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叟,年逾古稀。冬月感寒,头痛发热,鼻流清涕。自服羚翘解毒丸6丸,自觉精神甚疲,而且手足发凉。切脉未久,旋即侧头欲睡,握其手,凉而不温。切其脉不浮而反沉,视其舌则淡嫩而白。

辨证:?

治则:?

方药:?

服一剂,精神转佳。再剂,手足转温而愈。(刘渡舟.新编伤寒论类方,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答案

辨证:少阴伤寒,肾阳虚

治则:急温肾阳

方药:四逆汤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225条:脉浮而迟,表热里寒,下利清谷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伤寒论》第323条: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伤寒论》第353条: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54条:大汗,若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伤寒论》第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伤寒论》第388条: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明理论》:此汤申发阳气,却散阴寒,温经暖肌,是以四逆名之。甘草味甘平,《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却阴扶阳,必以甘为主,是以甘草为君;干姜味辛热,《内经》曰:寒淫所胜,平以辛热。逐寒正气,必先辛热,是以干姜为臣;附子味辛大热,《内经》曰:辛以润之。开发腠理,致津液通气也。暖肌温经,必凭大热,是以附子为使,此奇制之大剂也。四逆属少阴,少阴者,肾也,肾肝位远,非大剂则不能达,《内经》曰:远而奇偶,制大其服。此之谓也。

《千金方衍义》:四肢为诸阳之本,故能运动不息,今因阳气乖离,所以四肢厥冷。用黑附子温补下焦之真阳,干姜温散中焦之寒逆,甘草温养三焦之元气,为直中阴寒之专药。

《寒温条辨》:此方通治三阴脉沉,恶寒,手足厥逆之证,故用附于之生者,上行头顶,外彻肌表,以温经散寒;干姜亦用生者,以内温脏腑;甘草独用炙者,以外温荣卫,内补中焦也。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