08g 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舒筋活血,祛风化痰。用于筋骨软弱,手足麻木,腰背疼痛,行走限难?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遵医瞩服用。
【规格】每丸重 9g
【贮藏】密闭,防潮。
治伤散
Zhishang San
【处方】生关白附 120.0g 防风 100g 羌活100g 南星天(姜矾制) 200g 白芷 100g
【制法】以上五味,取生关白附、防风、羌活、黄芷粉碎成细粉,加入天南星炮制品,共研制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米黄色粉末;味苦,稍有麻舌感。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结,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所致之外伤红肿,内伤胁痛等。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μg,一日 1μg-2μg,用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或遵医;外用,用白酒或醋调敷患处。
【注意】本品药性剧烈,必须按规定剂量服用。孕妇忌服。
【规格】 1.5g
【贮藏】 密封。
注:天南星炮制法:取干姜 30g ,煎汁去渣,白矾150g化水,二液混和;将生天南星1000g切片或打碎,放入姜矾混合液中浸12小时,以吸尽为度,干燥,即得。
WS-B-0102–89
治带片
ZhiDai Pian
【处方】墓头回 195g 苦参 1958 g 金楼子 260g 知母(盐炒) 130g 苍术(炒)130g
【制法】,以上五味,除苍术粉碎成细粉,过筛外。墓头回等四味加水煎煮一次,每次 2-3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稠膏,加入苍术细粉及辅料,制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片心呈棕褐色;气香,味苦。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清利湿热,止带。用于湿热下注,赤带、白带、黄带。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5-8 片,一日2-3次。
【贮藏】 密封·
WS3-B-0103- 89
定坤丸
Dingkun Wan
【处方】 西洋参 60g 白术 18g 茯苓 30g 熟地黄 30g 当归 24g 白芍 18g 川芎: 18g 黄芪 24g 阿胶 18g 五味子(醋炙) 18g 鹿茸(去毛) 30g 肉桂 12g 艾叶(炒炭) 60g 杜仲(炒炭) 24g 续断 18g 佛手 12g 陈皮 188 厚朴(姜炙) 68 柴胡 18g 香附(醋炙) 12g 延胡索(醋炙), 18g 牡丹皮 18g 琥珀 12g 龟板(沙烫醋淬) 18g 地黄 30g 麦冬 18g 黄芩 18g
【制法】以上二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或小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或小蜜丸;味苦、微甜。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舒郁调经。用于冲任虚损,气血两亏,身体瘦弱,月经不调,经期紊乱,行经腹痛,崩漏不止,腰酸腿软。
【用法与用量】口服,小蜜丸一次40丸,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1)小蜜丸每100丸重 30g (2)大蜜丸每丸重 12g
【贮藏】 密闭,防潮。
定搐化风丸
Dingchu Huafeng Wan
【处方】全蝎 300g 僵蚕(麸炒) 150g 蝉蜕 150g 防风 150g 羌活 150g 麻黄 150g 桔梗 90g 半夏(制) 150g 黄连 90g 大黄 150g 甘草 s o g 人工牛黄: 10g 朱砂 50g 麝香 1.5g 冰片 10g
【制法】以上十五味,除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人工牛黄、麝香、冰片分别研成细粉外,其余全蝎等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与上述朱砂等四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朱红色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镇惊,散风化痰。用于小儿脏腑积热,关窍闭塞引起急热惊风,痰涎壅盛,昏睡,神志不清,牙关紧闭,四肢抽搐,颈项强直,二目直视。
【用法与用量】薄荷、钩藤汤送服,一次 1丸,一日2次,周岁以内小儿酌减。
【规格】每丸重1.5g
WS3-B-0105-89
驻车丸
Zhuche Wan
【处方】黄连 360g 干姜(炮) 120g 当归 180g 阿胶 180g
【制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醋 60mL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水丸;气微香,味苦、微辛。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壁稍厚,纹孔明显。石细胞鲜黄色,有的层纹明显。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淀粉粒椭圆形或卵圆形,有的较小略尖凸,直径 25μm ;油细胞椭圆形,类圆形,壁较薄。不规则半透明块片,微黄色,有圆孔及细小孔点。
(2)取本品粉末 0.2g ,加甲醇 5mL 密塞,振摇提取30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小碱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 1mL 含 1m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μ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用正丁醇-冰醋酸-水(7:1: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 365nm )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含量测定】取本品粉末(通过三号筛) 2g ,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盐酸-甲醇(1:100)适量,加热回流提取至无色,将提取液(必要时浓缩)移置50ml量瓶中,用盐酸-甲醇(1:100)加至刻度,摇匀。照柱层析法(附录35页)试验,精密量取5℃置已处理好的氧化铝柱(内径0.9cm,中性氧化铝58,湿法装柱,用乙醇30ml预洗)上,用乙醇25mL分次洗脱:收集洗脱液置50ml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2ml置50ml量瓶中,加硫酸液(0.05mol/L)稀释至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附录31页)在345± 1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盐酸小碱(C20H18C1NO4)的吸收系数(El%)为728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总生物碱以盐酸小碱计(C20H18C1NO4)不得少于3.0%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阴,止痢。用于久痢伤阴,赤痢腹痛,里急后重,休息痢疾。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9g ,一日3次。
【注意】湿热,积滞,痢疾初起者忌服。
【规格】 每50粒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阿胶补血膏
Ejiao Buxue Gao
【处方】阿胶 150g 熟地黄 300g 党参 300g 黄芪 150g 枸杞子 150g 白术 150g
【制法】以上六味,除阿胶外,将熟地黄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静置,取上清液备用;其余白术、枸杞子用 60% 乙醇;党参、黄芪用 25% 乙醇照流浸膏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漉法(附录11页)进行渗漉,合并渗液,静置,滤过;加入阿胶、熟地黄上清液和单糖浆等,混匀,减压浓缩至规定的相对密度,滤过,放冷,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半流体;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 5mL ,加水 15mL ,搅匀,滤过,取滤液 2mL ,加三酮试液2滴,置沸水浴中加热5分钟,显紫红色·
【检查】相对密度取本品 10g ,加水 20mL 稀释后,依法测定(附录26页),相对密度应为 1.25-1.27
含氮量取本品 z g ,精密称定,照氮测定法(附录49页)依法测定,含氮(N)量应不少于 0.7%
其它应符合煎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滋阴补血,补中益气,健脾润肺。用于久病体弱,血亏目昏,虚痨咳嗽。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0g ,早晚各一次。
【规格】 每瓶 200g 。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参茸白凤丸
Shenrong Baifeng Wan
【处方】人参 8.2g 鹿茸(酒制) 9.48 黄芪(酒制) 398 党参(炙) 40g 当归(酒蒸) 398 川芎(酒制) 30g 熟地黄 77.5g 白芍(酒制) 398 延胡索(酒醋制) 23g 胡芦巴(盐制) 30g 续断(酒制) 30g 白术(米汁制) 30g 香附(酒醋制) 31g 砂仁 23g 益母草(酒制) 398 黄芩(酒制) 30g 桑寄生(蒸) 21g 甘草(炙) 30g
【法】以上十八味,除人参、鹿茸分别粉碎成细粉外,其余黄芪等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人参、鹿茸细粉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35-458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或加炼蜜 85-10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香,味微苦、甘。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直径 20-68μm ,棱角锐尖。草酸钙簇晶直径 18-32μ m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数个簇晶。纤维束黄棕色,周围可见细小细胞,内含类圆形硅质块。含糊化淀粉团块,淡黄色或几乎无色。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几无色,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梢尖,壁较厚,纹孔稀疏。种皮栅状细胞成片,侧面观细胞1列长 35-50μm ;宽 4-12μ m ,胞腔较大,光辉带较宽,位于细胞外侧处。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常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内种皮石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硅质块。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血强身,调经安胎。用于月经不调,经期腹痛,气血不足,经漏早产。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 68 ,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1次。
