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暑湿伤脾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脾胃亏虚,暑湿阻于脾胃,热蕴湿中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发热或高或低,或身热不扬,口渴欲饮,倦怠乏力,肢端微凉,面色苍黄,饮食不振,大便不调,小便清长而多,舌质淡润,舌苔薄腻,脉象濡数。常见于夏季热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脾胃

就诊科室

小儿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夏季热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夏季热

临床表现为长期发热,或高或低,身热不扬,或有微汗,口渴欲饮,倦怠乏力,肢端阴凉,面色苍黄,饮食不振,大便不调,小便清长,苔薄腻,脉濡数。治宜健脾益气,清暑化湿,方用七味白术散。

病因

病因

多因脾胃亏虚,暑湿阻于脾胃,热蕴湿中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发热或高或低,或身热不扬,口渴欲饮,倦怠乏力,肢端微凉,面色苍黄,饮食不振,大便不调,小便清长而多,舌质淡润,舌苔薄腻,脉象濡数。

症情分析

患儿脾胃虚亏,暑湿阻于脾胃,热蕴湿中,故发热或高或低,身热不扬;暑邪灼津,胃阴被劫,故口渴欲饮;又脾主运化,现脾受湿困,健运失常,阳气不得通达,生化精徼气血不足,全身营养失调,故倦怠乏力,肢端微凉,面色苍黄,饮食不振,大便不调,膊阳不足,运化无权,既不能化津上滋,又无力摄运水液,故小便清长而多;舌顾淡润,舌苔薄腻,脉象濡数均为暑湿内盛之象。

治疗

治法

健脾益气,清暑化湿

方药

钱氏七味白术散。

常用中药

炒白术、茯苓、炒明党参、葛根、藿香、木香、淡竹叶、佩兰、连翘。

针灸治疗

取足三里、中脘、肾俞、大椎、风池、合谷等穴。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