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邪未尽,痰瘀滞络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余邪未尽,痰瘀滞络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余邪未尽,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暑温病至后期,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滞,默默不语;甚或痴呆,失语,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舌淡暗,苔白,脉弦涩。常见于流行性乙型脑炎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症状详情
常见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症见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则痴呆、失语、失明、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肢体强直。治宜化痰祛瘀搜络,方用三甲散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多因余邪未尽,痰瘀互结,阻滞经络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暑温病至后期,低热不退,心悸烦躁,手足颤动,神情呆滞,默默不语;甚或痴呆,失语,耳聋,或见手足拘挛,舌淡暗,苔白,脉弦涩。
症情分析
余热未清,气阴亏损则低热不退,心悸烦躁,甚则虚风内动而手足颤动;包络痰热未净,灵机失运则神情呆钝,默默不语,甚则痴呆失语、失明、耳聋等;风痰挟瘀留滞脉络则见手足拘寧、肢体强直。
治疗
治法
化痰祛痰,活血通络
方药
三甲散加减。
常用中药
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桃仁泥。
针灸治疗
太溪、三阴交、太冲、外关透内关、曲池、膈俞、大椎、大包、丰隆。太溪、三阴交用捻转补法,余穴用捻转平补平泻法,持续行针数分钟出针,每日1次。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