【注意】 感冒发热忌服,孕妇遵医嘱服用。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4g
【贮藏】 密闭,防潮。
参茸多鞭酒
Shenrong Duobian Jiu
【处方】鹿茸(片) 1850g 天冬 300g 红参 1500g 淫羊藿(制) 150g 巴戟天 300g 海马(制) 150g 补骨脂(盐炒) 250g 锁阳 225g 菀丝子(炒) 1350g 川牛膝 300g 枸杞子 750g 大青盐 600g 阳起石(殿) 1350g 硫黄(制) 25g 肉桂 1350g 韭菜子 225g 附子(制) 1350g 驴鞭(烫制) 13.3g 熟地黄 750g 狗鞭(烫制) 83.5g 砂仁 150g 貂鞭(烫制) e.3g 牛鞭(烫制) 26.6g 石燕() 750g 刺猬皮(烫制) 300g 地骨皮 300g 肉苡蓉(制) 300g 杜仲(炭) 150g 甘草 75g 丁香 200g 麻雀: 225g
【制法】以上三十一味,将麻雀去净羽毛及内脏,用硫黄蒸熟,烘干,其余药材酌予碎断,与麻雀共投入加热罐中,加入60度以上高梁酒至淹没药材为度;密封,加热回流 80℃ ,在罐内保持12小时,待自然降温后,取上清液,再加入适量白酒,按上述方法连续操作,至白酒无色。取白糖 500kg 溶解后加入上述溶液中,再加高梁酒至总量为 500.1×10° ,充分混合搅拌,静置,于零下 8-12℃ 冷却,滤过,分装,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棕色透明液体;气香,味辛、微甜。
【检查】乙醇量 应为 35-40% (附录50页)。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补血生精,健脑增髓,滋阴壮阳。用于体质虚弱,神经衰弱,贫血头晕,腰酸背痛,阳虚气弱,阳萎早泄,肾亏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5mL至50mL,一日2次。
【贮藏】 密封,置阴凉干燥处。
珍珠散
Zhenzhu San
【处方】石决明() 750g :龙骨() 150g 白石脂() 908 石膏() 60g :珍珠 .5g 麝香 7.5g冰片 30g
【制法】以上七味,除麝香、冰片外,珍珠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石决明等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白色的粉末;气香。
【鉴别】(1)取本品约 0.5g ,加稀盐酸 10mL ,即泡沸。将此气体通入氢氧入化钙试液中,即发生白色沉淀。(2)取本品约 0.5g ,加稀盐酸 0mL 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钙盐(附录42页)、铝盐与硫酸盐(附录43页)的鉴别反应。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祛腐生肌,收湿敛疮。用于痈疡溃烂,流脓溢水,新肉不生,久不收口。
【用法与用量】 取药粉适量,敷患处。
【注意】 外用药。切勿入口。
【规格】 每瓶装 1.5g
【贮藏】密封。
荆防败毒丸
Jingfang Baidu Wan
【处方】荆芥 ·126g 防风 78g 党参 78g 甘草 63g 桔梗 78g 川芎 78g 薄荷 78g 前胡 126g 柴胡 126g 积壳 63g 独活 78g 羌活 78g 土茯苓 126g
【制法】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清凉,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萼表皮细胞淡黄色。垂周壁波状弯曲。油管含金黄色分泌物,直径约 30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粘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 40μm -144μm 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子薄壁细胞中。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散风,解毒消肿。用于时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瘟毒发颐。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98 ,一日2次。
【规格】 每10粒重 1g 。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111-89
茸坤丸
Rongkun Wan
【处方】鹿茸 56g 白术(土炒) 100g 香附(制) 100.8g 白芍(酒炒) 100g 黄芩(酒制) 50g 熟地黄 100g 地黄 100g 阿胶(炒) 50g 沉香 10g 化橘红 100g 益母草(酒制) 600g 琥珀 50g 川牛膝 408 木香 50g 党参 80g 乌药(制) 100g 川芎(制) 100g 当归(制) 100g 茯苓 100g 砂仁 50.6g 甘草(蜜炙) 30g
【制法】以上二十二味,除琥珀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鹿茸、砂仁、沉香分别研成细粉外,其余白术等十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45~15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辛。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10~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分泌细胞呈类圆形或矩圆形,直径 35~72μm ,含黄棕色或棕红色物,其周围 7~8 个细胞作放射状排列,下皮纤维成束,红棕色,纤维细长,直径 10~16μm ,草酸钙簇晶直径 24~35μm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韧皮纤维淡黄色,短棱状,长 51~270μm ,直径 9~33μm ,壁厚,孔沟细,非腺毛 1~4 个细胞,顶端细胞较长,壁厚,壁上有疣状突起。内种皮细胞黄棕色或棕红色,表面观呈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内含硅质块。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养血,理气止带。用于月经不调,月经过多,赤白带下,产后腹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
【规格】 每丸重 6g
【贮藏】 密封。
卧龙散
Wolong San*
【处方】麝香 108 蟾酥 50g 冰片 75g 闹羊花 80g 猪牙皂 50g 荆芥穗 50g 灯心草(炭) 300g.
【制法】:以上七味,除麝香、冰片外,蟾酥等五味粉碎成细粉;将麝香、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粉末;气芳香。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开窍、通关。用于中暑中恶,突然昏厥以及小儿惊厥。
【用法与用量】外用。每次用少许。吹鼻取嚏。
【注意】孕妇忌用。
【规格】 每瓶重 0.3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113–89
复方紫参冲剂
Fufang Zishen Chongji
【处方】石见穿 250g 丹参 250g 鸡血藤 2508g 当归 150g 香附 150g 郁金 150g 红花: 100g 甲 150g
【制法】以上八味,鳖甲加水煎煮二次,每次4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其余石见穿等七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适当浓绪后,加乙醇使沉淀,滤过,滤液回收乙醇后,加入鳖甲浓缩液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8-1.40 (80-85%) 的清膏。取清膏1份,加糖3份、糊精1份与乙醇适量,制成颗粒,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颗粒;味甜、微涩。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舒肝理气,活血散结。用于晚期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缺。】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22g ,一日3次。
【规格】 每袋重 22g 【贮藏】 密闭,防潮。
香砂积术丸
Xiangsha Zhizhu Wan
【处方】木香 150g 积实(麸炒) 150g 砂仁150g 白术(麸炒) 150g
【法】以上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苦略辛。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痞。用于脾虚气滞,脘腹痞闷,食欲不振,大便唐软。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
【规格】 每袋重 108
【注意】 忌生冷食物e
【贮藏】密闭,防潮。
脉安冲剂
Mai an Chongji
【处方】北山楂 100g 麦芽 100g
【制法】以上二味,北山楂捣碎与麦芽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808)的清膏,加乙醇适量,搅匀,取清膏一份,蔗糖粉2份,糊精1.2份,制成颗粒,干燥,过筛,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至棕色的颗粒;味甜、微酸。
【检查】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含量测定】取本品约 20g ,精密称定,置 250mL 量瓶中,加水约 180mL ,置 80℃ 水浴上加热30分钟,振摇使溶解,取出冷却至室温,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滤澄清后过滤,吸取滤液 25mL 至三角烧瓶中,加水约 100mL ,酚酞指示剂 1-2 滴,用0.1mol/L NaOH滴定至橙红色。本品含有机酸以柠檬酸 (C8H8O7) 计算,不得少于 0.80%。
【功能与主治】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用于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对降低甘油三脂, β·β一脂蛋白也有一定作用。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20g ,一日2次。
【规格】 每袋重 20g
【贮藏】密封。
江西省药品检验所起草
养血安神丸
Yangxue ‘Anshen Wan
【处方】首乌藤 150g 鸡血藤 150g 熟地黄150g 地黄 150g 合欢皮 150g 墨旱莲 150g 仙鹤草250g
