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湿浊中阻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多因湿浊上逆,胃气不降,浊阴凝聚,郁阻中焦所致病证。临床为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胃肠水声流流,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常见于急性胃炎、尿毒症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中焦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肾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急性胃炎、尿毒症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急性胃炎

症见恶心呕吐,脘痞不食,头身困重,胸膈满闷,或心悸头眩,身热不扬,舌淡红或暗红,苔白腻,脉滑。治宜化湿泄浊,理气止呕,方用三仁汤加减。

2、尿毒症

症见恶心呕吐,食少或得食即吐,胸闷腹胀,畏寒,口中有尿臭味,尿少或闭,大便不爽或下青绿溏便,面色灰暗,面浮肢肿,神倦嗜睡,苦多白腻,舌质淡而胖,豚濡细或弦细。治宜温阳泄浊。

病因

病因

多因湿浊上逆,胃气不降,浊阴凝聚,郁阻中焦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口腻纳呆,恶心欲呕,脘腹痞胀,胃肠水声流流,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症情分析

湿浊中阻,遏阻气机,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故口腻,纳呆腹胀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故恶心欲呕;湿阻于胃肠,致胃肠水声漉漉,大便清稀;舌淡胖,苔白膩,脉濡缓为湿浊中阻之象。

治疗

治法

化湿泄浊

方药

三仁汤。

常用中药

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半夏、厚朴、竹叶、滑石。

针灸治疗

主穴取足三里、中脘、内关,以泻法和平补平泻为主,并可用灸法。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