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女,61岁, 体型中等偏胖 ,退休人员,2023年9月1日就诊。

主诉:腰痛3月。

现病史:患者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沉重、冷胀痛,不能久坐,曾于多家医院就诊、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以针灸、推拿理疗、药物(具体不详)疗效不佳,个别医生提出手术治疗,病人压力山大,经朋友介绍来诊。

刻症:焦虑面容,腰部沉重、冷酸胀痛,久坐加重、平卧休息减轻,稍活动后感下肢乏力沉重、多汗,无双下肢肿胀,时有口苦无口干,无胸闷气短,无腹胀、腹泻,寐、纳可,二便可。舌苔薄白、舌下静脉轻度瘀滞,脉沉细。否认药物过敏史、手术史。

专科检查:脊柱轻度侧弯,双侧腰肌紧张,L3-S1棘间及椎旁压扣痛(+)、L4-5为甚,双侧臀中肌压痛(+),挺腹试验(+),直腿抬高试验(-),双下肢肌力5级,色泽感觉正常,巴彬斯基征(-)。

中医诊断:腰痛 寒湿阻滞 气滞血瘀

中医用药:肾着汤合四逆散加减

茯苓30克 炒白术20克 干姜30克 炙甘草20克 柴胡20克 炒枳壳10克 赤芍30克 桑寄生40克 牛尾独活30克 酒川芎20克 党参30克

中药用法:三剂,两日一剂,每日三次,患者服完二剂,眉开眼笑复诊,腰部沉、冷胀痛缓解,可以打麻坐整个下午,稍感胸背部胀痛,继续服中药、配合1周3次针灸理疗巩固疗效,现患者完全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感悟分析:

上述病例,按以往思路借助解剖、影像指导,还是重蹈覆辙,应用仲景思维,结合望、闻、问、切,联想到师父反复强调腰痛“肾着汤”条文:“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干姜苓术汤主之”。由炙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组成,暖土胜湿,

适用寒湿所伤之肾着病,思路清晰,法从心出,提高了诊疗效果。

作者:王金虎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