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某某,女性,78岁。主诉:头晕乏力1周,伴恶心,于2013年3月13日入院,入院诊断:脑供血不足,高血压Ⅱ级,予以活血化瘀等对症治疗。症状减轻不明显。

3月18日查房,刻下:头晕不舒,时有恶心,口苦,纳差,时有腹部隐痛,两便调。舌淡红,苔薄腻,脉浮弦。

中医诊断:眩晕。

六经辨证分析:

头晕,口苦,纳差,属少阳病。

纳差,时有腹部隐痛,属太阴病。

苔薄腻,脉浮弦,属水饮证。

六经辨证:少阳太阴合病。

处方:柴胡桂枝汤合当归芍药散合泽泻汤。

柴胡24 黄芩12 法夏18

党参18 炙甘草15 红枣20

干姜12 当归20 芍药20

川芎18 茯苓20 生白术20

泽泻20 桂枝20(4剂)

4剂服完,患者头晕明显减轻,口苦消失,胃纳渐开,舌淡红,苔薄腻,脉浮弦,原方再进4剂,4剂服完,症状消失,出院。

【按】少阳病提纲证:口苦咽干目眩。患者符合两条,诊断成立。腹部隐痛,属太阴,《伤寒论》中太阴病篇,有桂枝加芍药为主治。辨证为少阳太阴合病,选择少阳太阴合病的主方柴胡桂枝汤合太阴病养血利湿正痛的当归芍药散,加入止眩晕的泽泻汤;但是患者阳明热不明显,因此泽泻用小剂量与白术剂量相等,方证相应,效果理想。

本文摘自《经方临证指要与医案》,闫云科著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