【制法】以上七味,各取出一半粉碎成细粉;其余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20\sim1.25$ (50℃)的稠膏;取上述粉末2份用稠膏1份加适量水泛丸,干燥,每 100g 用生石粉 7.5g 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浓缩丸;除去外衣呈棕褐色;味微涩。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具缘纹孔导管大,多破碎,具缘纹孔排列较密。无色纤维细长,成束,其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非腺毛3细胞,中部细胞长,壁具疣状突起,顶端细胞急尖而短。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具疣状突起,有的表面具螺旋纹理;草酸钙簇晶直径 40μm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阴养血,宁心安神。用于阴虚血少心悸、头晕,失眠多梦:手足心热。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 ,一日3次。
【规格】 每100粒重 12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17-89
养血荣筋丸
Yangxue Rongjin Wan
【处方】当归 4.5g 鸡血藤 75g 何首乌(黑豆酒炙) 150g 赤芍· 75g 续断 75g 桑寄生 75g 铁丝威灵仙(酒炙) 45g 伸筋草 75g 透骨草 45g 油松节 45g 补骨脂(盐炒) 60g 党参 60g 白术(麸炒) 60g 陈皮 45g 木香 45g 赤小豆 75g
【制法】以上十六味,粉碎成细粉 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周围的细胞中含有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石细胞圆形,长圆形或类多角形。壁厚,胞腔含橙红色或棕色物。石细胞成群或散在,类方形,类圆形或类多角形,壁厚,层纹明显,孔沟少,胞腔含方晶或充满红棕色物,或方晶埋于色素物中。石细胞长方形,壁三面增厚,向外一面的壁菲薄,显显著孔沟。具缘纹孔管胞直径 18-38μm ,具缘纹孔圆形而大,纵向排列成一行。种皮栅状细胞淡棕色或红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稍厚,胞腔含红棕色物。石细胞斜方形或多角形,一端稍尖,壁较厚,纹孔稀疏。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荣筋,祛风通络。用于跌打损伤日久引起的筋骨疼痛,肢体麻木,肌肉痿缩,关节不利,肿胀等陈旧性疾患。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 9g。
【贮藏】密闭,防潮。
济坤丸
Jikun Wan
【处方】 香附 (醋制) 40g 熟地黄 40g 莲子 40g 当归 30g 泽兰 30g 地黄 20g 茯苓 20g 天冬 20g 麦冬 20g 延胡索(醋制) 20g 红花 20g 白芍 20g 龙胆 20g 厚朴(姜制) 20g 青皮(醋制) 15g 丹参 10g 牡丹皮 10g 蝉蜕 10g 桔梗 10g 积壳(麸炒) 10g 稻芽(炒) 10g 关木通 10g 益智(盐制) 10g 乌药 8g 陈皮 8g 木香 8g 白术(麸炒) 8g 阿胶 5g 酸枣仁(炒) 5g 远志(制) 5g 草豆蔻 5g 川楝子 4g
【制法】以上三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辛。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养血,和胃安神。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前不寐,肝胃和谐,乳房生结节。
【用法与用量】 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12g
【贮藏】密封。
WS3-B-0119-89
活络丸
Huoluo Wan
【处方】蕲蛇(酒炙) 420g 麻黄 g00g 芜活 g00g竹节香附 900g 天麻 g00g 乌梢蛇(酒炙) 225g 细辛 450g 虎骨(油炙) 450g 僵蚕(麸炒) 450g 铁丝威灵仙(酒炙) 525g 防风‘ 1125g 全蝎 225g 肉桂(去粗皮) 900g 附子(炙) 450g 丁香 450g 地龙 225g 没药(醋炙) 450g 乳香(醋炙) 450g 赤芍 450g 血竭 337.5g 何首乌(黑豆酒炙) 900g 玄参 g00g 甘草 900g 熟地黄 900g 白术(麸炒) 450g 茯苓 250g 人参 450g 龟板(沙烫醋淬) 450g 骨碎补 450g 当归 525g 广藿香 g00g 熟大黄 g00g 白芷 900g 川芎 900g 草豆蔻 g00g 黄芩 900g 沉香 900g 黄连 900g 青皮(醋炙) 450g 香附(醋炙) 450g 天竺黄 450g 木香 450g 乌药 450g 松香 450g 葛根 525g 豆蔻 450g 麝香 27g 水牛角浓缩粉 66g 冰片 g g 人工牛黄 15g 朱砂 90g 安息香 30g
【制法】以上五十二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朱砂、麝香、冰片、人工牛黄、安息香分别研成细粉;其余蕲蛇等四十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4320g粉末与上述麝香等六味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微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舒筋,活络,除湿。用于风寒湿痹引起:肢体疼痛,手足麻木,筋脉拘挛,中风瘫痪,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丸重3g
【贮藏】密封。
祛风止痛片
Qufeng ZhitongPian
【处方】老鹤草 334g 榔寄生 167g 红花 83g 威灵仙 83g 制草乌 83g 续断 167g 独活 83g
【制法】以上七味,威灵仙、独活粉碎成细粉,过筛;其余寄生等五味碎断加水煎煮二次,每次2-3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80℃)的清膏,与上述细粉及适量辅料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片心呈棕黑色;味苦、涩。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止痛、散寒除湿、强壮筋骨。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四肢麻木、腰膝酸软。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6片,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贮藏】密封。
WS3-B-0121-89
通经甘露丸
Tongjing Ganlu Wan
【处方】当归 120g 桃仁(去皮) 120g 红花 120g : 牡丹皮 120g 干漆() 120g 牛膝 120g 三棱(麸炒) 15g 莪术(醋炙) 30g :大黄(酒炒) 120g 肉桂(去粗皮) 12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灰棕色的水丸;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花冠碎片黄色,有红棕色或黄棕色分泌管,花粉粒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 60μm ,外壁有刺,具3个萌发孔。石细胞类圆形或长方形,壁一面菲薄。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μm
-140μm 。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用于血瘀阻滞所致的经闭不通,小腹疼痛,或经血量少,小腹疼痛拒按以及瘀积块。
【用法与用量】 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每100粒重 6g
【贮藏】密闭,防潮
WSs-B-0122-89
通窍耳聋丸
Tongqiao Erlong Wan
【处方】 柴胡 60g 龙胆 48g 芦荟 48g 熟大黄 48g 黄芩 120g 青黛 48g 天南星(矾炙) 48g 木香 60g 青皮(醋炙) 90g 陈皮 48g 当归 90g 栀子(姜炙) 6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呈绿褐色;味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肝泻火,通窍润便。用于肝经热盛,头目眩晕,耳聋蝉鸣,耳底肿痛,目赤口苦,胸膈满闷,大便燥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孕妇忌服。
【规格】 每100粒重6g
【贮赢】密闭,防潮。
WS3-B-0123-89
通窍镇痛散
Tongqiao Zhentong San
【处方】 石菖蒲 125g 郁金 125g 125g. 香附(醋炙) 125g 木香 125g 丁香 125g 檀香 125g 沉香 125g 苏合香 ·1258° 安息香 125g 冰片 37.5g 乳香 125g
【制法】以上十二味,乳香、安息香、冰片分别研细,苏合香用乙醇溶解,滤过, 石菖蒲等八味粉碎成细粉,加苏合香乙醇液,搅匀,阴干,粉碎成细粉,过筛,匀, 与上述乳香等三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至深棕色的粉末;气香,味微苦、辛。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行气活血,通窍止痛。用于痰瘀痹阻,心胸憋闷疼痛,或中恶气闭,霍乱吐泻。
【用法与用量】 姜汤或温开水送服,一次 3g ,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忌气恼,辛辣食物。
【规格】 每瓶装 3g
【贮藏】密封。
WS3-B-0124-89
桂枝茯苓丸
Guizhi Fuling Wan
【处方】桂枝 100g 茯苓 100g 牡丹皮 100g 白芍 100g 桃仁 100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90g 至 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化瘀,缓消瘀块,用于妇人宿有撒块,妊娠后漏下不正,胎动不安,或血瘀经闭,行经腹痛,产后恶露不尽,血色紫暗,而有腹痛拒按。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 1-2 次。
【注意】用于妊娠后漏下不止,胎动不安者,需经医师诊断认可后服用,以免误用伤胎。
【规格】 每丸重6g
【贮藏】 密闭,防潮
都梁丸
Duliang Wan
【处方】白芷(黄酒100g浸蒸) 5008 川芎 125g
【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2.5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浅黄色的大蜜丸;气香,味甜、微辛、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复粒由8-12粒组成;油管碎片含金黄色分泌物。螺纹导管直径8μm
-23μm ,加厚壁互相连接,似网状螺纹导管。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通络。用于风寒之邪引起的鼻塞不通,偏正头痛,或伴寒热。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闭,防潮。
换骨丸
Huangu Wan
【处方】麻黄 120g 铁丝威灵仙(酒炙) 60g :防风· 80g 。白芷 60g 苍术(米泄炙). 60g :蔓荆子(微炒) 60g 川芎 60g 桑白皮(蜜炙) 60g 苦参 60g 槐:角 (蜜炙) 60g 人参 60g 何首乌(黑豆酒炙) 60g :五味子(醋炙) 60g 木香 ∴ 60g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形。种皮表皮石细胞淡黄棕色,表面观类多角形,壁较厚,孔沟细密,胞腔含暗棕色物。内果皮细胞含草酸钙方晶;种皮栅状细胞一列,长 100-190μm 。纤维束无色,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5-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石细胞长方形,壁三面增厚,向外一面的壁菲薄,胞腔小,具显著孔沟。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散风祛湿,活络止痛。用于风湿阻络,四肢麻木,周身疼痛,筋骨无力,行步艰难。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9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27-89
