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食积滞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乳食积滞证,中医病证名。是脾胃虚弱,乳食停滞不化而出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酸臭。常见于小儿积滞。
发病部位
脾,胃
就诊科室
小儿科、脾胃病科
相关疾病
小儿积滞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小儿积滞
临床表现为不思饮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治宜消乳化食,和中导滞。。方用消乳丸、保和丸。
病因
病因
小儿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若调护失宜,喂养不当,则易为乳食所伤。伤于乳者,多因哺乳不节,过急过量,冷热不调;伤于食者,多由饮食喂养不当,偏食嗜食,或过食膏粱厚味,煎炸炙煿,或贪食生冷、坚硬难化之物,或添加辅食过多过快。盖胃主受纳,为水谷之海,其气主降;脾主运化,为生化之源,其气主升。若乳食不节,脾胃受损,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调,宿食停聚,积而不化,则成积滞。伤于乳者,为乳积;伤于食者,则为食积。
表现
临床表现
有乳食不节史,以不思乳食、脘腹胀满,嗳吐酸腐、大便酸臭。
症情分析
食积脾胃,运化失调,升降失和,则不思饮食,嗳腐酸馊或呕吐食物、乳片,脘腹胀满疼痛,大便酸臭;积而化热,热扰心神,则烦躁啼哭,夜眠不安,手足心热;舌质红,苔白厚或黄厚腻,脉象弦滑,指纹紫滞为积而化热之象。
治疗
治法
消乳化食,和中导滞
方药
消乳丸;保和丸。
常用中药
炒麦芽、砂仁、焦神曲、香附、陈皮、炒谷芽、茯苓、焦山楂、鸡内金、莱菔子、半夏、连翘。
针灸治疗
足三里、中脘、粱门、内庭、天枢。毫针泻法。
转归预后
若积久不消,迁延失治,则可进一步损伤脾胃,导致气血生化乏源,营养及生长发育障碍,形体日渐消瘦而转为疳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