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表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风寒之邪侵袭肌表所表现的证候,以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常由风寒袭表,腠理闭塞,或风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所致。常见于感冒、咳嗽、喘证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感冒、咳嗽、喘证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感冒

卫阳被遏,肺气不宜,故以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鼻塞,流清涕,喷嚏为主要表现,治当辛温解表,方选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

2、咳嗽

风寒袭肺,肺气壅塞不得宣畅,寒邪郁滞,气不布津,凝液成痰,故以咳嗽声重,咽痒,咳痰稀薄色白为主要表现,治当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方选三拗汤(《和剂局方》)、止嗷散(《医学心悟》)或华盖散(《和剂局方》)加减。

3、喘证

本证以喘咳气急,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色白为主要表现,此系风寒之邪壅塞于肺肺失宣降,壅塞上逆而致,治当宜肺散寒,止咳平喘,方选麻黄汤(《伤寒论》)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常由风寒袭表,腠理闭塞,或风邪袭表腠理不固,营卫失和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以恶寒、发热、头痛、苔薄白、脉浮为主要临床表现。兼见恶寒甚、无汗、身痛、或鼻塞流清涕、气喘、脉浮紧者,为表实寒证;兼见自汗、恶风、鼻鸣干呕、脉浮缓者,则为表虚寒证。

症情分析

风寒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宣发,郁而发热;卫气受遏,失其“温分肉、肥腠理”的功能,肌表不能得到正常的温煦,故见恶寒;邪气郁滞经络,气血流行不畅,以致头身疼痛;肺主皮毛,开窍于鼻,邪气从皮毛及口鼻而入,内应于肺,肺失宣肃,出现鼻塞流涕,或鼻鸣干呕,甚至气喘;邪未入里,舌象尚无明显变化,故为薄白苔;风寒袭表,正气奋起抗邪,脉气鼓动于外,故脉浮;表实寒证者正气旺盛,寒邪外束,故无汗而脉浮紧;表虚寒者卫阳不固,营卫失和,故恶风汗岀而脉浮缓。

治疗

治法

解表散寒

方药

麻黄汤、桂枝汤。

常用中药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芍药、大枣、生姜。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