脑立清丸
Naoliqing Wan
【处方】 磁石 200g 赭石 :350g 珍珠母… 100g 清半夏 200g 酒曲 200g 酒曲(炒) 200g 牛膝 200g 薄荷脑 50g 冰片 50g 猪胆汁 350g (或猪胆膏 50g,)
【制法】以上十味,先将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牛膝、酒曲、炒酒曲七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取出赭石粉 100g 留作包衣用。薄荷脑、冰片研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猪胆汁(或猪胆膏)加适量水,煮沸,滤过,用胆汁水泛丸,用剩余的赭石粉包衣, 40℃ 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水丸;气清凉,味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及高血压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0粒,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及体弱虚寒者忌服。
【规格】 10粒重1.1g
【贮藏】密闭,防潮。
铁笛丸
Tiedi Wan
【处方】麦冬 150g 玄参 150g 瓜萎皮 150g 诃子肉 150g 青果 60g 凤凰衣 15g 桔梗 30g 浙贝母 300g 茯苓 150g 甘草 300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褐色的大蜜丸;味甘、苦、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6μm,淀粉粒卵圆形,直径35~48μm,脐点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4~50μm,直径约3μm。石细胞黄棕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状,直径约至94μm。果皮纤维层淡黄色,斜向交错排列,壁较薄,有纹孔。联结乳管直径14~25μm,含淡黄色颗粒状物。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
【检奎】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润肺利咽,生津止渴。用于肺热津伤咽干口燥,声音嘶哑,咽喉奖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或含化,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 密闭,防潮。
铁箍散
Tiegu San
【处方】生川乌 308 生草乌 30g 生半夏 30g 赤小豆 30g 芙蓉叶 30g 五倍子 30g 白及: 30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灰黄色的粉末;味辛而麻舌。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解毒消肿,软坚止痛。用于疗疖痈疡,红肿疼痛,坚硬未溃。
【用法与用】醋或蜂蜜调敷患处。
【注意】外用药,本品有毒,切勿入口。已破者勿用。
【规格】 每袋装 12g
【贮藏】密封。
豹骨木瓜酒
Baogu Mugua Jiu
【处方】 豹骨(制) 30g 防风 15g 秦15g天麻 30g 当归 30g 红花 30g 川芎 30g 茄根 30g 续断 30g 玉竹 60g 五加皮 30g 木瓜 908g 川牛膝 30g 桑枝 120g
【制法】以上十四味,粉碎成粗粉,按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渗漉法(附录11页),用白酒 10k8 作溶剂,浸渍48小时后,缓缓渗漉,收集漉液,静置沉淀,滤过,加砂糖1kg搅拌溶化,滤过,即得。
【性状】本品为橙红色澄清液体;气香。
【检查】乙醇量应为 33-38% (附录50页)。
其他应符合酒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5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定痛,除湿散寒。用于筋脉拘弯,四肢麻木,骨节疫痛,历节风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0-15mL ,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瓶 250g
【贮藏】密封。
调经止带丸
Tiaojing Zhidai Wan
【处方】 熟地黄· 120g 香附(制) 120g 远志(甘草制) 60g 川芎(酒炒) 60g 海螺 60g 赤石脂(殿) 90g 当归 60g 白芍(酒炒) 60g 椿皮 60g 牡蛎() 0g 黄柏(盐炒) 60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30-50g 与适量的水,泛丸,低温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气微,味苦、微甜。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熊与主治】补血调经,清热,利湿。用于血虚气滞,月经不调,湿热飞注,赤白带下。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9-12g ,一日 1-2 次。
【注意】忌食生冷、辛辣,感冒发热者忌服。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132-89
调经化瘀丸
Tiaojing Huayu Wan
【处方】香附(醋制) 1000g 艾叶(炭) 200g 当归 200g 地黄 200g 川芎 100g 赤芍 100g 桃仁 100g 红花 100g 三棱(醋制) 100g 義术(醋制) 100g 干漆(炭) 100g
【制法】以上十一味,除艾叶炭外,取香附 500g 与当归、川芎、赤芍、干漆(炭)粉碎成细粉;其余的香附与地黄等五味用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浓缩成稠离。将上述粉末加入浓缩膏内,搅匀,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泛丸,干燥。艾叶炭粉碎成细粉,另用明胶 20g 化水,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浓缩丸,味微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经行血,理气化瘀。用于气滞血引起的经血不调,行经腹痛或经闭不通。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0粒,一日2次。
【规格】浓缩丸,每10粒重 28
【贮蒙】密闭,防潮。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33-89
调经姊妹丸
Tiaojing Zimei Wan
【处方】 五灵脂 71g 桃仁霜 95g 香附(醋炙) 48g 肉桂 60g 大黄 83g 当归 59g、青皮 95g 术 95g 丹参 59g 红花 95g
【制法】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60℃以下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棕色水丸;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糊化淀粉粒团块淡黄色。花粉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 60μm ,外壁有刺和点状雕纹,具三个萌发孔。纤维成束,深棕色或红棕色,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一面菲薄。石细胞橙黄色,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于薄壁组织中。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调经,逐瘀生新。用于瘀滞性经血不调,行经腹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30丸,一日2次。
【注意】 孕妇忌服。【规格】 每30丸重 3.2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34-89
烧烫伤膏
Shaotangshang Gao
【处方】獲油 192g 地榆 28.8g 大黄 28.8g 冰片 68 虫白蜡 7.28 无水羊毛脂 2.4g 蜂蜡 7.28 茉莉香精 0.18g 白凡士林 12g
【制法】以上九味,地榆、大黄粉碎成细粉,过筛;冰片研细,油加热至 100℃ 以上,滤过,置容器内。蜂蜡、虫白蜡加热至 100℃ ,加入白凡士林和无水羊毛脂,熔化后,滤过,制成基质。取基质 28.8g 加热熔融,加入油搅匀,放冷至 70℃ ,加入上述大黄和地榆粉,搅拌混匀,冷却至 50℃ 加入冰片和茉莉香精,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的油膏;气芳香而清凉。
【检查】应符合软膏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12页)。
【功能与主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水火烫伤。
【用法与用量】 涂敷患处。
【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
【贮】密闭,防潮。
黄连上清丸
Huanglian Shangqing Wan
【处方】黄连 10g 栀子(姜制) 80g 连翘 8ng蔓荆子(炒) 80g 防风 408 荆芥穗 80g 白芷 80g 黄芩 80g 菊花‘ 160g 薄荷 40g 大黄(酒炒) 320g 黄柏(酒炒) 40g 桔梗 80g 川芎 40g 石膏 40g 旋覆花 20g 甘草: 40.8
【制法】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50-7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上焦风热,头晕脑胀,牙龈肺】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暴发火眼,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2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辛辣食物。孕妇慎用,脾胃虚寒者禁用。
【规格】 每丸重6g
【贮藏】 密闭,防潮。
WS,-B-0136-89
黄精丸
Huangjing Wan
【处方】体黄精 250g 当归 250g
【制法】以上二味,:黄精用黄酒 100g 蒸48小时,取出,低温干燥。另取黑豆 25g 加水煎煮二次,每次 3-4 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浓缩液用当归吸尽,取出,低温干燥,加入黄精,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60-7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甜、略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气养血。用于气血两亏,身体虚弱,腰腿无力,倦怠少食。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98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37-89
