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阴虚痰湿证,中医病证名。是指阴液亏虚,痰湿内阻,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胸闷、痰多质黏稠、肢体困重、口腻苔腻、或生瘰疬、舌质红、脉细滑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瘰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

其它名称

阴虚痰浊证、阴虚痰阻证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瘰疬、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瘰疬

表现为初期颈部及耳后结核如豆,数个不定,皮色不变,按之坚实,不痛不热,推之可动,缓慢进展;中期结核增大,数目增多,融合成块,推之不动,与皮粘连,色转暗红而微热,如中软应指,即已成脓;后期溃后脓水清稀,挟有败絮样(干酪样)物质,肉色灰白,形成空腔窦道。伴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胸闷咳嗽,倦怠消瘦,纳少口腻,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肾补肺,化痰散结,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合内消瘰疬丸(《疡医大全》)或小金片(《经验方》);脓成用上方加托毒透脓,上方加透脓散(《外科正宗》);溃后如仍为阴虚痰阻证者,方用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加减;如为气血虚弱,则益气养营化痰,方用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外治初期用冲和膏和阳和解凝膏,中期成脓用切开排脓,溃后脓多用九一丹,脓少疮口不敛用生肌散,空腔窦道用千金散药捻祛腐生肌或手术刮除。

2、慢性支气管炎、哮喘

慢性支气管炎及哮喘见本证者,治宜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养阴敛肺,方用咳喘舒片(《中药成方制剂》)。

病因

病因

因肺肾阴亏,以致阴虚火旺,灼津为痰,痰火凝结于肌肤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多见于体弱之儿童或青年,好发于颈部及耳后,起病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缓缓增大,以后结核累累如贯珠,成脓时皮色转为暗红,溃后脓水清稀,挟有败絮样(干酪样)物质,肉色灰白,形成空腔窦道,日久不愈,或反复溃破。伴见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胸闷咳嗽,倦怠消瘦,纳少口腻,舌红少苔,脉细数。

症情分析

阴虚火旺,则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肺热灼阴,则胸闷咳嗽,倦怠消瘦,纳少口腻;舌红少苔,脉细数为阴虚火旺之象。

治疗

治法

滋阴祛痰

方药

金水六君煎。

常用中药

当归、熟地黄、陈皮、半夏、茯苓、炙甘草、生姜。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