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湿蕴结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暑湿蕴结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伴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常见于疖病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ummerheat-dampness amassment pattern
就诊科室
皮肤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疖病
症状详情
常见病
疖病
症见暑夏致发之疖,局部红肿热痛,有头或无头,根脚浮浅,范围尚局限,伴全身不适,寒热头痛,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苔白腻或黄,脉数。治宜清暑利湿解毒,方用清暑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多因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发于夏秋季节,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伴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
症情分析
外感湿热,湿热邪气循经而走,阻塞经络,气机不畅,气滞血瘀,郁而生热,则好发于头面、颈、背、臀部。单个或多个成片,疖肿红,热、胀、痛,抓破流脓水;热盛伤阴,扰乱心神,热郁中交,肝气郁结,则心烦、胸闷、口苦咽干、便秘、溲赤等;舌红,苔黄而腻,脉滑数为湿热之象。
治疗
治法
清暑化湿解毒
方药
清暑汤加减。
常用中药
连翘、天花粉、赤芍、金银花、甘草、滑石、车前子、泽泻。
针灸治疗
1、毫针疗法:
主穴阳陵泉、大椎、曲池、合谷、外关。配穴足三里、三阴交、血海、委中、昆仑。平补平泻。留针30分钟,隔日1次,连续10次为1个疗程。
2、刺血疗法
取委中、大椎、曲池及背部阳性点,以三棱针快速点刺出血,1周2次,5次为1个疗程。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