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湿热久郁不解,酿蒸痰浊,蒙蔽心包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昏谵语,时昏时醒,昼轻夜重,昏时谵语,醒时呆痴,呼之且能应,苔黄腻,脉濡滑而数等。常见于湿温、中风、癫狂等疾病中。西医学的肠伤寒、副伤寒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发病部位

心包

相关疾病

湿温、中风、癫狂、肠伤寒、副伤寒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湿温

多表现为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识痴呆,时昏时醒,昏则谵语,醒则呆钝,呼之能应,昼轻夜重,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此乃湿热病发展过程中,气分湿热郁蒸不解,燕酿痰浊,蒙蔽心包,心神失守所致,治宜化湿清热,芳香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温病全书》)送服苏合香丸(《和剂局方》)或至宝丹(《温病条辨》)。

2、中风

其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形体肥胖,面色潮红,耳鸣目眩,突然昏仆,不醒人事,牙关紧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痰涎壅盛,喉中痰声漉漉,苔白膩,脉弦滑,此乃抑郁暴怒,气结痰生,痰气交阻,上蒙清窍所致,治以理气化痰开窍,先用苏合香丸(局方》)灌服或鼻饲,后进导痰汤(《济生方》)。

3、癫证

表现为起病缓慢,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语无伦次,或神昏谵语,或喜憝无常,初作怪异,幻视幻听,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化痰开窍,理气解郁,方用顺气导痰汤(《类证治裁》)。若痫证中出现痰浊内蒙心包证,则其临床表现为发作前常有眩晕,胸闷,乏力等症;发作时突然跌仆,神志不清,抽搐吐涎,或有吼叫与二便失禁等,苔白腻,脉弦滑,治宜涤痰熄风,开窍定痫,方用定痫丸(《医学心悟》)或温胆汤(《千金方》)。

病因

病因

多因湿热久郁不解,酿蒸痰浊,蒙蔽心包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身热不扬,午后热甚,神昏谵语,时昏时醒,昼轻夜重,昏时谵语,醒时呆痴,呼之且能应,苔黄腻,脉濡滑而数等。

症情分析

湿热久郁不解,酿蒸痰浊,蒙蔽心包,故时或神昏谵语。湿热交蒸,湿遏热伏,所以身热不扬。苔黄腻、脉濡滑而数均为湿热之象。

治疗

治法

清热化湿,豁痰开窍

方药

菖蒲郁金汤。

常用中药

广郁金、炒山栀、连翘、菊花、滑石、竹叶、丹皮、牛蒡子、竹沥、姜汁、玉枢末等。

转归预后

本证是湿温病中较严重的证候,如湿邪逐渐化热,可致气阴俱伤之证;若湿邪化燥,损及阴络,可见大便下血等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