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脾气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气虚脾失健运,以食少,腹胀,大便溏薄,神疲,肢体倦怠,舌淡脉弱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先天不足及后天喂养摄护不当的婴幼儿童,或年老体弱者,或久病、大病之后元气未复的病人多见。常见于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虚劳、小儿疳积等病中。西医学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贫血等疾病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spleen qi

其它名称

脾气不足、中气不足、脾气虚弱证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相关疾病

泄泻、胃脘痛、腹痛、水肿、痰饮、哮喘、痿证、虚劳、小儿疳积、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胃神经官能症、贫血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泄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久泻不愈,谷食不化,大便时溏时泻,时轻时重,多食或进油腻饮食则腹胀肠鸣,腹泻次数增多。缘由脾气虚弱,运化无权,水湿不化,而食入不消,清浊不分,故大便溏薄,且久泻不愈。治宜健脾益气,运中止泻,方用四君子汤、参术汤、参苓白术散。

2、胃脘痛、腹痛

临床上疼痛部位在胃脘或在脐上,疼痛的原因多因素体脾胃虚弱,或久病、大病初愈而复伤脾胃,或劳倦过度,致使脾气不能健运而成,疼痛的特点一是绵绵而痛,二是症状乍轻乍重,病程长,三是喜按,得暖则痛减。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小建中汤、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3、水肿

临床以浮肿起于目窠之下,晨起头面水肿较显著,劳累后则下肢肿甚,甚则通体浮肿,小便正常或少。多由脾气不足引起,治宜理气养脾,方选参术健脾丸(《沈氏尊生书》),或用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4、痰饮

临床上以痰清稀,或多泡沫,量多而易咳出。因中焦脾气不足,健运之职失司,水湿不化为津液而内停,湿聚成痰,治宜健脾祛湿,方选二陈汤(《和剂局方》)、白术丸(《洁古家珍》)、六君子汤(《妇人良方》)加减。

5、哮喘

临床多见于儿童禀赋不足之症突然发作,呼吸有声,呀呷不已。当其发作之时,辨其冷热之不同,以降逆平喘;缓解之时,当健脾以固其本。方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二陈汤、六君子汤加减。

6、虚劳

临床上必素体有脾虚见症,热势或高或低,劳累后加重,缠绵日久不愈。治宜补中益气、甘温除热,方用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病因

病因

多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忧思日久,损伤脾土,或禀赋不足,素体虚弱,或年老体衰,或大病初愈,调养失慎等。

病机

脾失健运以及元气不足而形成的证候。

表现

临床表现

面色萎黄,精神疲倦,气短懒言,纳谷减少,食后腹胀,大便溏泄;四肢倦怠,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妇女月经量减少,色淡,甚则闭经;舌淡苔白,脉缓弱。

症情分析

脾气虚弱,运化无能,故纳少,水谷内停则腹胀,食入则脾气益困,故腹胀尤甚。水湿不化,流往肠中,则大便溏薄。脾气不足。久延不愈,可致血亏虚,而成气血两虚之证,则形体逐渐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缓弱,是脾气虚弱之征。

治疗

治法

健脾益气

方药

四君子汤、六君子汤。

常用中药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薏苡仁、扁豆、大枣、陈皮、神曲等。

针灸治疗

1、针刺

取穴内关、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关元、建里等,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用补法或平补平泻法。轮流取穴。对小儿积疳,用三棱针点刺中指第一指节掌面,以稍出血或黄色粘液为宜。4天1次,5次为1疗程。

2、灸法

取穴中脘、足三里、神阙、胃俞、脾俞等。用艾条或隔姜灸,每日1次。

3、耳针

取交感、神门、肺、胃配十二指肠等穴。每次选2-3穴。

转归预后

脾气虚证的病理演变有多种情况: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虛,使元气亦趋匮乏,从而引发种种疾病;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虚衰,日久气血生化不足,造成气血两虚之证;脾虚不能制水,水失运化,化成痰饮,流溢肌肤,发为水肿;脾气虚甚,则升举之力不足,造成脱肛及内脏下垂,或久泻不愈的脾虚气陷证;脾虚日久不愈,使脾阳不振,形成脾阳虚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