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湿凝聚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寒湿凝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素体卫阳不足,易感寒湿之邪,寒湿凝滞所致,以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弦细为常见症的病证。常见于水疝、筋瘤、鼻息肉等疾病中。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cold-dampness congelation and aggregation
就诊科室
皮肤科、男科、中医科
相关疾病
水疝、筋瘤、鼻息肉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水疝
临床表现为发病缓慢,阴囊肿胀逐渐加重,久则皮肤顽厚,肿胀严重时阴茎内缩,影响排尿和性交,伴阴囊发凉潮湿、坠胀不适;腰酸乏力;舌淡,苔白腻,脉沉弦。治宜疏肝理气,祛寒化湿。方用陈苓汤、加减导气汤、水疝汤等加减。
2、筋瘤
临床表现为瘤色紫暗,喜暖,下肢轻度肿胀;伴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淡暗,苔白腻,脉弦细。治宜暖肝散寒,益气通脉。方用暖肝煎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3、鼻息肉
临床表现为渐进性或持续性鼻塞,鼻黏膜色淡或苍白,鼻息肉色白透明,嗅觉减退或丧失,流涕清稀或白黏,喷嚏多,易感冒,畏风寒。舌质淡,苔白腻,脉缓弱。治宜温化寒湿,散结通窍。方用温肺止流丹加减。
病因
病因
素体卫阳不足,易感寒湿之邪,以致寒湿凝滞。
表现
临床表现
形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弦细。
症情分析
素体阳虚,寒湿如体,则形寒肢冷;寒湿凝聚于脾,阳不上承,则口淡不渴;寒湿凝于下焦,则小便清长;舌质淡暗,舌苔白腻,脉弦细为寒凝之象。
治疗
治法
疏肝理气,祛寒化湿
方药
加味五苓散等加减。
常用中药
白术、茯苓、猪苓、泽泻、桂枝、藿香梗、宣木瓜、砂仁。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