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芍龙牡汤的临床应用
重庆市中医研究所顾问陈源生老中医,年届八十五岁高龄。陈老医学源系家传,善于吸取各家学说的长处,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的临床意义多有阐发,在内、妇、儿科临床上有较深的造诣。陈老学医、行医七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介绍的是陈老自订“柴芍龙牡汤”的临床运用经验。
柴芍龙牡汤方剂组成:柴胡6克~12克,白芍15克~25克,龙骨18克~25克,牡蛎24克~30克,玉竹15克~25克,茯苓12克~25克,甘草3克~10克。水煎分三次温服,其中龙牡皆用生品,先煎。
本文系从《伤寒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而成。原方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牡蛎、龙骨、茯苓、铅丹、大黄、桂枝、生姜、大枣,共十二味药组成。是为伤寒八、九日,误用攻下,致变“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之坏证而设。斯证乃阴阳错杂之邪,故遣方亦用攻补错杂之药。
近代,国内外学者发展了该方的临床运用范围。如日本大塚敬节等在《中医诊疗要览》中提出:“此方应用于神经衰弱症,癔病,神经性心悸亢进症,阴痿症,癫痫,动脉硬化症,脑溢血……,小儿夜啼症……”。但是,陈老就数十年临床观察,认为许多西医诊断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内分泌腺疾病,按中医辨证寒热错杂的病情比较少见,一般均以虚证为主,本虚标实者甚多。当然,某些精神疾病,如癫痫狂证就常可出现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证候,治疗则应寒热参伍,攻补错杂方不致误。围绕“胸满烦惊”这一主症,陈老在临床上逐步对仲景原方进行加减化裁,经过反复实践乃拟定出以七味药组成的柴芍龙牡汤方。
为什么以“胸满烦惊”为主呢?祖国医学认为:肝藏魂,心藏神,肾藏志;所谓魂、神、志,皆属精神活动的范畴。《灵枢·经脉篇》云:“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胸中乃心肺两阳脏之居地,为清旷之区,若心脏自病或风阳上扰致心神不宁,亦可出现胸中烦热、满闷的现象。必须指出:柴芍龙牡汤所治之“胸满”乃虚满,即满而且闷,或曰似满非满,总觉胸中不快。此“胸满”多伴见脐上悸动、心慌、心跳、心烦不安、易惊易恐等症状。《素问·金匮真言论》云:“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灵枢·本神篇》亦曰:“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是以“惊则气乱”于心则神散,“恐则气下”于肾则精却,七情之用因而弗调,故有“胸满烦惊”的症状出现。
因此可说“胸满烦惊”即为肝与心肾机能之太过或不及所致之病证,或曰精神情志调节功能失职的临床表现。张景岳曾指出:“夫百病皆生于气,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致,一有不调则无所不病,故其在外有六气之侵,在内则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至其变态莫可名状,欲求其本,则止一气字足以尽之”。
而本方立意正欲取柴胡性轻清,轻可去实,畅达气机而除胸中烦渴;清则清宣郁结,疏通气滞,令肝气条达则气机枢转。资以白芍之敛,并倍量于柴胡,使散敛有济。龙牡介类有情之物,功能镇肝之惊,敛肝之魂,使已乱之气归于常;并益肾之水,潜熄风阳以济心火;又固肾之精,敛戢相火以安心神;更兼茯苓去胸中邪气,除烦满而定惊。白芍乃血分之药,力能柔肝,损于肝阴,肝气恣横,风阳上扰者,白芍最为佳品。“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玉竹味甘多汁,正以缓肝见长,平补“诸不足”,可益肾而强心,与白芍同用,则柔润熄风之效尤捷。使与甘草者,其与白芍苦甘化阴,其与茯苓甘淡和中,亦使诸药调和,各尽其长。
综上所述,本方有升有降,能散能敛,疏理气血,调燮阴阳,从治肝着眼,顾及心肾,诸凡气郁血虚,肝阴不足,肝肾阴虚,风阳上扰,心神不宁,心肾不交所引起的头痛眩晕,心悸怔忡,耳鸣耳聋,胁痛,失眠,自汗盗汗,遗精遗尿及癫、痫、狂证等(或现代医学所称之神经衰弱症,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高血压病,心动过速,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美尼尔氏综合症,以及慢性肝炎,肝大等),只要具备“胸满烦惊”这一主症者,均可以此为基本方,随证加减出入,能获良效。
附:柴芍龙牡汤治验
一、巅顶头痛
邓x x,男,四十岁,江北统井人。初诊七四年六月十四日。
一周前忽患头痛,微恶风寒,疼痛渐至剧烈难忍,伴见头目晕胀,在当地医院急诊治疗无效,随即转送某医学院。经该院抽脑脊液和超声波检查,未能明确诊断。乃转请中医治疗(用担架抬来就诊)。
