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火犯头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肝火犯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肝火上炎,侵扰头部所致,以头部剧痛、面红目赤、急躁口苦、舌红、脉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经行头痛、面风痛、偏头风、头痛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头部
相关疾病
经行头痛、面风痛、偏头风、头痛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经行头痛
症见经前或经期头目胀痛,甚或颠顶掣痛,烦躁易怒,口苦咽干,经量多色鲜红,舌质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当归龙荟丸加减。
2、面风痛
症见患侧面部呈阵发性电击样疼痛,痛时面红目赤,眩晕,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胁肋满闷,尿黄赤,大便燥结,舌质红,苔黄燥,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
3、偏头风
症见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干口苦,急躁易怒,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龙胆泻肝汤。
4、头痛
症见头痛剧烈,目睛胀痛,面红气粗,烦躁易怒,耳鸣如潮,口苦,口渴欲饮,小便短黄,大便秘结,舌红干,苔黄,脉弦数。治宜清肝泻火,方用栀子清肝汤。
病因
病因
本证因肝火上炎,侵扰头部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头部剧痛、面红目赤、急躁口苦、舌红、脉弦数等。
症情分析
肝火上炎,循经上攻头目,故头晕胀痛,面红目赤。热扰神魂,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而见急躁易怒;肝火夹胆气上溢,则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火炽盛之征。
治疗
治法
清肝泻火
方药
龙胆泻肝汤。
常用中药
龙胆草、栀子、黄芩、木通、泽泻、车前子、柴胡、甘草、当归、生地。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