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蕴毒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热蕴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饮食不节、居处潮湿等,造成体内湿热蕴积,热盛成毒,而造成一系列病变的证候。
症状详情
常见病
湿温
临床表现为发热口渴,胸痞腹胀,肢酸倦怠,咽肿溺赤,或身目发黄,苔黄而膩。治宜清化湿热,解毒利咽。方用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病因
病因
本证由湿热交蒸,热势较盛,蕴酿成毒,充斥气分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发热口渴,咽喉肿痛,小便黄赤,或身目发黄,脘腹胀满,肢酸倦怠,苔黄腻,脉滑数。
症情分析
邪热伤津故发热口渴;湿热酿毒,上壅咽喉则咽喉肿痛,流注下焦则小便黄赤,横犯肝胆则身目发黄;湿热留中,阻滞气机则脘腹胀满,肢体倦怠;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治疗
治法
清热利湿解毒
方药
甘露消毒丹。
常用中药
飞滑石、淡芩、茵陈、藿香、连翘、石菖蒲、白蔻、薄荷、木通、射干、川贝母。
转归预后
平常注意起居环境的改善和饮食调理,不宜暴饮暴食,酗酒,少吃肥腻食品,甜味品,以保持良好的消化功能,避免水湿内停或湿从外入,这是预防湿热的关键。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