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阴虚夹实证,中医病证名。泛指阴虚兼夹实热、水湿、痰浊、瘀血等邪的证候。其症除有阴虚表现外,并因实邪不同而各具特征。阴虚夹湿证常见于带下病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妇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带下病

症状详情

常见病

阴虚夹湿证见于带下病。

病因

病因

本证由阴虚兼夹实热、水湿、痰浊、瘀血等邪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粘,或有臭味,阴部灼热,腰酸膝软头晕耳鸣,颧赤唇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黄腻,脉细数

症情分析

肾阳偏虚,相火偏旺,阴虚失守,火旺迫之,灼伤血络,复感湿邪,伤及任带二脉,故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粘,有臭味,外阴灼热;肾阴亏损,髓海不足,则腰酸腿软,头晕耳鸣;阴虚内热,热扰心神,则五心烦热,失眠多梦;舌红少苔或黄腻,脉细数均为阴虚夹湿之征。

治疗

治法

滋肾益阴,清热祛湿

方药

知柏地黄汤。

常用中药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知母、黄柏。

针灸治疗

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阴陵泉、合谷、太冲。补泻手法视实际情况而定。

转归预后

带下过多经过及时治疗多可痊愈,预后良好。若治不及时或治不彻底,或病程迁延日久,反复发作,可致月经异常、盆腔疼痛、癥瘕和不孕症等。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