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瘀动血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血瘀动血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瘀血阻塞,血溢脉外,以出血色紫暗、夹块,或局部刺痛、固定,或见青紫肿块,舌紫或有斑点,脉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鼓胀、呕血、便血、尿血、中风、崩漏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消化内科、妇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鼓胀、呕血、便血、尿血、中风、崩漏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鼓胀
临床见轻者齿鼻出血,重者吐血、便血,腹大坚满,按之较硬,胸腹红点赤缕,唇色紫暗,肌肤甲错,舌质暗淡或紫暗,脉细涩或细数。治宜清热凉血,化瘀止血,方用泻心汤(《金匮要略》)合十灰散(《十药神书》)加减。
2、呕血
临床见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吐血紫暗,舌质紫,脉涩。治宜活血化瘀,清热止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加茜草、小蓟、三七。
3、便血
临床见便血紫暗,脘腹胀痛,面色暗滞,或有胁下癥块,甚则发热心烦,舌质紫暗,脉细涩或细数。治宜行气活血,化瘀止血,方用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合犀角地黄汤(《千金要方》)。
4、尿血
临床见尿血,血色较暗,少腹刺痛拒按,或可触到积块,时有低热,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细涩或沉细。治宜行气化瘀,活血止血,方用茜根散(《剂生方》)合蒲黄散(《圣济总录》)。
5、中风
临床见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言语謇涩或不语,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甚则烦躁,抽搐,二便失禁等。治宜活血化瘀,化痰开窍,方用羚羊角汤(《医醇賸义》)合化痰通络汤(《临床中医内科血》)。
6、崩漏
临床见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或突然下血量多,挟有瘀块,小腹疼痛、拒按,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舌质暗红或舌尖、边有瘀点,脉沉涩或弦紧。治宜活血化瘀,凉血止血,方用四物汤(《和剂局方》)合失笑散(《和剂局方》)加三七粉、茜草炭、阿胶珠等。
病因
病因
瘀血停聚,阻滞脉络,使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脉外,或瘀血内结,郁而化热,热灼脉络,迫血妄行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以出血为主,包括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局部体表有肿块,或腹中癥积,面色晦暗无华,唇甲青紫,烦热,口干,舌质紫暗或见紫斑、紫点,或舌下脉络曲张,脉细数。
症情分析
瘀血停聚,阻滞脉络,溢于脉外;瘀血内结,郁而化热,迫血妄行,则以出血为主,包括鼻衄、齿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等,血色紫暗,或夹有血块,局部体表有肿块,或腹中癥积,面色晦暗无华,唇甲青紫,烦热,口干;舌质紫暗或见紫斑、紫点,或舌下脉络曲张,脉细数为血瘀之象。
治疗
治法
化瘀止血
方药
七厘散。
常用中药
血竭、乳香(制)、没药(制)、红花、儿茶、冰片、人工麝香、朱砂。
转归预后
血为阴,气为阳。气与血有阴阳相随,互为依存的关系。气之于血,有温煦、化生、推动、统摄的作用;血之于气,则有濡养、运载等作用,故血虚无以载气,则气亦随之而少;瘀血动血,新血不生,血液脱失,则血少气无以附,甚则由于大量失血而导致气随血脱证。临床上可见大量出血的同时见面色晄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甚则晕厥,脉细数或芤等危重证候。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