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感受湿邪,或脾之运化输布功能障碍,从而引起水湿停滞于体内的证候。湿证有外湿、内湿之分。常见于感冒、泄泻、痢疾、胁痛、黄疸、头痛、水肿、淋证、癃闭、腰痛、痹病等疾病中。

相关疾病

感冒、泄泻、痢疾、胁痛、黄疸、头痛、水肿、淋证、癃闭、腰痛、痹病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感冒

暑邪挟混伤表,卫表不和,肺失宣肃,症见身热,微恶风,肢体酸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粘,渴不多饮,胸闷,呕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而膩,脉湑数,治宜清暑祛湿解表,方用新加香薷饮(《湿病条辨》)。

2、泄泻

湿邪停滞于脾胃大小肠,致脾胃功能障碍,运化失常而生泄泻,湿邪又有寒湿、湿热之分,偏于寒者症见泄泻清稀,腹痛肠鸣,脘闷食少,伴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解表散寒,芳香化湿,方用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偏于热者症见泄泻腹痛,泄下急迫,或泄而不爽,便黄褐而臭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苔黄膩,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方用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3、痢疾

湿热疫毒、寒湿侵于肠腑,气血与之相搏结,肠道传导失司,脂络受伤,气血凝滞,腐败化为脓血,则发为痢疾,症见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偏于湿热者治宜清热解毒,调气行血,方用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偏于寒湿者,治宜温化寒湿,方用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味。

4、胁痛

湿热之邪郁于肝胆,肝络失和,则发胁痛,症见胁痛,口苦,胸闷,纳呆,呕恶,目黄,身黄,小便黄,舌苔黄腻,脉弦滑数,治宜清热利湿,疏肝止痛,方用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

5、黄疸

湿阻中焦,脾胃升降功能失常,影响肝胆疏泄,以致胆液不循常道,渗入血液,溢于肌肤而发黄疸,以湿热为主者为阳黄,症见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口渴,腹部胀满,胸脘痞闷,纳呆,呕恶,口干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苔黄膩,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退黄,方用茵陈蒿汤《伤寒论》);以寒湿为主者为阴黄,症见身目俱黄,黄色晦暗,纳少脘闷,腹胀便溏,神疲畏寒,口淡不渴,舌质淡,苔腻,脉濡缓或沉迟,治宜健脾和胃,温化寒湿,方用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

6、头痛

风湿外感,上犯巅顶,湿蒙清空,清阳不展,而致湿证头痛,症见头痛如裹,肢体困重,纳呆胸闷,小便不利,便溏,苔白腻,脉濡,治宜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

7、水肿

肺脾肾三脏失调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而致水肿,症见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困重,胸闷纳杲,泛恶,苔白膩,脉沉缓,治宜健脾化湿,通阳利水,方用五皮饮(《中藏经》)合用胃苓汤(《丹溪心法》)。

8、淋证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则见淋证,症见小便短数,灼热刺痛,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口苦,呕恶,大便秘结,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淋,方用八正散(《和剂局方》)。

9、癃闭

中焦湿热不解,下注膀胱,膀胱湿热阻滞,气化不利,小便不通而成癃闭,症见小便点滴不通,小腹胀满,口苦口粘,苔黄膩,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通利小便,方用八正散(《和剂局方》)。

10、腰痛

外感风寒湿热,以湿邪为主,痹着腰部,阻遏经脉,发为腰痛,偏于寒湿者症见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于阴雨天加重,苔白膩,脉沉而迟缓,治宜散寒行湿,温经通络,方用甘姜苓术汤(《金匮要略》)加味;偏于湿热者症见腰部弛痛,痛处伴有热感,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治宜清热利湿,舒筋止痛,方用四妙丸(《成方便读》)。

11、痹病

感受风寒湿邪,以湿邪偏重,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发为着痹,症见肢体关节重着,酸痛,痛有定处,手足沉重,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膩,脉濡缓,治宣除湿通络,祛风散寒,方用薏苡仁汤(《类证治裁》)。

病因

病因

外湿乃为六淫之一,指因气候潮湿、久居湿地,或感受雾露之邪,或涉水淋雨,或长期水中作业而感受外界湿邪而言。内湿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素体或久病脾肾阳虚,运化功能障碍,水湿之气停滞。

表现

临床表现

头胀而痛,首如裹,胸闷呕恶,脘腹胀满,口不作渴,四肢懈怠,身重不舒,或关节酸痛重着,屈伸不利,纳呆,便溏,苔膩,脉濡。

症情分析

湿为阴邪,性质重浊而粘腻,易阻滞气机活动,障碍脾之运化,故外湿症见头重如裹,体重腰酸,胸闷呕恶,四肢困倦,关节肌肉疼痛,小便不利,大便溏泄等一系列外感湿邪、湿阻中焦表现,内湿指体内水湿停滞而言,是由于素体或久病脾肾阳虚,运化功能障碍,水湿之气停滞。内湿证出现纳呆,腹泻,腹胀,小便少,面黄,肢肿等症状。

治疗

治法

健脾化湿

常用中药

人参、白术、茯苓、泽泻、猪苓、苍术、白扁豆、薏苡仁等。

转归预后

湿证常因人体脏腑功能和素体禀赋的差异,以及治疗失当而有不同转归。如脾阳素虚者,易从寒化;胃热素盛者,易从热化;过用寒凉者,易于寒化;妄加温燥者,易于热化。另外湿邪蕴积日久化热,则转为湿热。湿从寒化,多易损伤脾阳,湿从热化,多易耗伤胃阴,这是湿证转化的趋势。但湿为阴邪,湿胜则阳微,湿从寒化,乃为湿证的重要发展趋势。另外,湿性重浊粘潜,故湿证多病势缠绵,病程较长,且易伤脾肾阳气和阻滞中焦气机。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