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热毒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肛门热毒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热毒蕴聚肛门所致,以肛门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化脓、溃烂、流脓血,或直肠翻出、紫黯糜烂,舌黯红、苔黄、脉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脏毒、肛痈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肛门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
相关疾病
肛隐窝炎与肛乳头炎、肛痈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脏毒
症见肛门部灼热,皮肤红肿糜烂,并感疼痛,便时加重,大便燥结,或腹泻。舌红,苔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方用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2、肛痈
症见肛门局部红肿热痛,坐卧不宁,受压或咳嗽时疼痛加重,伴恶寒,发热,口渴喜冷饮,便秘,溲赤,舌红苔薄黄,脉数。治宜清热解毒散痢,方用仙方活命饮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因热毒蕴聚肛门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肛门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化脓、溃烂、流脓血,或直肠翻出、紫黯糜烂,舌黯红、苔黄、脉数等。
症情分析
热毒蕴聚肛门,气滞血瘀,郁而化热,迫血妄行,则肛门红肿灼热疼痛,甚至化脓、溃烂、流脓血,或直肠翻出、紫黯糜烂;舌黯红、苔黄、脉数为热毒内盛之象。
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解毒
方药
凉血地黄汤。
常用中药
黄柏、知母、青皮、槐子、熟地黄、当归。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