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寒湿困脾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寒湿内盛,困阻脾阳,以脘腹胀闷,口腻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身目发黄而晦暗,或白带量多,体胖,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泄泻、霍乱、痢疾、黄疸、臌胀等病中。西医学急性肠炎、霍乱、副霍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cold-dampness disturbing spleen

其它名称

寒湿中阻证、寒湿蕴脾证、湿困脾阳证、太阴寒湿证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感染性疾病科

相关疾病

泄泻、霍乱、痢疾、黄疸、臌胀、急性肠炎、霍乱、副霍乱、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泄泻

其特点是起病较急,泄泻清稀,甚则如水样,澄澈清冷不甚臭秽,腹痛,肠鸣,脘闷,食少。此由寒湿之邪侵犯脾胃,致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浊不分,水谷并走大肠而致。若寒重于湿,损及脾阳,伴见腹胀冷痛,喜热饮食,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迟,治以温中健脾,方用理中汤(《伤寒论》)加减。若湿重于寒,困遏脾阳,伴见体重倦怠,脘腹胀满,呕吐恶心,不欲饮食,肠鸣水泻,小便少等,治以健脾祛湿,方用胃苓汤(《丹溪心法》)加减。若兼外感风寒,伴见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治以芳香化湿,解表散寒,用霍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

2、霍乱

见暴起呕吐下利,剧烈吐泻,吐泻物为清水样,或米泔样,不甚臭秽,胸膈痞闷,四肢清冷,是因寒湿秽浊之气,壅滞中焦,阳气受遏,清气不升,浊气不降,而致上吐下泻,治以芳香化湿,或温中散寒,病证初起可用藿香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如寒伤中阳,四肢清冷,吐泻频作,倦怠乏力,治宜温中祛寒可用理中汤(《伤寒论》)。

3、痢疾

其特点是痢下赤白粘冻,白多赤少或纯为白冻,伴有腹痛,里急后重,饮食乏味,胃脘饱闷,头痛困重,是因寒湿中阻,脾阳被遏,健运失司,寒湿阻過肠中,气机阻滞,传导失常所致,治以温中燥湿,散寒导滞,方用不换金正气散(《和剂局方》)加减。

4、黄疸

见黄疸,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脘闷腹胀,大便溏薄,每因大病或久病后,脾阳受损,或饮食不节,湿从内生,从寒而化所致,治以健脾和胃,温化寒湿,用茵陈术附汤(《医学心悟》)加减。

5、臌胀

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身重头重、怯寒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主因寒湿停聚,阻滞中阳,水蓄不行,水湿内蕴,而从寒化所致,治以温阳散寒,化湿利水,方用实脾饮(《济生方》)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多因淋雨涉水,居处潮湿,气候阴雨,寒湿内侵伤中;或由于饮食失节,过食生冷、瓜果,以致寒湿停滞中焦;或因嗜食肥甘,湿浊内生,困阻中阳所致。外湿内湿,互为因果,以致寒湿困阻,脾阳失运。

表现

临床表现

脘腹胀闷,口膩纳呆,泛恶欲呕,口淡不渴,腹痛便溏,头身困重,或小便短少,肢体肿胀,或身目发黄,面色晦暗不泽,或妇女白带量多,舌体淡胖,舌苔白滑或白膩,脉濡缓或沉细。

症情分析

寒湿内盛,脾阳受困,运化失职,则脘腹痞胀或痛,食少;脾失健运,湿滞气机,则口腻,纳呆;水湿下渗,则大便稀溏;脾失健运,影响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泛恶欲呕;性重浊,泛溢肢体,遏郁清阳、则头身困重;若寒湿困脾,阳气被遏,水湿不运,泛溢肌肤,可见肢体肿胀,小便短少;寒湿困阻中阳,若肝胆疏泄失职,胆汁外溢,加之气血运行不畅,则为面目肌肤发黄,晦暗不泽;若寒湿下注,损伤带脉,妇女可见白带量多;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苔白滑腻,脉濡缓或沉细,均为寒湿内盛之象。

治疗

治法

温中散寒,健脾化湿

方药

胃苓汤、理苓汤。

常用中药

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桂枝、泽泻、茯苓、猪苓、白术、生姜、大枣等。

针灸治疗

针刺: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脾俞、关元等,轻刺激,留针5~10分钟,隔日一次,并加灸中脘、天枢、脾俞等,寒性泄泻为宜。

转归预后

本证的病理演变,最易发生的是脾阳虚证;如寒湿发黄,久蕴不解,进而影响血行,由血瘀而成症积;由阳虚水湿停聚,发展成为臌胀病。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