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胃肠气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胃肠气机阻滞,以胃脘或腹部痞胀、胀痛或窜痛,得暖气、肠鸣、矢气而觉舒,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妊娠大便不通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qi stagnating in stomach and intestine

其它名称

气滞胃肠证

发病部位

胃,肠

就诊科室

产科

相关疾病

妊娠大便不通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妊娠大便不通

多因情志不畅或久坐久卧,或孕后胎体增大,均可导致气机通降失常,传导失职,使肠内糟粕停搁而不下。症见妊娠腹胀,欲便不畅,胸腹胀满心烦不得卧,矢气则舒,舌苔薄膩,脉弦滑。治宜理气行滞。方用紫苏饮(《妇人大全良方》)加杏仁、条芩。

病因

病因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外邪内侵,病理产物或病邪停滞,导滞胃肠气滞阻滞而成。

表现

临床表现

胃脘、腹部胀满疼痛,走窜不定,痛而欲吐或欲泻,泻而不爽,嗳气,肠鸣,矢气,得嗳气、矢气后痛胀可缓解,或无肠鸣、失气则胀痛加剧,或大便秘结,苔厚,脉弦。

症情分析

胃肠气机阻滞,传导、通降失司,则胃脘、腹部胀满疼痛;气或聚或散,故胀痛走窜不定;胃气失降而上逆,则嗳气、呕吐;肠道气滞不畅,则肠鸣、矢气频作,欲泻而不爽;嗳气、矢气之后,阻塞之气机暂得通畅,故胀痛得减;若气机阻塞严重,上不得嗳气,下不得矢气,气聚不散,则脘腹胀痛加剧;胃肠之气不降,则大便秘结;苔厚、脉弦,为浊气内停、气机阻滞之象。

治疗

治法

调理肠胃

方药

消食丸。

常用中药

缩砂仁、陈皮、三棱、蓬术、神曲、麦蘖(炒)、丁香、香附、枳壳(炒)、槟榔、乌梅。

针灸治疗

取中脘、天枢、气海、上巨虚、阴陵泉。毫针用补法,可灸。

转归预后

气滞常可导致血行不畅而形成瘀血,若与瘀血相兼为病,则成气滞血瘀证;气机郁滞日久可化热、化火,而形成火热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