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灼真阴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热灼真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温邪热邪,侵入下焦,劫灼肝肾之阴所致,以身热面赤,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燥咽干,心中动悸,神倦耳聋,脉虚大或结代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风温、春温、暑温等温病的后期。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风温、春温、暑温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 春温
症见身热,口干,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神倦,脉虚等;若舌燥耳聋,乃肾精大亏,真阴欲竭,宜滋补真阴,方用加减复脉汤(《温病条辨》)。若已见手足蠕动,舌绛苔少等,为肝肾之阴俱耗,水不涵木,虚风内动,须滋阴潜阳,方用二甲复脉汤(《温病条辨》)。
2、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
若邪在阳明久羁,脉沉实转为脉虚大,壮热转为发热嵇留,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烦渴转为口干苔燥,反不甚渴,此为邪热深入下焦,耗伤真阴,均宜复脉汤加减。若心中憺憺而动,脉细促者,为阴虚水亏,虚风内扰,宜滋阴潜阳,镇肝熄风,方用三甲复脉汤(《温病条辨》)。若已见于足抽搐,瘓疯,时时欲脱者,为阴虚不敛,虚阳上扰,急宜滋阴固脱,潜阳熄风,方用大定风珠(《温病条辨》)。暑温热耗真阴证,症见心热烦躁,消渴不已,舌红绛,苔黄燥者,为水火不济,须滋肾水,清心火,方用连梅汤(《温病条辨》)。
病因
病因
本证为温邪热邪,侵入下焦,劫灼肝肾之阴所致。常见于多种温病的后期。而春温、风温、暑温疫等疾病中尤易出现。春温病多伏邪为患,里热甚重,病情廷久,邪传下焦,每易耗伤阴液;风温为风热相合,暑温为阳热之邪,温疫则系疫邪为患,火毒炽盛,均易伤阴耗液。
表现
临床表现
低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齿黑,或心悸,或神疲多眠,耳聋,舌干绛或干萎,甚或紫晦而干,脉虚细或结代。
症情分析
邪入营分,热灼营阴,故身热夜甚,甚或时有谵语;热窜血络,血热妄行,溢于肌肤,则见斑疹,邪热尚未完全入血,故斑疹隐隐可见;舌降而干,脉细数为热灼营阴之征;若邪热由气传营者,可见舌上多有薄黄之苔;若邪已深入营分,则舌呈纯降而少苔。
治疗
治法
滋养阴液
方药
加减复脉汤。
常用中药
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麦冬、阿胶、麻仁。
针灸治疗
选取大陵、太溪、神门、三阴交、曲池、合谷、阳陵泉等穴。
转归预后
阴虚之人易患温病,须防邪热直入下焦,劫灼真阴,气阴两虚之人感受温热而为病,或误用辛温表药,劫津液,耗心气,症见心中震震,汗泄不止等阳气欲脱之象,若治疗失当,则阴阳两脱而莫救。本证在阳虚之人或误下之后,如见大便溏泄者,不宜大剂滋腻,恐其滑润助泄,宜滋阴养液与涩肠止泄并施。温病至此,阴液将竭,留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执此大纲,统筹全局,则不致贻误。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