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男,40岁,工人。1995年9月20日初诊。

身高168cm,体重83kg,曾被确诊为“肥胖症”“高脂血症”,服西药及减肥中药多月,未效。近1个月来,日趋肥胖,竟增加到93kg。

刻诊:自觉全身皮肤有绷紧感,身倦,神疲,嗜睡,口淡时苦,涎多,呕恶嗳气,纳增便软,肠鸣矢气。脉缓,舌淡,苔白腻、有痰涎稠黏。腹诊:心下痞硬,按之微微不适,大腹便便,按之松软。此为太阴类病,痰湿内蕴,脾胃气机升降受阻,使脾主肌肉、四肢之职失司。法宜调和脾胃、辛开苦降,予半夏泻心汤加味:

半夏20g,黄芩、党参、干姜、荷叶各10g,黄连3g,大枣3枚,炙甘草3g,山楂30g。

每日1剂,共服15剂,体重下降了3.5kg,自觉神振脘舒,呕恶减少,大便成形。效不更方,仍宗上方化裁,续服15剂,体重又降了4kg,臃肿体型渐消,心下痞硬之症稍减。原方加减继服15天。体重降至80kg。继以上方煎汤代茶,每日频服,坚持2个月,体重降至75kg,血脂各项指标均明显下降,接近正常范围。随访2年,一切正常。

临证心悟

中医认为“肥人多痰湿”“肥人多气虚”,所以临床辨病并不难,但投以何方何药实为取胜之关键。此患者舌淡、苔白腻而多稠黏痰涎,是典型的“半夏舌”“干姜舌”;腹诊心下痞硬,属半夏泻心汤类证,验之“呕恶、肠鸣、便溏”诸症,符合《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中的“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山楂、荷叶是治疗肥胖病的专病专药,故加之以增强疗效。

本文摘自《娄绍昆经方医案医话》,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作者/娄莘杉。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