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气虚血瘀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心气虚血瘀证,中医病证名。指心气虚弱,运血无力,心脉瘀阻,以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精神疲倦,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心悸,胸痹,肺胀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eficiency of heart qi and blood stasis
发病部位
心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
相关疾病
心悸,胸痹,肺胀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心悸
见心悸怔忡,伴有胸闷心痛,少气乏力,自汗出,活动后加重,舌淡黯,脉沉涩。治宜益气活血,养心安神。方用养心汤加减。
2、胸痹
见胸闷或心痛,遇劳则发,伴见短气乏力。治宜益气活血,宣痹止痛。方用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
3、肺胀
见胸闷、心悸,动则愈甚,伴上气咳喘,痰涎壅盛,面色晦暗,唇舌发绀,颜面四肢浮肿等。治宜以祛痰化浊,肃肺降气为大法,佐以益心气,通心脉之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等。
病因
病因
因心气虚弱,运血无力,心脉瘀阻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精神疲倦,面色紫暗,舌淡紫, 脉弱而涩等。
症情分析
心气不足,血行不力,久而成淤,则心悸气短,胸闷心痛,精神疲倦,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为气虚血瘀之象。
治疗
治法
补益心气,活血化瘀
方药
养心汤合桃仁红花煎。
常用中药
归身、生地、熟地、茯神、人参、麦冬、酸枣仁、柏子仁、五味子、炙甘草、红花、桃仁、香附、延胡索、赤芍、川芎、乳香、丹参、青皮。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