萆薢分清丸
Bixie Fenqing Wan
【处方】粉萆薢 320g 石菖蒲 60g 甘草 160g 乌药 80g 益智仁(炒) 40g
【制法】以上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将滑石粉碎成极细粉包衣,打光,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光亮的水丸,除去包衣呈灰棕色;味甜、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用于肾不化气,清浊不分,小便频数,时下白浊。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6g ,一日2次。
【注意】忌食油腻、茶、醋及辛辣刺激性物。
【规格】每20粒重1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38-89
接骨丸
Jiegu Wan
【处方】 甜瓜子 100g 土鳖虫 100g 地龙(广地龙)100g 桂枝(炒) 100g 郁金 100g 骨碎补 100g 续断 100g 自然铜(殿醋淬) 1008 马钱子粉.. 100g
【制法】以上九味,除马钱子粉外,甜瓜子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马钱子粉配研,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包衣,打光,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褐色的水丸;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体壁碎片黄色或红棕色,有圆形毛窝,直径 8μm -24μ m ,有的具长短不一的刚毛。肌肉纤维块片淡棕色,密布整齐的波状纹理。不规则碎块或颗粒呈蓝黑色。石细胞方形或短梭形,有的壁一面薄;韧皮纤维呈梭形,壁甚厚,木化。纺锤形薄壁细胞,表面有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淡棕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非腺毛单细胞,多碎断,壁极厚,形似纤维,基部膨大似石细胞,木化。薄壁组织团块,内含无色透明糊化淀粉粒。种皮细胞棕黄色,裁面观类长条形或类方形,壁厚,深波状弯曲,具层纹,孔沟明显,木化。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青紫肿痛,闪腰岔气,筋断骨折,瘀血作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g ,一日2次。
【注意】本品含剧毒药,应按量服用,不能多服久服。孕妇忌服。
【规格】 每100粒重 12g
【贮藏】 密闭,防潮。
蛇咬丸
Sheyao Wan
半边旗 188g | 五灵脂 281g | 半边莲 188g |
两面针 281g | 枯矾 46.9g | 全蝎(泡)234g |
半夏(制)234g | 三七 141g | 防风 281g |
木香 188g | 桔梗 281g | 硼砂 46.9g |
夜明砂 234g | 雄黄 125g | 南蛇胆汁 46.8g |
羌活 281g | 前胡 281g | 白芍 188g |
木通 281g | 细辛 188g | 吴茱萸(泡)234g |
石菖蒲 281g | 白芷 281g | 牛蒡子 281g |
五倍子 234g | 秦艽 281g | 威灵仙 281g |
【制法】以上二十七味,除雄黄水飞成细粉外,其余半边旗等二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雄黄粉末、南蛇胆汁混匀,每 $100\mathrm{g}$ 粉末加炼蜜 $120\sim130\mathrm{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色的大蜜丸;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呈类三角形,直径 40μm
横纹肌纤维近无色或淡黄色,侧面观边缘较平整或呈微波状。联结乳管直径 14μm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不规则细小颗粒暗棕红色,有光泽,边缘暗黑色。草酸钙砂晶主存在薄整细胞及分泌物细胞中,腺毛头部多细胞,椭圆形,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柄 $26\sim110μ\mathrm{m}$ 细胞。纤维束周围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黄色中果皮组织结晶层细胞中草酸钙方晶成片存在,细胞界限不分明,方晶直径 3μm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解毒祛风,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肿痛、鼠咬及蜂螯伤等症。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每丸重11g 【贮】密封。
WS,-B-0140-89
得生丸
Desheng Wan
【处方】 益母草 600g 当归 200g 白芍 200g 柴胡。 100g 木香: 50g 川芎 50g
【制法】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90-2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黑棕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草酸钙簇晶直径 18-32μm ,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常排列成行或一个细胞中含有数个簇晶。非腺毛 1-3 细胞,稍弯曲,壁有疣状突起。油管含黄色或黄棕色条状分泌物,直径 8-25μm 、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化瘀,调经止痛。用于血瘀气滞,月经不调,经期腹痛,癥瘕块。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9g 【贮藏】密闭,防潮。
WS3-B-0141-89
清音丸
Qingyin Wan
【处方】桔梗 100g 寒水石 100g 薄荷 100g 诃子肉 100g 甘草 100g 乌梅肉 100g 青黛 20g 硼砂() 20g “冰片 208”
【制法】以上九味,除青黛、冰片分别研成细粉外,桔梗等七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10μg-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蜜丸;气清凉,味甜、酸、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音、利咽。用于肺热、胃热,口干舌燥,声哑失音。
【用法与用量】口服或含化,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忌烟、酒及辛辣之物。风寒音哑者忌用。
【规格】 每丸重 68
【贮藏】密封。
清咽利隔丸
Qingyan Lige Wan
【处方】射干 100g 连翘 100g 栀子 100g 黄芩 100g 熟大黄: 25g 牛蒡子(炒) 100g 薄荷 100g 天花粉 100g ,玄参 100g 荆芥穗 100g 防风 100g 桔梗 200g 甘草 150g
【制法】以上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 本品为褐色的水丸:、味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外感时毒,脏腑积热,咽喉肿痛,面红腮肿。痰涎壅盛。胸膈不利,口苦舌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0.6g ,一日2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100粒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清咽润喉丸
Qingyan Runhou Wan
【处方】射干 30g 山豆根 30g 桔梗 30g 蚕(麸炒) 15g 栀子(姜炙) 15g 牡丹皮 45g 青果 60g 金果榄 LLg 麦冬 45g 玄参 45g 知母 60g 地黄 45g 白芍 60g 浙贝母 sOg 甘草 60g 冰片 Eg 水牛角浓缩粉 Ig
【制法】以上十七味,除水牛角浓缩粉外,冰片研成细粉,其余射干等十五味粉碎或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00-120g ,制或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味甘、微苦而辛凉。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柱晶直径约至3μm。体壁碎片无色,表面有极细的菌丝体。果皮含晶石细胞类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7–31μm,壁厚,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约至94μm 。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棕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淀粉粒卵圆形,直径35-48μm脐点点状,人字状或马蹄状,位于较小端,层纹细密。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咽、消肿止痛。用于风热内坐,肿胃热盛,胸膈不利。口渴心烦,咳嗽痰多,咽喉肿痛,失音声哑。
【用法与用量】温开水送服或含化,一次 2丸,一日 2次。
【注意】 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清凉油
Qingliang You
【处方】 薄荷脑 160g 薄荷油 100g 樟脑油 30g 樟脑 160g 按油 100g 丁香油 12g 桂皮油 12g 氨水 6ml
【制法】以上八味,取薄荷脑、樟脑,研磨混融,加薄荷油、樟脑油、桉油、丁香油、桂皮油搅匀。另取适量石蜡、地蜡、黄凡士林,加热熔融,放至 65-70℃ ,加入薄荷脑等的混合液中,搅匀,再与氨水混合,制成 1000g 。趁热滤过,保持45–60℃ ,灌装,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软膏;气芳香,对皮肤有清凉刺激感;在 40℃以上熔化。
【鉴别】取本品约 2g ,置具塞锥形烧瓶中,加无水乙醇 6ml ,密塞,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照下述方法试验:
(1)取滤液约 3ml ,待乙醇自然挥散,残渣加硫酸 1ml 使溶解,移至试管中,加 1% 香草醛硫酸溶液 1ml ,即显橙红色,再加水 1ml ,摇匀,即显紫堇色。
(2)取滤液,加2,4-二硝基苯肼试液数滴,发生橘红色沉淀。
【检查】 熔点 42-55℃ (附录13页)。
【含量测定】取本品 s g ,精密称定,照挥发油测定法的甲法(附录25页)测定,含挥发油不得少于 2.8ml
【功能与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感冒头痛,中暑,晕车,蚊虫蛰咬等。
【用法与用量】外用,需要时涂于太阳穴或患处。
【规格】 每盒装3g 【贮藏】密闭,置阴凉处。
羚羊清肺丸
Lingyang Qingfei Wan
