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XX,女,26岁,哈尔滨阿城人。2019年2月14日初诊。

病史:患者产后46天,汗出,偏头痛,眼、耳、鼻、外阴痒痛,睡眼差,食欲减退,大便干,烦躁,近来全身出红疹,痒,,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

辨证:少阳阳明病。

治则:和解少阳,清阳明热,和血止痒。

处方: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

方药:柴胡60g, 龙骨25g, 牡蛎25g, 黄芩25g, 人参25g, 桂枝25g,
茯苓25g,茯神25g,生半夏30g,大黄(后下)30g,硃砂(冲服)3g,磁石25g,炙甘草30g,生姜12片,
大枣(切开)10枚,3剂,水煎服。煎煮方法:8碗水煎煮,取3碗,放入大黄煮开5分钟,去大黄,先服一碗,观察十二小时,大便畅通,再服第二碗,再观察十二小时,服第三碗。

2019年2月17日,复诊

汗止,头痛减轻,眼、耳、鼻无不适,排尿时外阴稍有不适,睡眼好,食欲增,大便软,小便可,唯独身红疹,痒未减轻,余(一)。

方药:

1、已见效,守原方再进三剂。

2、炙甘草60大黄30,水煎外洗。

3、及时复诊。

按语:

1、本案产后多虚多郁而生热。表现为偏头痛,孔窍不适,病不在表,也不在里,食欲差,为半表半里证;又眼差,烦躁,便干,苔黄为病在阳明;汗出,便干,身痒,舌质淡为产后气血虚弱;脉弦数为少阳阳明病脉,故诊断为少阳阳明病。

2、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证。此患者较大柴胡证体质偏虚,最具特征为出现神经精神症状。因无身重,小便不利,难以转侧,舌体胖大,苔白厚等小饮症状,所以未合当归当药散。

3、以小柴胡治少阳,重用人参、茯苓补气,大枣养血以补虚,取“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意;大黄泻阳明热,热去痒上;茯神、龙骨、牡蛎、磁石、硃砂镇静安神,治烦止痒;桂枝降冲逆。重视煎服法,两剂见效。

二诊守方,以甘草大黄汤外洗,以观后效。

作者/王宪武。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