患者形瘦,面色青晦,头部两太阳穴青筋怒张,呼吸声低微,艰于言语。询其病情,仅云头部怕风,巅顶冷痛。切其脉,两关弦细而数,右寸微浮,舌红苔薄白。谛观脉证,知患者肝阴素亏,初因外感,失于表散,“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邪客肝经,厥阳化风上扰清窍,是有巅顶头痛之剧。治宜平肝滋阴,熄风潜阳,少佐疏散。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5克,龙骨25克,牡蛎30克,玉竹18克,茯苓12克,藁本6克,蔓荆10克,川芎6克,甘草3克,水煎温服。
服上方二剂,头痛若失。十六日即可步行复诊。原方去藁、蔓,加柏仁,太子参善后。
二、阴虚耳鸣
黄x x,男,二十八岁,工人,七四年八月十一日初诊。
耳鸣年余,曾在某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主诉:耳若蝉鸣,渐次两耳失聪,伴见头昏痛,胸满不舒,易惊善恐,艰寐多梦,间或遗精,两眼干涩,好生眼眵。脉细弦,两尺尤弱,舌淡苔薄。揆诸证情,乃肝肾阴虚,风阳干窍,而致耳鸣。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8克,玉竹18克,龙骨25克,牡蛎30克,茯苓12克,沙藜12克,响铃草30克,建菖蒲6克,甘草6克,水煎温服。
患者守服上方十余剂,年余之耳鸣意获痊愈。
三、阴虚肝郁
段xx,女,三十四岁,工人。七四年六日二十八日初诊。
患者曾经几个医学检查确诊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病程年余。
现证:两眼略向外突,颈项稍见粗大,手足心热,手指微微颤抖,自汗心跳,失眠多恶梦,口渴易饥,胸中常觉满闷,心烦易怒,稍闻响声即惊恐不安,溺黄便燥,月经先期七至九天,白带多,适经期则乳房胀痛,愈添烦躁。其脉弦细而数,舌边红,苔黄。辨证为肝气郁结,肝肾阴虚,肝阳上亢。
处方:柴胡12克,白芍25克,龙骨25克,牡蛎30克,茯苓20克,玉竹25克,生香附12克,桑葚18克,生首乌25克,夏枯草30克,甘草6克,水煎温服。
数服上方,诸症悉减。守方调治月余,经带正常,胸次舒展,即闻巨响已不覆惊恐但眼仍外突。再以柴芍龙牡汤方加浙贝、玄参、蛤粉、香附、桑葚、首乌、黄药子,夏枯草膏,炼蜜为丸缓图。服药三料而获痊愈。
四、癫证
刘xx,女三十岁,社员,六九年五月十四日初诊。
患者初进诊室即磕头躬腰,屡劝方止。动作行为,迥异常人:语无伦次、时泣时笑、目视呆板,面色晦滞。自云眼睛里有“小人”乱跳,身上有条“大蛇”盘踞。难于安寐,恶梦纷纭,常觉有人捉捕而惊恐不安。头昏耳鸣,胸满心烦,痰多而稠,大便结燥,经期紊乱,先后不定。并询得素与其夫不睦。一次,因夫妻反目之后逐病如此。舌质红、苔黄腻,脉沉弦滑数。辨证为郁结伤肝,肝阴暗耗,木郁化火,灼津凝痰,痰随郁火上炎,蔽障心神。治宜舒肝达郁,调理气血,育阴涵木,涤痰镇惊。
处方:柴胡10克,白芍18克,龙骨25克,牡蛎30克,玉竹15克,茯苓25克,竹茹18克,生铁落30克(布包先煎),郁金、生大黄各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复诊:药后大便通畅,惊恐稍定,稠痰减少,并出现黄臭之带下,胸膈亦舒。云:眼中“小人”和身上盘绕之“大蛇”被赶走了,但有时仍要回来。仍守前法,以生栀仁10克易生大黄。
三诊:守方治疗,其病日趋好转:回答问诊较有主次,行为检点,眼神渐活。但仍觉烦躁,寤寐不宁。仍如前法,更以《金匮》百合生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及腊梅花、茉莉花、佛手花、栀子花等轻淡清香之品随证增损,前后服药近四十剂而获痊愈。七三年春,患者来喻,专致谢意,并说愈后添了小孩。
五、眩晕
童xx,男,三十三岁,一九七四年二月十八日初诊。
患者既往患肝炎。二月初由赴渝蓉,因胁痛,心悸而就诊于某医院,与服补中益气汤加减,服药至三剂时感觉恶心,随即频频呕吐,头晕目眩,继则卧床不起。到某医院急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对症治疗无效,故转由中医治疗。
现证:胸前满闷,惊恐不安,动则两眼发黑,觉天旋地转,眩晕欲倒,呕吐频作,不思饮食。诊其脉,弦细滑数,舌质红,苔薄腻。辨证为肝阴不足,风阳挟痰上扰,胃失和降。法当育阴平肝治其本虚,熄风潜阳,和胃降逆治其标实。
处方:柴胡10克,白芍25克,龙骨25克,牡蛎30克,茯苓15克,玉竹25克,法半夏15克,竹茹12克,菊花12克,生姜10克,水煎温服。并嘱患者急用锈铁烧红,置大碗中,以醋焠之,使嗅其气(此外治法镇吐,效果颇佳)。
服上方两剂,其病若失。顷诊其脉,两尺细数,此阴虚脉候,今虽风熄晕愈,犹有上实下虚之虑,再拟前方,佐以滋养肾阴之品,数剂而竟全功。
六、经绝期月经错乱
王x x,女,四十九岁,一九七六年元月二日就诊。
数月来常感头晕眼花,少寐多梦,情绪一反常态:易于伤感,无故生气,时觉一股热流上冲,头面顿觉烘热,而测体温总在正常范围。经某院妇科诊断为“更年期综合症”。询得患者月经错乱,纳差便秘,自汗神疲,胸中烦满且闷,闻声惊惕,常欲叹息。其脉弦细带数,舌淡少津,舌尖微红。其证肝肾阴虚,肝阳偏旺,心神不宁之候。立法当以育阴潜阳为主,次以调理冲任,安神舒郁为治。处方:柴胡10克,白芍25克,龙骨20克,牡蛎25克,茯苓15克,玉竹25克,玄参18克,大枣18克,浮小麦30克,鸡血藤膏12克,炙甘草10克,龟板25克(先煎),水煎温服。
服上方十余剂,诸证悉平。
本文摘自《黑龙江中医药》,1982年第3期,作者/袁熙俊。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