【处方】 浙贝母 0g 桑白皮(蜜炙) 258 前胡 25g 麦冬 25g 天冬 25g 天花粉 50g 生地黄 50g 玄参 50g 石斛 100g 桔梗 0g 枇杷叶 (蜜炙) s o g 苦杏仁 (炒) 25g 金果榄 25g 金银花 50g 大青叶 25g 栀子 50g 黄芩 25g 板蓝根 25g 牡丹皮 25g 薄荷 258 甘草 15g 熟大黄 25g 陈皮 30g 羚羊角粉 6g
【制法】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草酸钙簇晶大,直径 60-140μm 。花粉粒淡黄色,类圆形,直径约至 z e u m。外壁有刺状雕纹,具3个萌发孔。草酸钙簇晶存在于无色薄壁细胞中,有时数个排列成行;木栓细胞淡红色至微紫色,壁稍厚。纤维淡黄色,梭形,壁厚,孔沟细。石细胞黄棕色或无色,类长方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层纹明显,直径约至 s c u m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肺利咽,除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塑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日3次,
【规格】 每丸重 16g 【贮藏] 密闭,防潮。
羚翘解毒丸
Lingqiao Jiedu Wan
【处方】羚羊角 3.75g 金银花 180g 连翘 1808 薄荷 120g 荆芥穗 90g 淡豆豉 75g 牛蒡子(炒) 120g 桔梗 120g 淡竹叶 90g 甘草 75g
【制法】以上十味,除羚羊角粉碎成细粉外;其余金银花等九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大蜜丸;气微、味苦、微甜。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不规则碎块,稍有光泽,均匀分布裂缝状或长园形的孔隙。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表皮细胞狭长,垂周壁深波状弯曲,有气孔,保卫细胞哑铃状。内果皮石细胞略扁平,相嵌紧密,侧面观呈类长方形,稍弯曲,中果皮网纹细胞具细密交错的网纹纹理。种皮栅状细胞 列,黄色,底面观壁稍厚,胞腔大,内含红棕色物,其支持细胞呈骨状或哑铃形。联结乳管,直径 14–25μm ,含淡黄色颗粒状物。花粉粒黄色,类球形,直径 54-68μm ,有三孔沟,表面具细密短刺及园粒状雕纹。
【检】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疏风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恶寒发热,头晕目眩,咳嗽,咽痛,两腮赤肿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 2-3 次。
【规格】 每丸重 9g 【贮数】 密闭,防潮。
犀角地黄丸
Xijiao Dihuang Wan
【处方】 地黄 15g 白芍 15g 牡丹皮 30g侧柏叶 60g 荷叶(炭) 608g 白茅根 30g 栀子(姜炙) 30g 大黄(炭) 608g 犀角(粉) 1.5g 水牛角浓缩粉 27g
【制法】以上十味,除犀角粉、水牛角浓缩粉外,其余地黄等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与上述犀角粉等二味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2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气微,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肝肺热,凉血止咳。用于肺胃积热,肺经火旺,引起咳嗽吐血,鼻孔血,咽干口渴,烦躁心跳,肠热便血,大便秘结。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注意】忌辛辣食物。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6g 【贮藏】 密闭,防潮。
提毒散
Tidu San
【处方】石膏() 60g 炉甘石(般黄、水飞) 30g 轻粉 15g 红粉3g冰片 zg
红丹3g
【制法】以上六味,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粉红色的粉末;气微香。
【鉴别】·(1)取本品约 0.28; 加稀盐酸 10mL 使溶解,有气泡发生。滤过,滤液加亚铁氰化钾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并杂有微量的蓝色沉淀。
(2)取本品约 0.5g 加水 10mL ,搅匀,缓缓滴加适量的盐酸使溶解,滤过。滤液显汞盐(附录42页)的鉴别反应。滤渣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变黑色。
(3)取本品约 0.2g, 加稀盐酸 10mL 使溶解,滤过,滤液显硫酸盐(附录43页)的鉴别反应。
【检查】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化腐解毒,生肌止痛,用于疗痛肿,疮, *, 溃流脓血,疮口不敛。
【用法与用量】 取本品适量敷患处。
【注意】外用药,本品有毒,切勿入口。
【规格】 每瓶装1.5g
【贮数】 密封。
紫花地丁软膏
Zihua Diding Ruangao
【处方】紫花地丁稠膏 8334g
【制法】·取蜂蜡 555g 加热熔化,滤过,与滤过后的麻油1111g加热搅匀,保温 110°C-120°C ,再与保温 40°C-45°C 的紫花地丁稠膏充分搅匀,即得。
【性状】 本品为紫黑色细腻状软膏;气香。
【功能与主治】抗菌消炎。用于一切肿,乳腺炎。
【用法与用量】外用。根据患部面积大小,适量涂敷,一日换药 1-2 次。
【规格】每支 128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注紫花地丁稠膏制法:将紫花地丁洗净,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加10倍量水(1.5小时),第二次加5倍量水(1小时),合并二次煎液,静置沉淀。取上清液浓缩成稠膏(44:Be) 加 0.5% 苯甲酸钠或 0.05%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搅匀,即得。
暑湿感冒冲剂
Shushi Ganmao Chongji
【处方】 藿香 155.5g 防风 103.7g 紫苏叶 155.5g 佩兰 155.5g 白芷: 103.7g 苦杏仁 103.78 大腹皮 103.7g 香蕾:103.7g 陈皮: 103.78 半夏 155.5g 茯苓155.5g
【制法】以上十一味,藿香、紫苏叶、白芷、佩兰提取挥发油,药渣与其余杏仁等七味,加水煎煮三次。第一次3小时,第二次2小时,第三次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40的清膏,喷雾干燥,加白糖 440g、糊精 180g,混匀,以 70% 乙醇制粒,干燥,喷入挥发油,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颗粒。
【检套】:应符合冲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清暑去湿,芳香化浊。用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感冒,胸闷呕吐,腹泻便唐,发热不畅。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日3次,一次1袋;小儿酌减。
【规格】 每袋重 s g 【贮藏】 密闭,防潮。
舒肝保坤丸
Shugan. Baokun.Wan
【处方】 香附(醋炙) 96g 沉香 12g 木香 128 砂仁 12g 厚朴(姜炙) 18g 积实 12g 山楂 (炒) 18g 莱子 (炒) 18g 陈皮 18g 半夏 (制) 18g 草果(仁) 18g 槟榔 18g 桃仁 (去皮) 12g 红花 6g 当归 24g 川芎 18g 益母草 30g 白芍 18g 五灵脂(醋炙) 18g 官桂 12g 干姜 δg 蒲黄 (炭) 18g 艾叶 (炭) 18g 黄芪(蜜炙) 24g 白术 (麸炒) 18g 茯苓. 24g 山药 18g 防风 18g 山茱萸(酒炙) 18g 阿胶 18g 黄芩 18g 木瓜 18g 石菖蒲 128
【制法】以上三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药粉加炼蜜 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香,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舒肝调经,益气养血。用于血虚肝郁,寒湿凝滞所致的经调,痛经,闭经,产后腹痛,产后腰腿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 切忌气恼忧思。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s g
【贮藏】 密闭,防潮。
舒筋丸(剧]
Shujin Wan
【处方】 马钱子(调制) 80g 麻黄 808 独活 6g羌活 68 桂枝 68 甘草 68 千年健 68 牛膝 68 乳香(醋制) 68 木瓜 68 没药(醋制) 68 防风 6g 杜仲(盐制) 38 地枫皮 6g 续断 3g
【制法】以上十五味,除马钱子粉外,其余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取上述混合粉末152g与马钱子粉配研,混匀,过筛。每100g粉末加炼蜜 150-17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大蜜丸;味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血。用于受风受寒,四肢麻木,筋骨疼痛,行步艰难。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1次。
【注意】 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zg
【贮藏】 密闭,防潮。
附注:马钱子粉:取马钱子用砂烫法炮制,闯去毛茸,粉碎成细粉。按《中国药典》1985年版马钱子含量测定法测定士的宁含量后.以淀粉为稀释剂,调整其含量为 1.15% 即得。
舒筋活血丸
Shujin Huoxue Wan
【处方】土鳖虫 150g 红花 150g 桃仁 150g 牛膝 150g 骨碎补 150g 续断 150g 熟地黄 150g 白芷 150g 栀子 150g 赤芍 150g 桂枝 150g 三七 100g 乳香(制) 100g 苏木 100g 自然铜(醋) 100g 大黄 100g 儿茶 50g 马钱子(制) 50g 当归 250g 冰片 25g
【制法】以上二十味,除冰片外,土鳖虫等十九味粉碎成细粉;将冰片研细,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30-15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的大蜜丸;味苦,涩。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断骨折,瘀血作痛。
【用法与用量】黄酒或温开水送服。一次1丸,一日2次或遵医瞩。
【注意】不可过量,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6g 【贮藏】密闭,防潮
舒筋活络丸
Shujin Huoluo Wan
【处方】 五加皮 368 威灵仙 24g 羌活 24g 签草 24g 胆南星 12g 川芎 12g 独活 24g 桂枝 36g 木瓜 24g 当归 24g 牛膝 24g 地枫皮 12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40-17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辛、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簇晶众多,散在,或存在于薄壁细胞中。叶组织碎片中非腺毛由 3-5 个细胞组成。石细胞类圆形或类长方形,有些细胞壁一面较薄。石细胞类圆形、长圆形,直径 30–70μm ,分枝壁孔明显,细胞腔常呈黑色或黄色,有时成群存在。石细胞形态特异,不定形,壁极厚,层纹明显,细胞腔内常有红棕色物质。纺锤形薄壁细胞,壁略厚,有极细微的斜向交错纹理。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驱风祛湿,舒筋活络。用于一般骨节风痛,腰膝酸痛。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 1-2 次,用温开水或姜汤送服,
