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肝脾气滞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肝脾气机阻滞,以胁胀胁痛,腹胀肠鸣,便泻不爽,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证候。常见于臌胀、积聚等疾病中。

发病部位

肝,脾

就诊科室

肝病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臌胀、积聚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鼓胀

临床表现为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嗳气后稍减,尿量减少,舌白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运脾利湿。方用柴胡疏肝散。

2、积聚

临床表现为腹中气聚,攻窜胀痛,时聚时散,脘胁之间时或不适,病情常随情绪而起伏,苔薄,脉弦。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消聚。方用木香顺气散加党参、白术。

病因

病因

本证多因情志抑郁,肝气郁结,气机不利,则血液运行不畅,以致肝之脉络为瘀血所阻滞。同时,肝气郁结,横逆克脾,脾失健运,水湿不化,以致气滞、血瘀交阻。

表现

临床表现

胁胀胁痛,腹胀肠鸣,便泻不爽,脉弦。

症情分析

肝失调达,肝气郁滞,则胁下胀满或疼痛;木旺土衰,肝木伤脾,则大腹胀按之不坚;舌苔薄白,脉弦为脾虚之象。

治疗

治法

疏肝理脾

方药

四逆汤。

常用中药

柴胡、枳壳、芍药、川芎、香附、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苍术、厚朴、陈皮。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