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犯心肝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邪犯心肝证,中医病证名。指多因湿浊阻中,上蒙清窍,或由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病证。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烦躁不宁,面红口干,恶心呕吐,面浮肢肿,小便短赤,甚者惊厥,昏迷,舌质红,苔黄干糙,脉弦滑。常见于急性肾炎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心,肝,肾
就诊科室
肾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急性肾炎
症状详情
常见病
急性肾炎
临床常见头痛眩晕,烦躁,视物模糊,口苦,尿赤,甚或惊厥,抽搐,昏迷,舌质红,苔黄糙,脉弦。治宜平肝泻水,利湿开窍,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病因
病因
多因湿浊阻中,上蒙清窍,或由肝阳上亢,肝风内动所致。
表现
临床表现
头痛眩晕,烦躁不宁,面红口干,恶心呕吐,面浮肢肿,小便短赤,甚者惊厥,昏迷,舌质红,苔黄干糙,脉弦。
症情分析
热毒之邪郁于肝经,引动肝阳,使肝阳上亢,故头痛眩晕,视物模糊;邪陷心包,神明受扰,则烦躁,昏迷;热毒内盛,引动肝风,则惊厥、抽搐;舌质红,苔黄糙,脉弦则为湿热内犯,邪郁肝经之候。
治疗
治法
平肝潜阳,泻火清热
方药
龙胆泻肝汤合羚角钩藤汤加减。
常用中药
龙胆草、黄芩、栀仁、车前仁、柴胡、木通、泽泻、牛膝、钩藤、生地、夏枯草、石决明。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