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脾胃湿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内蕴,脾胃失运,以脘腹痞胀,呕恶纳呆,肢体困重,便溏不爽,或面目发黄,或身热不扬,汗出热不解,渴不多饮,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湿阻、黄疸、水肿、鼓胀、痢疾、泄泻等疾病中。西医学中的霍乱、副霍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等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ampness-heat of spleen and stomach

其它名称

湿热中阻证、中焦湿热证

发病部位

脾,胃

相关疾病

湿阻、黄疸、水肿、鼓胀、痢疾、泄泻、霍乱、副霍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急性胃肠炎、细菌性痢疾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湿阻

此由脾胃功能失调,运化失职,湿从内生,外湿侵犯,内湿与外湿互结化热而成湿阻,症见口苦粘腻,脉满数,治疗应清热化湿,方用连朴饮(《霍乱论》)或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

2、黄疸

多因酒食过度,水谷相并,积于脾胃,复为风湿所搏,热气郁蒸,所以发黄为疸。症见目黄身黄,头重身困,恶心呕吐,胸脘痞满.苔腻,脉濡数,治疗宜清热化湿,化浊,方选茵陈蒿汤(《伤寒论》)及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之类。

3、水肿

因水湿内侵,湿蕴于中,脾为湿困,湿邪化热,湿热交蒸,膀胱输化无权导致水肿,症见遍身浮肿,胸腹痞闷,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苔黄,脉沉数,治当分利湿热,方宜八正散加减(《和剂局方》)。

4、鼓胀

因湿热互结于脾胃,浊水停聚而引起,兼见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有面目皮肤发黄,苔黄膩或灰黑,脉弦数,治疗上应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选中满分消丸(《兰室秘藏》)加减。

病因

病因

可因饮食不调,膏粱厚味,酿成湿热,内蕴脾胃而引起,亦可因感受湿热交阻于中焦而致病。

表现

临床表现

脘腹胀满,肢体困倦,尿少色黄,大便溏泄不爽,纳少厌食,恶心呕吐,或面目肌肤发黄,色泽鲜红如橘子色,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症情分析

脾主运化,其气主升,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湿热蕴结中焦,纳运失司,升降失常,故脘腹痞闷,纳呆呕恶;热势急迫,且湿又为阴邪,易阻气机,故便溏而不爽。脾主肌肉四肢,湿性重着,脾为湿困,流注肢体,故肢体困重。湿遏热伏,郁蒸于内,故身热不扬,汗出不解,口渴多饮,小便短黄。湿热蕴结脾胃,熏蒸肝胆,疏泄失权,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则见身目鲜黄,皮肤发痒。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疗

治法

清利湿热

方药

甘露消毒丹。

常用中药

黄连、黄芩、栀子、茵陈、猪苓、茯苓、泽泻、车前草、滑石、通草、薏苡仁等。

针灸治疗

1、刺法

针刺少商、曲池、委中,或舌下青筋、黑筋处出血。治霍乱、绞肠痧。

2、体针

取中脘,内关,是三里穴,吐甚加合谷,再甚加天枢,腹痛加公孙穴,用泻法,治霍乱。

转归预后

脾胃湿热证的病理演变大致有三,湿热久留不去,伤及阴分,造成脾胃不足或胃阴亏虚证;湿热熏蒸肝胆,使肝胆为湿热所困,疏泄失职,出现黄疸等病;湿热有脾胃影响胃肠,形成胃肠热结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