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热迫膀胱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外邪袭表,太阳膀胱经受邪,表邪化热,循经入里,热结膀胱,血络受损而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小便下血,其色鲜红,初起多见恶寒发热,遍身骨节酸楚,口渴喜饮,少腹作胀,或腰酸腰痛。舌红苔黄,脉数。常见于尿血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膀胱

就诊科室

肾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尿血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尿血

症见初起多见发热恶寒,浑身关节、肌肉酸痛,尿血鲜红或酱红,或仅有镜下血尿,咳嗽,咽痛,或伴有腰酸腰痛,眼睑、颜面浮肿,舌红苔薄黄,脉数或浮数。治宜清热解表,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多因外邪袭表,太阳膀胱经受邪,表邪化热,循经入里,热结膀胱,血络受损而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小便下血,其色鲜红,初起多见恶寒发热,遍身骨节酸楚,口渴喜饮,少腹作胀,或腰酸腰痛。舌红苔黄,脉数。

症情分析

热结膀胱,迫血下行,故小便下血,血色鲜红;外邪袭表,邪正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束肌表,营卫不利,故遍身骨节酸痛;热灼阴液,故口渴喜饮;邪热由表入里,结于下焦,迫及膀胱,故少腹作胀;肾与膀胱相表里,故腰酸腰痛。舌红苔黄,脉数为邪热内结之征。

治疗

治法

清热利水,凉血止血

方药

导赤散加味。

常用中药

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梢等。

针灸治疗

1、体针

针刺大陵、小肠俞、关元、行间、大敦穴,关元穴针用补法,大敦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余穴针用泻法。

2、耳针

取穴肾、输尿管、膀胱、交感、神门、肾上腺,用电脉冲仪耳穴治疗,然后用王不留行子贴压耳穴,直至尿血消失时为止。

3、穴位注射

取穴三阴交(双)、腹结下穴(双),用5号针头刺人1.5-2cm,针刺得气后,每穴注入当归注射液1ml,每周1-2次(两穴交替使用),4-6周为1个疗程。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