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肝胃不和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以胃院、胁肋胀满疼痛,暖气、呢逆、吞酸,情绪抑郁,不欲食,苔薄黄,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胃脘痛、呕吐、呃逆等疾病中。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幽门痉挛或梗阻、胆囊炎、胃癌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incoordination between liver and stomach

其它名称

肝胃不调证、肝气犯胃证

发病部位

肝,胃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

相关疾病

胃脘痛、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肝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神经官能症、幽门痉挛或梗阻、胆囊炎、胃癌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胃脘痛

表现为胃脘胀满,攻痛连胁,甚则两胁䐜胀,难受,嗳气频频,苔多薄白,脉象沉弦。多为情志不遂、肝气郁结不得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2、呕吐

表现为呕吐吞酸,嗳气频繁,胸胁满痛,烦闷不舒、舌边红、苔薄腻、脉弦。为情志失调,肝气怫郁,横逆犯胃,胃气不降,反而上逆所致。宜疏肝理气和胃,方用四七汤(《和剂局方》)。

3、呃逆

表现为呃逆有声,时发时止,尤以情绪波动时明显,可伴恶心,脘痛胁胀,口干而苦,舌质红苔薄白,脉弦。为情志不畅,气机不畅,上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宜疏肝和胃降逆,方用柴胡疏肝汤合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病因

病因

多因情志不舒,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胃脘、胁肋胀痛或窜痛,胃脘痞满,呃逆,嗳气,吞酸嘈杂,饮食减少,情绪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舌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症情分析

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气郁滞,故胃脘、胁肋胀满疼痛,走窜不定,胃脘痞满;胃气上逆,胃失和降,则呃逆、嗳气;肝胃气滞,郁而化火,故吞酸嘈杂;胃受纳失职,故饮食减少肝失疏泄,故情绪抑郁,善太息,甚则气郁化火,柔顺失和,则烦躁易怒;苔薄白,脉弦,为肝气郁滞所致;舌苔薄黄,为气郁化火之征。

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

柴胡疏肝散。

常用中药

柴胡、青皮、川楝子、吴茱萸、白芍、生麦芽、半夏、姜竹茹、香橼皮等。

针灸治疗

1、针刺

取内关、期门、中脘、太冲等穴,用泻法,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

2、耳针

取胃、肝、皮质下,中等刺激,留针15-20分钟。

3、推拿

用宽胸、摩上腹、双按腹中等手法;若呃逆者,可用较重指力按压翳风穴。

其他治疗

1、外敷疗法

生姜、胡椒适量研末,酒调,外服脐、腹部,适用于胃脘痛甚者。

2、饮食疗法

(1)橘皮粥:橘皮切碎同米煮粥食用。

(2)薤白粥:薤白10g、大米50g,如常法煮粥食之。

转归预后

在病机的演化过程中,常可因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势之性急迫,火气克犯胃土,则表现为痛势器张,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象弦数之火郁证。又因火气内燔,不仅灼伤肝阴,且易伤胃津,形成阴虚性的肝胃不和,常表现为胁肋隐隐作疼,胃脘胀痛、嗳气、呃逆,饥不欲食,大便干、口干、舌质红,少苔,或中有裂纹,脉细弦数等。此外,肝胃不和证之根结主要在于气机涩滞,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则血行、气滞日久而致血瘀证,表现为胁脘疼痛固定,痛如针刺样,痛处拒按。或者进一步损伤脉络而见吐血便黑。

就医

门诊指征

当患者出现胃脘胁肋胀痛、嗳气、吞酸、情志抑郁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根据症状体征,辨证治疗。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