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热腑实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痰热腑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痰热阻滞,风痰上扰,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临床表现为日晡潮热,时有谵语,痰涎壅滞,喘促不宁,大便秘结,或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苔黄腻或黄滑或黄燥,甚者灰黑而燥,脉沉实有力而右寸实大。本证可见于春温、中风、风温及现代医学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血管意外中。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春温、中风、风温、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急性脑血管意外
症状详情
常见病
中风
临床表现为素有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突然发病,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舌强语謇或不语,神识欠清或昏糊,肢体强急,痰多而黏,伴腹胀,便秘,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苔黄腻,脉弦滑或弦涩。治宜通腑泄热,息风化痰。方用桃仁承气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多因外邪犯肺,郁而化热,热伤肺津,炼液成痰,痰热壅盛阻肺,肺经热邪不解,顺传阳明与积滞相结而致,里热熏蒸则神明被扰。亦可因素体多痰,病后郁而化热,或素体痰热内盛,致津液被伤,大便内结而成痰热腑实之证;或因病后气机运行不畅,大便传导失职而致痰热、腑实并见。
表现
临床表现
日晡潮热,时有谵语,痰涎壅滞,喘促不宁,大便秘结,或纯利恶臭稀水,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苔黄腻或黄滑或黄燥,甚者灰黑而燥,脉沉实有力而右寸实大。
症情分析
痰热壅盛阻肺,肺经热邪不解,故见痰涎壅滞,喘促不宁,里热熏蒸则神明被扰烦躁谵语,痰热内盛,致津液被伤,大便内结而见大便秘结,肛门灼热,腹部胀满硬痛拒按;或因病后气机运行不畅,大便传导失职而致痰热、腑实并见。
治疗
治法
泄热化痰,软坚攻下
方药
宣白承气汤。
常用中药
生石膏、生大黄、杏仁粉、栝楼皮。
针灸治疗
取穴大椎、曲池、商阳、合谷、内庭、关冲、天枢、上巨虚、十宣等,用泻法,强刺激,每日1-2次。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