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不调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肝脾不调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所表现的证候。多发生于女性。由情志不遂,郁怒伤肝,或饮食不节,劳倦伤脾而引起。见于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disharmony of liver and spleen
其它名称
肝脾不和证、肝郁脾虚证、肝气犯脾证、肝气乘脾证
就诊科室
妇科
相关疾病
泄泻、胁痛、臌胀、腹痛、月经不调、带下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泄泻
平素常有胸胁痞闷,噯气食少,每因情志影响,愤怒、抑郁或精神紧张之时,即发生腹痛泄泻。此乃脾气素虚,或素有食滞与湿邪,每因情志伤肝,肝失疏泄,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所致。治宜抑肝扶脾,方用痛泻要方(《丹溪心法》)。
2、胁痛
胁痛表现以胀痛为主,疼痛走窜,疼痛每因抑郁或恼怒之时出现或加重为特点。其疼痛乃由肝失条达,气机不利,豌泄失职所致。日久肝气乘胂,除有胁胀痛外,尚可有食少纳呆,面目虚浮,肢困无力等症状。治宜疏肝理气健脾,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酌加健脾药物如茯苓、白术等。
3、臌胀
临床表现偏重于气滞湿阻,故以腹大按之不坚,腹皮绷急,胁下胀满或疼痛,小便短少,食少纳呆食后作胀,嗳气不爽,苔白腻,脉弦为特点。本病亦可由感受湿邪,或饮食不节,饮酒过度致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水湿蕴结化热,湿热留于中焦,脾虚湿盛侮肝,肝气失于条达,遂致气血凝滞,脉络瘀阻,渐成臌胀。治宜疏肝理气,除湿散满,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合胃苓汤(《丹溪心法》)。
4、腹痛
以食少纳呆,脘腹胀闷,痛引少腹,攻窜不定,随情志变化而疼痛加剧,得嗳气或矢气则其痛可减为主要临床表现。此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所致。治宜疏肝理气,方用柴胡疏肝散。
5、月经不调
其病特点为经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少或多,经行不畅,色暗有块,胸胁乳房作胀,小腹胀甚而痛,多伴有烦躁易怒,食少纳呆。此亦由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引起肝气逆乱,疏泄失职,冲任不调;肝郁乘脾,脾虚不能统血,血海溢蓄失常而致。治宜疏肝健脾,养血调经,方用逍遥散(《和剂局方》)。
6、带下病
以黄带绵绵不断,稠粘臭秽,或流黄水,或挟血液,中灼热或阴部痛痒,且伴有口苦咽干,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此因烦躁多怒伤肝,肝气横逆犯脾,脾失运化,湿浊内生,湿热郁久化热,湿热下注损伤冲带而致。亦有因脾虚湿盛,反侮肝木,肝气郁结化热,湿热下注所成。治宜疏肝清热利湿,方用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
病因
病因
多因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失条达而横乘脾土;或饮食劳倦,损伤脾气,脾失健运,土壅侮木,肝失疏泄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胸胁胀满窜痛,腹胀纳呆,腹痛欲泻,泻后痛减,或便溏不爽,肠鸣矢气,兼见善太息,情志抑郁,或急躁易怒,舌苔白,脉弦或缓。
症情分析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故胸胁胀满窜痛;脾失健运,水谷不化,气滞湿阻,则腹胀纳呆,便溏不爽,肠鸣矢气,或大便溏结不调;肝郁气滞,横逆犯脾,运化失调,则腹痛欲泻,泻后气机条畅,故泻后痛减;肝失疏泄,则情志抑郁,善太息;若气郁化火,则急躁易怒。舌苔白,脉弦或缓,为肝郁脾虚之征。
治疗
治法
疏肝健脾
方药
逍遥散、痛泻药方。
常用中药
柴胡、香附、郁金、川楝子、青皮、黄芪、党参、人参、茯苓、陈皮、枳壳、木香、砂仁等。
转归预后
肝脾不调证在临床上极为常见,且易反复发作,病情迁延,使脾气益虚,严重的损及脾阳,或肝气亢盛而化火,火灼阴伤,形成肝阴虚、脾阴虚诸症。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