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阴虚余热证,中医病证名。指阴液亏虚,余热未尽,以形体消瘦、低热或夜热早凉、颧红盗汗、心烦懊憹、皮肤干燥、咽干口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见于春温、小儿暑瘟、暴风客热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春温、小儿暑瘟、暴风客热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春温(春瘟)

症见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能食形少,舌红苔少,脉沉细而数。治宜滋阴搜邪,方用青蒿鳖甲汤加减。

2、小儿暑温

症见低热或不规则发热,面赤颧红,心烦不宁,口干喜饮,小便短少,偶有惊惕,舌红,苔光净,脉细数。方用青蒿鳖甲汤。

3、暴风客热

症见病一、二周后,白睛淡赤,眼干涩不爽,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方用滋阴降火汤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因阴液亏虚,余热未尽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形体消瘦、低热或夜热早凉、颧红盗汗、心烦懊憹、皮肤干燥、咽干口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等。

症情分析

余邪未尽,阴液亏虚,则形体消瘦、低热或夜热早凉、颧红盗汗、心烦懊憹、皮肤干燥、咽干口燥;舌红苔薄黄、脉细数为阴虚亏虚之象。

治疗

治法

滋阴搜邪

方药

清骨散。

常用中药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