【规格】 每丸重 6g 【贮藏】密闭,防潮。
WSs-B-0155-89
痫症镇心丸
Xianzheng Zhenxin Wan
【处方】 水牛角浓缩粉 100g 珍珠 20g 石菖蒲 20g 黄连 30g 麦冬(炒) 70g 远志(制) 20g 胆南星 50g 牛黄 7g 朱砂 30g 酸枣仁(炒) 100g 茯苓 70g 甘草 1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珍珠、朱砂分别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牛黄、水牛角浓缩粉研细;其余石菖蒲等八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25~35g 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水蜜丸;气微香,味苦、微甘。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镇心安神,豁痰开窍。用于痰迷心窍,癫痫痴呆。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 1~2 次或遵医瞩。
【注意】忌食刺激性及油腻食物。
【规格】 每丸重 0.g
【贮藏】密闭,防潮,
WS-B-0156-89
普济回春丸
Puji Huichun Wan
【处方】黄连 68 牛蒡子(炒) 808 黄芩 108 僵蚕(麸炒) 80g 陈皮 208 板蓝根 1608 甘草 208 桔梗 208 连翘 80g 马勃 80g 玄参 208 薄荷 808 朱砂 24g 柴胡 80g 升麻 80g
【制法】.以上十五味,除朱砂水飞或粉碎成极细粉外,黄连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30-15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蜜丸;气微,味甘、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散风泻火,用于小儿风热疫毒,发热头痛,头面红肿,咽喉肿痛,腮,颜面丹毒。
【用法与用量】口服,周岁小儿一次半丸,二岁以上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忌食油腻。
【规格】 每丸重3g 【贮慕】密闭,防潮。
WS3-B-0157-89
温经丸
Wenjing Wan
【处方】党参 500g 黄芪 200g 茯苓 300g 白术 (麸炒) 100g 附子(制) 100g 肉桂 300g 干姜 200g 吴茱萸(制) 200g 沉香 100g 郁金 200g 厚朴(姜制) 100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20~14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深褐色大蜜丸;气香,味辛。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养血温经,散寒止痛。用于妇女血寒,经期腹痛,腰膝无力,湿寒白带,血色暗淡,子宫虚冷。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8g
【贮藏】密封。
WS-B-0158-89
滋肾丸
Zishen Wan
【处方】黄柏(盐炒) 400g 知母(盐炒) 400g 肉桂4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5g与适量的水泛丸,晒干或低温干燥,打光;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至黑色的水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而后苦。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纤维束鲜黄色,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的壁木化增厚。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6–110μm。油细胞圆形或长圆形,直径45-108μm,含淡黄色或黄棕色油状物。
(2)取本品28g,捣碎,用氨试液湿润后,加氯仿10ml,搅拌10分钟,滤过,滤液置分液漏斗中,用稀盐酸3ml振摇提取,收集盐酸液,滤过,滤液中加漂白粉少量,立即显樱红色。
(3)取本品Lg,捣碎,加乙醚10ml,振摇后放置2小时,滤过。取滤液2ml,置蒸发皿中,俟醚挥发后,加邻一联(二)茴香胺的冰醋酸饱和溶液1滴,即显绛红色,放置,变成紫色,后呈棕色。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肾清热,化气通关。用于热蕴膀胱,小腹胀满,尿闭不通。
【用法与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Lg
【贮藏】密闭,防潮。
WSs-B-0159–89
滋补肝肾丸
Zibu Ganshen Wan
【处方】当归 sog 熟地黄 ∴90g 何首乌(黑豆、酒炙) 150g 女贞子(酒炙) 150g 墨旱莲 150g 五味子(醋炙) 90g 北沙参 126g 麦冬 120g 续断 150g 陈皮 sog 浮小麦 : 150g
【制法】以上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90~11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滋补肝肾,养血柔肝。用于肝肾阴虚,头晕失眠,心悸乏力,胁痛腰痛,午后低烧。以及慢性肝炎、慢性肾炎而见阴虚证者。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 1~2 丸,一日2次
【注意】 忌食生冷·【规格】 每丸重 sg 【贮藏】·密闭,防潮。
疏风定痛丸
Shufeng Dingtong Wan
【处方】马钱子(制) 100g 麻黄 300g 乳香(醋炙) 100g 没药(醋炙) 100g 干年健 30g 自然铜() 30g 地枫皮 30g 桂枝 30g 牛膝 30g 木瓜 30g 甘草 30g 杜仲(盐水灸) 30g 防风 30g 羌活 30g 独活
【制法】以上十五味,除马钱子单独粉碎成细粉外,麻黄等十四味粉碎成细粉,过筛,与马钱子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灰黑色的大蜜丸;气辛香,味苦酸。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气孔特异,保卫细胞侧面观呈哑铃状。单细胞非腺毛,形似纤维,多碎断,基部膨大,似石细胞。不规则团块无色或淡黄色,表面及周围扩散出众多细小颗粒,久置溶化。不规则碎块淡黄色,半透明,渗出油滴,加热后油滴溶化。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祛风散寒,活血止痛。用于风寒湿痹,筋脉不舒,四肢麻木,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瘀血作痛。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注意】按定量服用,不宜多服。体弱者慎服,孕妇忌服。
【规格】 每丸重 6g
【贮藏】 密闭,防潮。
催乳丸
Cuiru Wan
【处方】当归 408 通草 10g 麦芽 808 川芎20g 穿山甲(醋制) 20g 漏芦 408 地黄 40g 黄芪 408 鹿角霜 40g 白芍40g 木香 20g 王不留行(炒) 20g
【制法】以上十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10~13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助气补血,活络、下乳。用于产后气血亏损,乳汁不通,乳汁稀少。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 98g 【贮藏】 密闭、防潮·
愈风宁心片
Yufeng Ningxin Pian
【处方】葛根 500g
【制法】取葛根 758 ,粉碎成细粉,另取葛根 425(8) ,用 80-90% 的乙醇加热回流三次,滤过,合并滤液,回收乙醇,减压浓缩至比重为1.40(8 热测)的稠膏,取定量稠膏与葛根细粉搅匀,干燥,粉碎,制粒,压片、包糖衣,即得。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糖衣显棕褐色;味微苦、甜。
【鉴别】取本品3片,除去糖衣,研细,加乙醇 5mL ,振摇 2-3 分钟,滤过,滤液加2%铁氰化钾溶液5滴,再加2%三氯化铁溶液 1-2 滴,即显蓝色。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6页)。
【功能与主治】解痉止痛,增强脑及冠脉血流量。用于高血压头晕,头痛,颈项疼痛,冠心病,心绞痛,神经性头痛,早期突发性耳聋等症。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5片,一日3次。
【规格】每片含总黄酮 60mg
【贮藏】密封,置室内阴凉干燥处。
WS-B-0163-89
鼻通丸
Bitong Wan
【处方】苍耳子(炒)187.5g 辛黄 62.5g 白芷 125g 鹅不食草 62.5g 薄荷187.5g 黄芩 187.5g甘草 62.5g
【制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 150~1000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甘。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清风热,通鼻窍。用于外感风热或风寒化热,鼻塞流涕,头痛流泪,慢性鼻炎。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9g
【贮藏】密闭,防潮。
慈航丸
Cihang Wan
【处方】益母草 600g 当归. 400g 川芎 30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70-180g,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黑褐色的大蜜丸;气芳香,味微苦。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逐瘀生新。用于妇女经血不调,痞块,产后血晕,恶露不尽。
【用法与用量】温黄酒或温开水送下,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每丸重 9g
【贮廉】密闭,防潮
滴耳油
Di’er You
【处方】核桃油 600g 黄柏 45g 五倍子 45g 薄荷油: 4.5g 冰片:75g
【制法】以上五味,冰片研成细粉,黄柏、五倍子用核桃油炸至焦黄时,去渣、滤过,药油冷却后,加入冰片细粉及薄荷油搅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棕黄色澄清的液体;具冰片香气,味辛、凉。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肝经湿热上攻,耳鸣耳聋,耳内生疮,肿痛刺痒,破流脓水,久不收敛。
【用法与用量】滴耳用,先搽净脓水,每次 1 滴~3 滴,一日 3 次~5 次。
【贮藏】避光,密封。
WS-B-0166-89
缩泉丸
Subquan Wan
【处方】 山药 300g 益智仁(盐炒) 300g 乌药 300g
【制法】以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棕色的水丸;味微咸。
