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上气不足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指五脏六腑上升于头部的精气不足,脑海空虚的证候,临床表现为头晕,健忘,眼花,耳鸣等。常见于眩晕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脑病科

相关疾病

眩晕

症状详情

常见病

眩晕

多兼见耳鸣,头重如裹,胸闷恶心,体倦乏力,畏寒肢冷,食少便溏,多寐,舌苔白腻,脉濡弱、或沉滑等“阳为湿困”的特点。此由恣食肥甘,劳倦太过伤及脾胃,健运失司,水湿内聚,痰浊中阻,则清阳不升而致。治宜健脾升阳,燥湿化痰,方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劳倦过度,或饮食不节或禀赋体弱等致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头目耳窍失养而产生本证。

表现

临床表现

头晕昏沉,抬举无力,思维迟钝,健忘,耳鸣,视物昏花,易于疲倦,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无力。

症情分析

气虚体弱,清阳不升,津液精微不能上荣以养清窍,则头晕昏沉,抬举无力,思维迟钝,健忘,耳鸣,视物昏花,易于疲倦,声低气怯,面色无华,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弱无力为气虚之证。

治疗

治法

补气升阳

方药

益气聪明汤加减。

常用中药

黄芪、人参、葛根、蔓荆子、白芍、黄柏、升麻、炙甘草。

转归预后

上气不足经过确当的治疗,多可较快地得以恢复。若上气不足进一步发展,多可同时兼有中气不足之证。若上气不足,髓海久失其养,则可发展为髓海不足之证,若上病及下,可形成肾气虚衰之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