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寻常性牛皮癣用黄连阿胶汤合桂枝茯苓丸料

川某,54岁,女。初诊1979年10月5日。营养一般,面色红。10年前起,月经后出现头痛,每次均需卧床休息3天,已成习惯。头痛严重时伴有恶心。现在月经不规则,但即使无月经时,头痛却依然发生。曾生育2胎。

同样,自10年前起患全身性牛皮癣,除颜面外,全身几乎无处不发红,并可见牛皮癣所特有的圆形红色光泽,其状令人不忍睹;痒感明显。在某大学医院皮科住院治疗,但不见效。开始曾用激素制剂,因几乎无效故已停用;其后发热39.5℃约1周,全身红肿、痂皮剥落,痛苦不堪。故对激素产生畏惧,不敢再用。头痛以右侧为多,另有肩凝、腰痛等自觉症状,血压140/80mmHg。

根据病情,属虚实中间型。最初投给了消风散,但服后未见好转征兆;其次投给温清饮加连翘,服后反而呈恶化倾向。因而又考虑为虚证与瘀血兼在,乃投给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料合方并加卵黄1个。

服此方后第3天起,皮肤红色开始消退且好转很快,20天内全身已消退80%,痒感也基本消失。服药后曾来过1次月经,但与经期终了的同时,头痛也完全消失。患者对如此快速治愈、惊喜交加,一再表示感谢。

本例表明,黄连阿胶汤与桂枝茯苓丸料的合方,确实发挥了极好的作用。但有必要做更长期的观察,故而患者仍在继续服药之中。

二、寻常性牛皮癣用黄连阿胶汤一例

片某,34岁,女。初诊1979年12月。主诉8年前全身出疹,以后反复出没,故迄今未能结婚。医院诊断为寻常性牛皮癣。

体型瘦,胃肠弱,有冷症,食欲普通,大便2~3日1次,有白带,肩凝,视力减低。

胸、腹部牛皮癣多发,如撒布了红豆一般;后背较少,腰及大腿亦呈多发性,有痒感。血压110/70mmHg,脉及腹部均呈软弱、虚象。

开始投给了十味败毒散提取物粉末剂,服用2个月后未见效;又以虚证及因内热而致皮肤枯燥、心烦不眠为目标,改投黄连阿胶汤。

服药1个月后皮肤症状无明显变化,但失眠有所好转,故继服1个月后,皮肤红色减退约一半,痒感基本消失。再服2个月后,皮肤在外观上已很干净,好转度达80%;过去冬、夏时有恶化倾向,而今年入夏后却继续好转。

笔者过去用于寻常性牛皮癣的处方中,最多用的是温清饮,其次是祛瘀血丸;黄连阿胶汤的经验不多,包括本例在内只用过2次。

本方系少阴病篇中的处方,适用于发疹较平坦,色红而干燥,有瘙痒、糠状落屑、日晒后恶化者,故与本病例颇为符合。

三、寻常性牛皮癣用黄连阿胶汤二例

仓某,15岁,男。初诊1978年8月6日。现在的体格、营养均一般。9岁起患寻常性牛皮癣,接受过包括外用激素剂的各种治疗,病情始终呈一进一退状态。初诊时除颜面外,病灶布满全身,到处如同撒满红色花瓣,从而也就涂满了倍他米松软膏。

开始时,从改善体质的意义上,投给了4个月的柴胡清肝散提取物粉末剂,但效果不佳。其次改用荆芥连翘汤提取物粉末剂2个月,病情多少有所好转、但仍呈一进一退之势。口渴严重,一次可连喝5杯冷水,因而又改用白虎加人参汤3个月,也略见效果。

根据其外观上虽非明显虚证,但自称动不动就感疲倦,故第4次换方用黄连阿胶汤(黄连3g,黄芩2.5g,芍药3g,阿胶3g,卵黄1个后入),此时已是1年后的1980年8月。

服此方后,患者称比较有效,故嘱其继续服用约2年余;1983年起,因大便少,又加大黄1g后,效果更加明显,外观上各症状已基本消失,到8月时好转率已达90%。

柴胡清肝汤和荆芥连翘汤均包含有温清饮的处方,但其效果并不理想;改用黄连阿胶汤后才见明显好转,且连续半年以上保持好转势头,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好现象。

自初诊后经过5年治疗才见好转,且几经换方,患者的坚强毅力是起了重要作用的;对此,笔者的反省是:应该更早地改用黄连阿胶汤!

作者/矢数道明 编译/侯召棠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