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肠道瘀滞证,中医病证名。指因肠道瘀滞内阻,气机郁滞所致,以腹部刺痛、胀满肠鸣、大便不爽、便血或色黑、脉涩或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肠痈、肠结、肠癌、便血、蓄血病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相关疾病

肠痈、肠结、肠癌、便血、蓄血病、大瘕泄、伏梁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肠痈

症见右少腹疼痛固定不移,呈跳痛或刺痛,或可触及包块压痛或反跳痛;发热,脘腹胀闷,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红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宽肠,方用阑尾化瘀汤加减。

2、蓄血病

症见腹部刺痛或胀痛、拒按,部位不定,腹胀食少,恶心呕吐,身现斑疹,舌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宽肠,方用少腹逐瘀汤。

3、肠结

症见腹胀痛较剧,痛处不移,拒按,或扪及肿块,频繁呕吐,大便不通或排鲜血性粘液,舌质青紫或有瘀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泻结行滞,方用桃核承气汤。

4、肠癌

症见腹胀痛,泻下脓血色紫暗、量多,里急后重,或可触及固定不移的包块,舌质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治宜行气化瘀,解毒散结,方用膈下逐瘀汤。

5、便血

症见大便下血色暗红,腹部刺痛、拒按,腹内或触及包块,舌紫暗或有斑点,脉弦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宽肠,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6、肠郁

症见大便或溏薄或便秘,左少腹疼痛固定,并可扪及条索状包块,腹胀嗳气,纳差,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理气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7、大瘕泄

症见腹痛拒按,痛有定处,腹胀肠鸣,泻下不爽,面色晦暗,肌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涩。治宜行气化瘀。方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8、伏梁

症见右少腹或脐下疼痛,打及包块,固定不移,大便稀溏或呈黑色,形体消瘦,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细涩。活血化瘀、行气通络。少腹逐瘀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因肠道瘀滞内阻,气机郁滞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腹部刺痛、胀满肠鸣、大便不爽、便血或色黑、脉涩或弦等。

症情分析

肠道淤血,气机不畅,郁而生热,迫血妄行,则腹部刺痛、胀满肠鸣、大便不爽、便血或色黑、脉涩或弦等。

治疗

治法

化瘀止血

方药

红藤煎。

常用中药

红藤、银花、紫花地丁、连翘、乳香、没药、丹皮、元胡、甘草、大黄。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