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暑热浸淫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夏季感受暑毒,暑湿热蕴蒸肌肤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肿结块,发热、口干,苔薄黄腻,脉滑数。常见于疖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症状详情

常见病

疖。

病因

病因

本证由夏秋季节感受暑毒;或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蕴蒸肌肤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发于夏秋季节,以小儿及产妇多见。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跟脚很浅,范围局限;可伴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舌苔薄腻,脉滑数。

症情分析

暑湿热毒之邪蕴阻肌肤,阻塞气血,郁而生热,与邪互结,则局部皮肤红肿结块,灼热疼痛,跟脚很浅,范围局限;暑湿蕴遏,气机内蕴,则发热、口干、便秘、溲赤等症。

治疗

治法

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

清暑汤加减。

常用中药

连翘、花粉、赤芍、银花、甘草、滑石、车前、泽泻。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