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损及阴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阳损及阴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因后天饮食起居失养,导致机体阳气偏衰,日久或太过进一步损伤机体阴液,临床见阳虚症候继而兼见阴虚症候的一类病证。常见于多种疾病的后期,与虚劳关系密切。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yang detriment affecting yin
发病部位
肾
相关疾病
多种疾病的后期
症状详情
常见病
虚劳
临床表现肢冷畏寒,咽干唇燥而不欲饮水,神疲乏力,兼见五心烦热,面色潮红,舌苔白边尖略红。治宜温阳滋阴益肾。方用肾气丸。
病因
病因
多因先天禀赋不足,或复因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重病耗损机体阳气太过,进一步损伤机体阴液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肢冷畏寒,神疲乏力,精神萎顿,形体消瘦,兼面赤颧红,口干欲饮,舌苔白边尖略红,脉细数无力。
症情分析
由于阳气亏虚,机体失温,故见畏寒肢冷;推动乏力,则见神疲乏力、精神萎顿,脉细无力;日久阳气偏衰得不到纠正,便进一步损伤阴液,阴液亏少,机体失于滋润濡养,则见口干欲饮;虚热内生则见面赤颧红,脉细数。
治疗
治法
温阳滋阴
方药
金匮肾气丸。
常用中药
附子、肉桂、巴戟天、仙灵脾、干地黄、山茱萸、山药等。
针灸治疗
取肾俞、命门、三阴交、关元穴为主,手法以补为主,或针后加灸,每日1次。
转归预后
阳损及阴证多是因为机体阳气虚衰太过,或虚衰日久致使阴液受损,常见与各种疾病的后期,是疾病危重的表现,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导致阴阳俱竭,生命垂危。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