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因其方证中有“其身甲错”,冯世纶老师将本方活用于皮炎、痂癞等病,亦有用本方治疗鹅掌风久不愈,一剂而见效的验案。本期分享冯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治疗膝关节脓肿一案,供大家参考。

张某,女,80岁

初诊:2021年11月6日

左膝关节置换术后反复化脓感染,加重2月就诊,2018年行人工关节置换术,2021年5月化脓,2021年8月行清创术,9月22日又红肿破溃。刻下:左膝脓肿破溃流脓,局部色紫暗,不痛,伴肿大,无发热恶寒,伴四逆,口干,不苦,纳差,常胃胀痛,大便干,2-3日一行,后背觉凉,平素怕冷亦怕热,眠差,苔白腻,脉细弦。

辨六经为太阴阳明夹瘀

辨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生薏仁30g,败酱草30g,生白术60g,冬瓜仁15g,桃仁10g,白芍10g,丹皮10g,白附片18g,当归10g,生黄芪12g

7剂

二诊:2021年11月13日

脓液减少,后背凉减,仍胃胀痛,大便干,2-3日一行,口干不明显,舌苔白,脉细。

患者口干减轻,以胃胀痛为主,辨六经为太阴夹瘀

辨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去败酱草合桂枝茯苓丸加减。11月6日处方去败酱草加党参10g,陈皮30g,自加生姜3片,7剂。

三诊:2021年11月20日

伤口处又化脓,胃脘胀,大便日一行,不畅,口干,苔白脉细。

辨六经为太阴阳明夹瘀

辨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豆归饮合桔梗汤加减:

生薏仁30g,败酱草30g,白附片10g,生白术60g,桔梗10g,炙甘草6g,草河车15g,赤小豆15g,当归10g

7剂

四诊:2021年11月27日

胃胀已,自诉周身松快,伤口周围皮肤瘀肿,局部破溃,大便日一行,苔白,脉细弦数。辨六经为太阴病处方:在11.20日处方中加生黄芪50g,蒲公英30g,7剂

五诊:2021年12月4日

左膝肿,色暗,胃胀已,大便2日一行,眠改善,口干减,夜间微口干,苔白脉弦细数。

辨六经为太阴病

辨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豆归饮合桔梗汤加减

生薏仁30g,败酱草30g,白附片10g,生白术90g,桔梗10g,炙甘草6g,草河车15g,赤小豆15g,当归10g,生黄芪60g,蒲公英30g,鹿角霜15g

7剂

六诊:

症大减,左膝关节局部瘀肿紫显减,色淡红,无痛,伴痒感,仍口干,大便干,2-3日一次,苔白,脉细弦。

辨六经为太阴病

辨方证:薏苡附子败酱散合豆归饮加减

生薏仁30g,败酱草15g,白附片10g,生白术90g,炙甘草6g,赤小豆15g,当归10g,生黄芪60g,蒲公英30g,鹿角霜15g

7剂

笔者按:

1.关于病位

胡希恕先生在《经方辨证施治概论》中指出,六经指太阳、阳明、少阳的三阳和太阴、少阴、厥阴的三阴,《伤寒论》虽称之为病,其实即是证,而且是来自于八纲,八纲中所谓的表、里、半表半里三者,均属病位,阴、阳、寒、热、虚、实六者,均属病情。

病情势必反映于病位,而病位亦由病情的反映而反映,故无病情则亦无病位,无病位亦无病情。表指体表,即由皮肤、肌肉、筋骨等所组成的机体外在躯壳,则为表,若病邪集中地反应于此体部,即称之为表证。

此案患者虽左膝关节处反复脓肿,瘀紫,辨病位并不在表,所谓病位,是指病邪所反应的病位,并不是指病变所在的病位,即病位≠病灶。此案患者病变在表,但病邪集中反应于里,症见四逆,纳差,胃胀痛,大便干,病邪集中反映于里,为里虚寒不及之症,口干因瘀而化热,乃局部郁热,辨六经为太阴里虚寒证,病变局部脓肿,瘀紫,不热不痛,均因整体阳气不足,不能鼓动气血于表,排脓外出所致。

2.关于方证

此案中,冯老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疮痈肠痈浸淫病》篇第3条:“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生薏仁味甘微寒,长于解凝滞、排脓、利小便,败酱草味辛苦微寒,长于清热祛瘀排脓,二者药性均偏寒凉,在两味寒凉药中加入大热之附子,可振奋机能,助脓排出。冯老常用此方治疗皮肤病变,在《经方传真》中,冯老指出本条“其身甲错”的说明,可活用于皮炎、痂癞等病。

患者高龄,病情迁延日久,虽病变部位在表,左膝局部瘀紫,皮下脓肿,但患者整体不及,无发热恶寒,症见四逆,纳差,常胃胀痛,大便干,2-3日一行,后背觉凉,眠差,苔白腻,脉细弦。

一、二诊时白附片用至18克,以大剂量附子合当归补血汤温阳益气养血,取桂枝茯苓丸中活血化瘀药以行通达之性,重用生白术生津通便,冬瓜仁利湿排脓,此方中去桂枝、茯苓,因遵《伤寒论》第85条:“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桂枝虽较麻黄为微汗药,但此患者无表证,且脉细弦,示患者体内津液已有不足,故去发汗之桂枝、利湿之茯苓。

二诊时口干减轻,说明患者体内阳明郁热轻,故去败酱草,增胃胀痛,对于脾胃不健,饮食纳差伴胃腹胀满者,冯老常用外台茯苓饮加减,取外台茯苓饮之健脾理气药党参、陈皮,增生姜健胃生津,脾胃乃气血化生之源,脾胃健,中气足则气血化生无碍。

三诊膝关节局部脓液增多,在薏苡附子败酱散中增桔梗汤及赤豆当归饮增强排脓作用,草河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功效,现代药理学证明其有广谱抗菌作用,脓多之时加用可促进局部脓液消化吸收。

四诊增大量黄芪益卫固表,托毒生肌,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五诊,在四诊基础上加用血肉有情之鹿角霜,温肾助阳,益精养血,症大减。

六诊脓减,局部瘀紫明显好转,药已中的,宜击鼓再进,去消肿化脓之草河车,减败酱草量,继续消息之。

冯老在治疗患者过程中,始终以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据证情变化,加减适证药物合而用之。所谓方证乃辨证之尖端,在六经辨证指导之下,不仅要选适合的方证,还要根据患者情况选择适合的辅药、适合的药量合而用之,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作者:李媛 中国气象局医院

文章内容来自于互联网,收录仅用于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