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阴虚湿阻证,中医病证名。指阴液亏虚,湿浊阻滞,以低热盗汗、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舌红苔腻、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于黄疸、肛周脓肿、皴裂疮、干燥综合征、龟头包皮炎等疾病。

其它名称

阴虚湿困证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黄疸、肛周脓肿、皴裂疮、干燥综合征、龟头包皮炎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黄疸

症见目黄,面、身灰黄,腰膝酸软,眩晕目涩,五心烦热,纳少肢困,脘痞腹胀,尿黄。兼见胁肋隐痛,视物昏花,潮热盗汗,咽干耳鸣,心烦不寐,口干口黏,下肢水肿,大便干结或溏滞,舌红或干裂,苔白腻或花剥,脉细濡。

2、肛周脓肿

症见局部漫肿平塌,皮色暗红或不红,疼痛较轻,成脓较慢,溃后脓液清淡不臭,溃口晦黯凹陷,有低热或午后潮热,食欲缺乏,消瘦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宜滋阴除湿,兼清虚热,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3、皴裂疮

症见掌跖及手足背面皮肤干裂、粗糙,对称分布,伴有少量鳞屑、滋水,纳呆,便干,溲少;舌红,少苔或花剥,脉细数。治宜滋阴润燥,方用滋阴除湿汤加减。

4、干燥综合征

症见目干,口干,易疲乏无力,关节肌肉酸痛无力,或关节肿痛,屈伸不利,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滋阴润燥,除痹通络,方用滋阴养荣汤经验方加减。

5、龟头包皮炎

症见多由龟头包皮慢性炎症经久不愈,湿热内蕴不除,暗耗阴血。疮见龟头包皮处发红,表面光滑潮湿,或有脱屑,或见象牙色白斑,或见浸润肥厚,口干不欲饮或不多饮,舌质淡红,舌苔薄黄,脉弦细。治宜清热利湿,佐以滋阴,方用滋阴除湿汤(《外科全身集》)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由阴液亏虚,湿浊阻滞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低热盗汗、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舌红苔腻、脉细滑等。

症情分析

阴虚火旺则低热盗汗;湿气困脾,脾失健运,则肢体困重、口腻食少、胸脘痞闷,舌红苔腻、脉细滑等。

治疗

治法

滋阴化湿

方药

五阴煎。

常用中药

熟地黄、山药、扁豆(炒)、炙甘草、茯苓、芍药(炒黄)、五味子、人参、白术(炒)等。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