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治疗抑郁症验案一则
抑郁症是一组以心境显著而持久的改变为基本临床表现的精神疾病,常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临床上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表现为悲观失望,对日常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乏感,严重者甚至反复出现自杀念头或行为。其中,精神症状可概括为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意志减退三大表现。
中医学对抑郁症的认识较早,主要将其归类于情志疾病的范畴。《黄帝内经》将情志因素看作是导致人体致病的重要原因,并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等大量有关情志致病的记载。中医对于抑郁症的归属主要还是以”郁证”为主要范畴,其它则散见于百合病、脏躁、癫证、失眠、健忘以及梅核气等疾病中。临床中抑郁症的表现及辨证分型不是单一的某些证型,常有虚实寒热错杂之证。情志所伤是其外因,脏气失调为其内因,内外结合,相互影响,促发本病。故在临床中对于抑郁症的治疗需要四诊合参,详细辨证,随证治之。
伍炳彩教授从医50余载,擅用经方、时方治疗疑难杂病,收效良好,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比较显著。在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能够见微知著、抓住主证,善于守方,用药时常汤剂、散剂、丸剂灵活运用。
1病案资料
贾某,女,24岁,未婚。
2016年5月30曰初诊:近两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少食少言,静默喜卧,身体肌肉僵硬,悲伤欲哭,易饥饿,易紧张,胆怯易惊。平素对自己的生活管束较严,长期独自在国外学习。舌体稍胖,苔白稍腻,咽红,脉弦不静,寸尺偏浮。
中医诊断:郁证(肝郁血虚,心神不宁,兼有湿热)。
治法:调肝解郁,养心安神,兼清湿热。
选方:银翘马勃散合甘麦大枣汤合百合地黄汤。
处方:金银花10g 连翘10g 马勃5g 牛蒡子10g 射干10g 浮小麦30g 大枣4枚 生甘草6g 百合12g 生地黄10g 7剂。
2016年6月6日二诊:药后诸症日渐好转。
刻下:纳寐安,精神体力较前好转,二便平,仍静默少言,肌力正常,时悲伤欲哭,近期压力较大,喜叹息,自主运动量较少,情绪仍消沉,偶心烦,流泪,出汗减少,全身汗出,仍易疲劳、胆怯易惊。近2月来月经推迟,量色正常,无血块。舌红苔白稍腻,脉弱寸旺。守初诊处方,7剂。
2016年6月13曰三诊:诉自6月7曰开始出现烦躁,恐惧,躁动不安,甚则时有轻生念想,情绪低落,时有悲伤流泪,对外界刺激敏感,时觉胸闷,易叹气,食欲差,食后无所苦。近日汗出较多,眠浅,易惊醒,烦躁不安,二便平。舌质红苔薄黄,咽稍红,脉沉稍数寸浮。
处方1(汤剂):守初诊处方加茯苓10g、杏仁10g,7剂。
处方2(安神定志丸):茯苓10g,茯神10g,远志10g,石菖蒲10g,龙齿10g,党参15甘。5剂。上为细末,蜜丸为梧桐子大,每日2次,每次9克,开水冲服。
2016年7月4日四诊:服药后易受惊吓好转,仍悲伤欲哭、易叹息,烦躁好转,纳眠可,二便调。月经2月未至。舌淡红苔薄白,脉弦寸浮。处方1:汤剂守三诊处方加淡豆鼓10g、焦桅子10g,7剂。
处方2 :丸剂守安神定志丸。
2016年7月11日五诊:服药后胆怯、悲伤欲哭较前好转,自主活动量较前增加,烦躁好转,叹息减轻。
刻下:仍感胆怯、悲伤欲哭,喜叹息,声音小,偶尔烦躁,食欲一般,食量小,眠浅易醒,二便平,脉滑。LMP :
2016年7月10日,量中等,色鲜红。处方:汤剂守四诊处方加夜交藤10g,7剂;丸剂同前。
2016年7月18日六诊:病情好转,叹息、悲伤减少,会和家人交流,纳眠可,舌苔稍腻,脉软稍滑。处方:汤剂守五诊处方加赤小豆10g、蔻仁6g ;丸剂同前。
2016年7月22日七诊:药后悲伤欲哭减轻,叹息减少,睡眠较深,纳食增加,和家人交流仍少
本文原载于《江西中医药》2017年2月。作者/钟石秀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