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肝脾亏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泛指肝脾两脏的虚证,以胁胀隐痛,头晕眼花,食少、腹胀、便溏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夜盲、疳积上目等病证。

发病部位

肝,脾

就诊科室

眼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夜盲、疳积上目

症状详情

常见病

疳积上目

临床表现为小儿食少腹胀,面黄体瘦,夜盲初起,白睛干涩,频频眨目。治宜健脾消积,养肝明目。方用八珍汤加减。

病因

病因

情志抑郁,或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或喂养不当,营养失调,或久病虚羸。

表现

临床表现

胁胀隐痛,头晕眼花,食少、腹胀、便溏。

症情分析

肝失疏泄,经气郁滞,则胁胀隐痛;肝郁脾虚,气不上承,清窍失养,则头晕眼花;肝气横逆犯脾,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食少腹胀;气滞湿阻,则肠鸣矢气,便溏不爽。

治疗

治法

补益脾肾

方药

柴芍六君子汤。

常用中药

人参、白术、白茯苓、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甘草。

针灸治疗

取穴气海、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用补法。

转归预后

小儿疳眼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易致失明。全身若见腹大如鼓,青筋暴露,频频泄泻,胃纳全无,哭声嘶哑而低微,手足俱肿者,病属重危,不仅可能双眼失明,而且还有生命危险。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