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阳虚气滞证,中医病证名。指阳虚失于温煦,气机阻滞,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胸胁脘腹胀痛、肠鸣、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于结肠癌、结肠息肉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and qi stagnation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结肠癌、结肠息肉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结肠癌

症见腹部疼痛,大便不畅,便血,体重下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无力。治宜健脾益气,解毒抗癌,方用益气抗癌方。

2、结肠息肉

症见胸闷太息,口苦纳呆,倦怠无力,汗出形寒,大便时有带血,舌苔白而厚腻,脉象缓。治宜温阳化湿,和中理气,调和营卫,方用温阳化湿方。

病因

病因

本证由阳虚失于温煦,气机阻滞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胸胁脘腹胀痛、肠鸣、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脉沉迟无力。

症情分析

阳气亏虚,机体失却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则畏寒肢冷、面色苍白;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大便溏泻、小便清长、舌淡胖;阳气亏虚,气机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则胸胁脘腹胀痛、肠鸣。

治疗

治法

温阳行气

方药

附子理中丸。

常用中药

制附子、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