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浊内闭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多因湿热阻于三焦,气化功能紊乱所致的病证。临床表现为尿少或尿闭,面色灰滞,神疲纳呆,口臭心烦,恶心呕吐,或​精神呆滞,表情淡漠,神志模糊,渐趋昏迷,懒言嗜睡,言​语不清,口中秽气,苔浊腻,脉弦数等。常见于癃闭、肝硬化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膀胱,肝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肾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癃闭、肝硬化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癃闭

症见尿少或尿闭,面色灰滞,神疲纳呆,口臭心烦,恶心呕吐,苔浊腻,脉弦数等。治宜清心降逆,和胃泄浊,方用黄连温胆汤加减。

2、肝硬化

症见精神呆滞,表情淡漠,神志模糊,渐趋昏迷,懒言嗜睡,言语不清,口中秽气,苔浊腻,脉细弦。治宜化湿泄浊开窍,方用菖蒲郁金汤。

病因

病因

多因湿热阻于三焦,气化功能紊乱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尿少或尿闭,面色灰滞,神疲纳呆,口臭心烦,恶心呕吐,或精神呆滞,表情淡漠,神志模糊,渐趋昏迷,懒言嗜睡,言语不清,口中秽气,苔浊腻,脉弦数等。

症情分析

湿热阻滞三焦,水稻不利,则尿少或尿闭,面色灰滞;湿气困脾,脾失健运,清阳不升,则面色灰滞,神疲纳呆,口臭心烦,恶心呕吐;湿性重浊,气机不利,痰饮内生,痰湿蒙心神,则精神呆滞,表情淡漠,神志模糊,渐趋昏迷,懒言嗜睡,言语不清,口中秽气;苔浊腻,脉弦数为痰浊之象。

治疗

治法

清心降逆,和胃泄浊

方药

黄连温胆汤。

常用中药

川连、竹茹、枳实、半夏、陈皮、甘草、生姜、茯苓。

针灸治疗

取肾俞、腰阳关、太溪、委中、三阴交,针后加灸。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