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在气分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邪在气分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多因暑湿之邪郁于气分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或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苔黄白而腻,脉弦数。常见于暑湿等疾病中。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暑湿
症状详情
常见病
暑湿
由于暑性升散,易于伤气,故发病以头晕头疼、面赤气粗、汗多渴饮、脉洪大为特征,治宜白虎汤。秋燥热入气分证,以燥伤阴津为特征,燥邪袭入上焦气分,症见耳鸣、目赤、龈肿、咽痛等象者,属燥邪上于,清窍不利,治宜轻清宣透上焦燥热,方用翘荷汤;燥邪袭肺,而见咽干鼻燥干咳无痰、胸满胁痛、心烦口渴、舌边尖红赤而燥者,属燥热化火,伤及肺阴,治宜潸肺润燥,方用清燥救肺汤。
病因
病因
多因暑湿之邪郁于气分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寒热似疟,口渴心烦,脘痞,身热午后较重,入暮尤剧,天明得汗诸症稍减,但胸腹灼热不除;或胸腹灼热,呕恶,便溏不爽,色黄赤如酱,苔黄白而腻,脉弦数。
症情分析
因邪阻少阳,枢机不利,故寒热似疟而脉见弦数。暑湿郁蒸于里则心烦口渴。湿邪阻遏气机则脘痞苔腻。本证发热之所以见午后、暮夜为重,是因午后及暮夜属阴,湿为阴邪,阴邪旺于阴分,午后暮夜邪正交争较烈,故身热增高。湿热积滞互相胶结于胃肠,故大便溏而不爽,色黄赤如酱,其气秽臭,肛门有灼热感。湿热阻遏气机而碍于胃,胃气失降而反上逆,故见恶心呕吐。湿热郁蒸于内,则胸腹灼热。苔黄腻,脉濡数,均为里有湿热之征。
治疗
治法
清泄少阳,兼以化湿
方药
蒿芩清胆汤。
常用中药
蕃蒿钱、芩钱、淡竹茹、仙半夏、枳壳、陈皮、赤苓、碧玉散。
针灸治疗
取穴外关、支沟、至阳、中脘、天枢、曲池、内庭、合谷。毫针刺用泻法。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