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惊恐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多因大惊卒恐,如目睹恐怖场面、耳闻恐怖惊骇声响或登高涉险,使精神刺激太过,神不守舍,心胆气虚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恐惧、疑虑不安、神志恍惚、不欲闻声,心中惕惕不然不安。常见于夜啼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肝,心

就诊科室

小儿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夜啼

症状详情

常见病

夜啼

症见夜间突然啼哭,哭声尖锐,如见异物,表情恐惧,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卢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时作惊惕,指纹青紫。治宜定惊安神,补气养心,方用远志丸(《济生方》)加减。

病因

病因

多因大惊卒恐,如目睹恐怖场面、耳闻恐怖惊骇声响或登高涉险,使精神刺激太过,神不守舍,心胆气虚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恐惧、疑虑不安、神志恍惚、不欲闻声,心中惕惕不然不安,触事易惊,心慌恐惧,情志失常等。

症情分析

恐伤肾,恐则气下,心气不固,气机紊乱,则恐惧、疑虑不安、神志恍惚、不欲闻声,心中惕惕不然不安;久伤心气,心神失养,则触事易惊,心慌恐惧,情志失常等。

治疗

治法

定惊安神,补气养心

方药

远志丸加减。

常用中药

远志、石菖蒲、茯神、茯苓、龙骨、人参。

针灸治疗

取中冲、百会穴,配穴取神门、行间。用泻法,不留针。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