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热犯腰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湿热之邪侵及腰部,以腰脊酸胀、沉重、疼痛,发热口渴,苔黄腻,脉滑数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偏痹、腰痹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腰部

就诊科室

风湿免疫科

相关疾病

偏痹、腰痹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偏痹

出现本证见见腰部连及下肢灼热疼痛,腰部沉重转侧不利,渴不欲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治宜清热祛湿宣痹,方用加味二妙散加减。

2、腰痹

出现本证见腰部酸胀作痛,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而活动后可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治宜清热祛湿,宣痹止痛,方用四妙丸加减。

病因

病因

湿热之邪侵袭腰部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腰脊酸胀疼痛、沉重,发热口渴,苔黄腻,脉滑数。

症情分析

湿性重浊,热盛灼阴,阻碍腰部经络气血运行,则腰脊酸胀疼痛、沉重,发热口渴,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疗

治法

清热祛湿,舒筋活络

方药

四妙丸。

常用中药

苍术、牛膝、黄柏、薏苡仁。

针灸治疗

1、体针

取肾俞、委中、后溪为主穴,据证配穴并施以不同手法,每日1次。

2、耳针

取坐骨神经、神门、膀胱、臀、肝等穴,强刺激,留针1-2小时

其他治疗

1、可用止痛剂,可作坐骨神经干或骶管硬膜外神经封闭麻醉。

2、对于腰椎损伤所引起的偏痹,可采用骨盆牵引器作持续牵引,每侧牵引重量为10千克,足跟一侧床位抬高,以便作对抗牵引。

3、可采用按摩复位法。或作腰部理疗。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治疗。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