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阳虚证
本词条由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名词术语成果转化与规范推广项目 审核认证
脾肾阳虚证,中医病证名。指脾肾阳气亏虚,虚寒内生,以久泻久痢、水肿、腰腹冷痛等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候。常见于虚劳、泄泻、痢疾、水肿、臌胀、痿证、便血等疾病中。西医学的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等疾病中可见本证。
英文名称
syndrome of yang deficiency of spleen and kidney
发病部位
脾,肾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脾胃病科
相关疾病
虚劳、泄泻、痢疾、水肿、臌胀、痿证、便血、慢性肠炎、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痢疾、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
症状详情
常见病
1、虚劳
或由劳倦内伤,忧思伤脾,脾运失职,食少便溏或泄泻,久之则形体羸弱虚怯,气不足而阳继虚,阳虚则寒生,遂见畏寒肢冷等寒象。若进一步发展,则腰膝酸冷,遗精阳痿等肾阳不足之症相继出现,这便是由脾及肾的脾肾阳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调养失慎,纵情恣欲,先导致肾阳虚衰而见形寒肢冷、腰酸膝冷、阳痿遗精等症。因肾阳衰不能上不能蒸煦脾阳,致令脾阳虚而建运失职,则食少、腹泻、形瘦、神疲等症。其治疗当温补脾肾,方用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合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2、泄泻
必见于久泻病者,脾阳不振,水谷不化,多泻下清稀而顽固不化,肾阳不足则泄泻多在黎明,即所谓鸡鸣泻或五更泄泻,他如少腹冷痛,畏寒肢冷等一派阴寒阳虚之象,治当温补脾肾之阳,方用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合五味子散(《普济本事方》)或四神丸(《妇人良方》)加减。
3、痢疾
必久痢不止之虚寒者,少腹冷痛重坠,所下白如鸭溏,兼有粘冻,此为脾肾虚寒,关门不固所致。治宜温补脾肾,止痢固脱。方用纯阳真人养脏汤(《和剂局方》)或椒艾丸(《千金方》)加减。
4、水肿
必水肿已久,头面四肢遍身浮肿,腰以下为甚,小便不利,肢冷畏寒,腰冷酸重,六脉沉伏。治宜温脾补肾,方用复元丹(《张氏医通》)加减,或用真武汤(《伤寒论》)见温通脾肾之品。
5、臌胀
表现为单腹胀大,入暮尤甚,下肢浮肿,小便不利,肢冷神倦,舌质淡胖或显青色,舌苔白润而滑,由于脾阳虚则土不制水而水泛,肾阳虚则水无所主儿肆行,遂造成腹大跗肿之臌胀。治宜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方用肾气丸(《济生方》)加减,或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合五苓散(《伤寒论》)加减。
6、痿证
见形怯肢寒、面色晄白、目胞下垂,四肢乏力,甚者不能步履站立,饮水吞咽无力,大抵因脾胃虚弱,治当温补脾肾,方用归脾汤(《济生方》)合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7、便血
是血在胃中,先便后血之“远血”,或“阴结下血”,大便虽赢,其色黑而易下,或所下如黑漆。因脾气虚寒,阳气下陷,中宫不守,血无所摄而下,治当温阳脾肾以止血,方用黄土汤(《金匮要略》)加减。脾气不固,肾气衰微,面色萎黄,手足清冷厥逆,六脉痿弱而虚浮者,宜大补脾肾,方用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合断红丸(《血证论》)加减。
病因
病因
本证多由久泄久痢,脾阳损伤,不能充养肾阳;或水邪久踞,肾阳受损,不能温暖脾阳,导致脾肾阳气同时损伤,虚寒内生,温化无权,水谷不化,水液潴留。
表现
临床表现
腰膝、下腹冷痛,畏冷肢凉,久泄久痢,或五更泄泻,完谷不化,便质清冷,或全身水肿,小便不利,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症情分析
脾主运化,肾司二便。脾肾阳虚,运化、吸收水谷精微及排泄二便功能失职,则见久泄久痢不止;不能腐熟水谷,则见完谷不化,大便清冷;寅卯之交,阴气极盛,阳气未复,命门火衰,阴寒凝滞,则黎明前腹痛泄泻,称为五更泄;脾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泛溢肌肤,则为全身水肿,小便短少;腰膝失于温养,故腰膝冷痛;阳虚阴寒内盛,气机凝滞,故下腹冷痛;阳虚不能温煦全身,则畏冷肢凉;阳虚水泛,面部浮肿,故面色晄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均为阳虚失于温运,水寒之气内停之征。
治疗
治法
温补脾肾
方药
实脾饮、四神丸。
常用中药
干姜、白术、附子、肉桂、茯苓、肉蔻、破故纸、仙茅、仙灵脾、吴茱萸等。
针灸治疗
1、针刺
(1)取穴中脘、天枢、足三里,配脾俞、肾俞、关元俞、命门等,用补法,并可加灸。适于久泻、久痢者。
(2)取穴脾俞、肾俞、足三里、水分等,用泻法,并可加灸。适于水肿、臌胀者。
2、耳针
(1)取穴脾、肾h肝、皮质下、膀胱、腹、大肠等,每次2-3穴,双侧均针刺,用中等刺激,隔日1次,10日为1疗程。适于水肿、臌胀者。
(2)取穴小肠、大肠、胃、脾、肝、肾、交感、神门等,每次取3-5穴,用轻刺激,留针5-10分钟,隔日1次。适于久泻、痢者。
转归预后
脾肾阳虚证多见于多种慢性病的后期,是阳虚证中较为严重的证候。其进一步发展可致阳虚欲脱,或脾肾机能衰绝。
本词条查询自 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