【鉴别】(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呈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 20μm-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韧皮纤维呈长梭形,单个散在,直径 13μm-43μm ;壁甚厚。内种皮石细胞棕色,表面呈类圆多角形,直径 13μm-27μm ,胞腔含硅质块。
(2)取本品10粒,研碎后,加氯仿 5mL 研磨,滤过 取滤液 1mL ;加硝酸 1mL ,振 摇,静置片刻,氯仿层由紫蓝色渐变为玫瑰红色 放置后逐渐消退。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补肾缩尿。用于肾虚之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3g-6g ,一日3次。
【规格】每20粒重 18
【贮藏】 密闭,防潮。
薯蓣丸
Shuyu Wan
【处方】山药 0.90g 人参 21g 白术(麸炒) 18g 茯苓 15g 甘草 60g 地黄 30g 当归 30g 白芍 18g 川芎 18g 阿胶 21g 六神曲(麸炒) 30g 大豆黄卷 308 大枣(去核) 240g 苦杏仁(去皮、炒) 18g 桂枝 30g 柴胡 15g 防风 18g 干姜 9g 桔梗 15g 白芷 6g 麦冬 18g
【制法】、以上二十一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 100g 粉末加炼蜜 125g ,制成大蜜丸,即得。
【性状】本品为黄褐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
【鉴别】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粒三角状卵形或矩圆形,直径 24μm- 40μm ,脐点短缝状或人字状。草酸钙针晶细小,长 10μm-32μm ,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不规则分枝状团块无色,遇水合氯醛液溶化;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 4μm - 6μm 。纤维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晶纤维。薄壁细胞含糊化淀粉粒。种皮栅状细胸成片,黄色。石细胞类方形,壁一面菲薄。
【检查】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2页)。
【功能与主治】.调理脾胃,益气和营。用于气血两虚,脾肺不足所致之虚劳,胃脘痛、痹症、闭经、月经不调。
【用法与用量】口服,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 每丸重3g
【贮藏】密闭,防潮。
黛蛤散
Daige San
【处方】青黛 30g 蛤壳 300g 【制法】以上二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即得。“【性状】本品为灰蓝色的粉末。
【鉴别】(1)取本品,滴加稀盐酸,即产生气泡。
(2)取本品,加水 10mL 及稀盐酸 10πL ,搅匀,滤过,取滤液1mL,加草酸铵试液 1-2滴,即发生白色沉淀。
(3)取本品约 2g ,加氯仿 5mL ,振摇数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靛蓝与靛玉红对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中各含1mg的混合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层析法(附录37页)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u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一乙醇(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供试品溶液在与对照溶液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4页)。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肺,降逆除烦。用于肝肺实热,头晕耳鸣,咳嗽吐鲤,肺瘘肺痈,咽膈不利,口渴心烦。
【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1次,随处方入煎剂。
【规格】 每袋装 500g 【贮藏】密闭,防潮。
蟾酥锭
Chansu Ding
【处方】 蟾酥(酒炙) 60g 麝香1.5g 冰片: 3g 雄黄 240g 朱砂 240g 蜗牛 120g
【制法】以上六味,麝香、冰片、雄黄、朱砂分别研成细粉,雄黄、朱砂细粉与蜗牛共粉碎成细粉,与上述麝香,冰片粉末配研,混匀。蟾酥用白酒溶化,与上述细粉搅匀,制成锭,阴干,即得。
【性状】本品为红色长椭圆形的锭;气香凉。
【检查】:应符合锭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见附173页)。
【功能与主治】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疗毒恶疮,痈疽发背,初起红肿坚硬,麻木疼痛,乳痈肿痛,蝎螯虫咬伤,热疼痛等症。
【用法与用量】,用醋研磨涂患处。
【注意】外用药,切勿入口。忌食辛辣食物。
【规格】 每锭重 3g
【贮藏】密闭,防潮。
獲油
Huan You
【处方】獲油 20g 冰片 10g
【制法】将油切成小块,置锅内熬炼,除去水分,滤过,冷却后,加入冰片细粉,混匀,即得。
【性状】本品为淡黄色半透明粘稠状的液体油膏;气辛凉。
【鉴别】取本品 0.5g ,加乙醇 2mL ,充分振摇10分钟,滤过,滤液加新制的 1% 香草醛硫酸溶液 1-2 滴,即发生浑浊,试管底部显紫红色。
【检查】酸碱度取本品 28g 加稀醇 (1.:1)10mL ,振摇10分钟,滤过,分取滤液2份,每份 4mL ,1份加甲基橙指示液1滴,应不变色。另一份加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1滴,不得显蓝色。
【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烧伤、烫伤,皮肤肿痛。
【用法与用量】 涂抹患处。
【规格】 每瓶内装 15g , 308
【贮藏】密封,置阴凉处。
附:
锭剂
锭剂系指药材细粉与适量粘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锭剂生产与贮藏时均应符合下列有关规定:
一、锭剂使用的胆汁、蟾酥、蜂蜜、糯米粉等应按规定方法进行处理。二、制备锭剂,按各该品种制法项下规定的粘合剂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合坨,以捏搓法或模制法成型,整修,阴干。泛丸者照水丸。三、锭剂须包衣或闯亮者,按制法项下规定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或闯亮。四、锭剂应平整光滑,色泽一致,无皱缩、飞边、裂隙、变形及空心。五、锭剂应密闭,置阴凉干燥处贮藏。
【重量差异限度】捏制法和模制法的锭剂,与蜜丸相同。泛制者与水丸相同
【卫生标准】按照药品卫生标准检验法检查,不得检出大肠杆菌和活螨;用于溃疡面的锭剂,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绿脓杆菌。
药典未收载的药材名称及来源
中药成方制剂第一批部颁标准中,有少数药材在1985年版药典、1977年版药典以及进口药材部颁标准中均末收截。药材名称及来源如下:
人中白 为人尿自然沉结的固体物。
马尾松树根 为松科植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的根。
山木通 为毛科植物钝齿铁线莲Clematis obtuside:tata(Rehd.et Wils.)Hj Eichler的干燥藤茎。
牛鞭 为牛科动物黄牛Bos taurus domesticus Cmelis或水牛Bubalusbubalus 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
石南 为胡椒科植物石南藤Piper wallichi1(Mig.)Hand.-Mezz.Var hupehensc(DC.)Hand.-Mazz.的干燥带叶基枝。
白石脂 为硅酸盐类矿物。
皮子药 为海桐科植物光叶海桐Pittosporum glabratum Lindi的干燥树皮。
半枫荷 为梧桐科植物翻白叶树Pterospermum heterophyllum Hance的根。
半边旗 为凤尾厥科植物半边旗Pteris semipinnata L.的带根全草。
丝棉 为用蚕茧下脚经精炼、扯松的成品。
红茶 为山茶科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 O.Ktze.的芽叶经发酵等加工制成。
关白附 为毛科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Levl.)Raipaics的块根驴鞭为马科动物驴Equus asinus 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
鸡脚 为雉科动物家鸡Gallus gu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脚。
茄根 为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的根。
刺猬皮 为刺猬科动物刺猬Erinaceus europaeus Linnaeus或短刺猬Hemiechinus dauricus Sundevall的皮。
鱼 为鲟科动物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 Gnay的鱼。
狗鞭 为犬科动物狗Canis familiaris 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
南蛇藤 为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lastrus orbiculatus Thunb.的干燥藤茎。
南蛇胆汁 为蟒科动物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的胆汁。
柳枝 为杨柳科植物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枝条。
桃胶 为蔷薇科植物桃Prunuspersica(L.)Batsch或山桃Prunusdavidiana(Carr.)Franch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
透骨草 为毛科植物黄花铁线莲Clematisintricat:Ege.的干燥全草。
铅粉 为用铅加工制成的碱式碳酸铅。
铁丝威灵仙 为百合科植物华东奠SmilaxsioboldMiq·的根茎及根。
脂粉 为银朱、碳酸钙、液体石腊、玫瑰香精组成。
海螺 为骨螺科动物红螺的贝壳。
蛇含石 为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的结核。
银朱 为人工合成的赤色硫化汞。
猪脚筋 为猪科动物猪SusscrofadomesticaBrisson的脚筋。
鹿尾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CervusnipponTemminck或马鹿CervuselaphusLinnaeus的尾部。
麻省 为文鸟科动物麻雀PassermontanusLinnaeus的全体。
黑豆 为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max(L.)Merr.的黑色种子。
黑矾 为硫酸盐类矿物水绿矾的矿石或化学合成品。
貂鞭 为触科动物紫貂MartesZiballinaLinnaeus的雄性外生殖器。
墓头 回为败酱草科植物异叶败酱PatriniaheterophyllaBge.或粗叶败酱PatriniascabraBge.的干燥根。
蜗牛 为蜗牛科动物蜗牛EulotasimilarisFerussac的干燥体。
獲油 为鼬科动物狗MelesmelesLinnaeus的脂肪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